王紹權
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首先要注意啟發引導、創設問題情景,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并且想方設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探索——研究”過程中五官并用,手腦結合,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操作,體驗挖掘教學知識的內在規律,這就需要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明顯特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探究知識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倡自主學習,學生的活動就是一個生動活潑自主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應該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入教學、創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營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和寬松適度的成長空間。
一、創設性學習,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課堂教學能否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與學生有無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如果有了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萌發積極參與的意識,使之思維更加活躍,注意力集中,學習也會收到顯著的效果。在眾多的引導活動中,利用電教手段可謂是給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好的情境。要創設更好的情境,吸引學生,就需要教師認真地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通過巧妙的表現手法,引發學生。如:在初步學習連乘應用題時(有5盤雞蛋,每盤橫排5個,豎排6個,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在創設數學性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媽媽昨天去集市上買了5盤雞蛋,每盤橫排5個,豎排6個,一共買了多少個雞蛋?方法能幫助媽媽很快的得到答案,通過屏幕里學生爭先恐后,有的用加法,有的還一個一個的數,有的學生很快地觀察用乘法計算,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做法都是對的,但要學會用用很快的、簡便的方法計算出結果是更好的。學生找出了規律,臉上露出的喜悅的笑容。所以上好一堂成功的課,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通過巧妙的語言和電化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在同學們積極參與、表達思考的過程中,通過更巧妙更新穎的形式進一步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轉變學習方式,從根本上說就是改變原有的、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幫助學生回歸自我,發現和掌握自己的潛能。數學學習的過程主要是鼓勵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多角度讓學生去認識探索隱含的數學規律。如在數學分數應用題(飼養小組的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時,引導學生說了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1/5,怎樣理解?一個學生說:就是說白兔的只數是黑兔的5倍。教師又做引導,前面我們講過分數與什么有聯系呢?學生說:黑兔只數與白兔只數的比是1:5.還有的同學說可以用方程進行計算。這時教師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結果后,教師進行歸納整理,肯定了各種計算方法,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從中學會了思考、質疑,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體驗
體驗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親自體驗、參與、操作,手腦并用,用心靈去探究、感悟,是學生通過操作找出規律,得出結論。從中學會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在數學長方體、正方體及圓柱體表面積時,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制作出不同大小的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通過反復的折、疊、量、算,從中找出計算它們表面積的計算規律,使學生顯而易見,學生找出計算規律后,再回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就知道了在實際生活中共產生了幾個面的關系,需要求出哪幾個面的綜合,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求表面積的方法,使教師的教學也變得十分的輕松。因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主要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動手體驗,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數學之美,體驗發現之樂。
(作者單位:寧夏中寧縣寧安鎮營盤灘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