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波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銷量穩步升高,支撐軸和傳統工藝也進行了改革和提高,在進行傳統工藝的改革中,需要通過相應的時間進行研究,通過改進支撐軸機械加工,從而能夠使支撐軸的產品在質量上有一個很好的提升。本文通過介紹支撐軸機械加工工藝,從新工藝的角度上分析支撐軸產品的質量,讓支撐軸機械加工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機械工藝;支承軸機械;工裝改進
目前社會的發展,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好,人們對汽車的零部件也越來越重視,在工程車支撐軸產品中,要注意支撐軸的尺寸和相應的形位精度,目前,在零件的精度上要求非常高,在進行工作時,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為,在許多加工設備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加工設備有好有壞,在尺寸和形位的精度上很難以得到保證。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針對支撐軸傳統工藝和現在的新技術進行探討,描述支撐軸機械加工的改進策略。
1 支撐軸傳統工藝的不足之處
(1)對于目前來說,還有很多機械加工運用傳統的工藝,傳統的工業主要流程是,車螺紋、磨外圓、精車小端外精車大端外圓。在這種工藝的影響下,容易出現積累誤差,主要是因為過于的分散工序,使支撐軸機械得不到統一的基準,所以在精度方面,可能會出現偏差。
(2)在進行精加工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不可靠的行為,很多是依靠操作者找正工件來進行施工,對操作者的依賴要求非常高,操作者不得不依據經驗來進行測量,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不了高精度。
2 對傳統機械加工工藝的改進方法
(1)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許多新技術不斷誕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進行支撐軸機械加工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高精度數控設備,通過進行設備的學習,可以很快掌握使用技巧。由于這些新的設備精度很高,通過以車代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質量上有所提升,因此,在很多公司都得到了大力推廣。通過進行產品的分析,運用新的技術挑戰傳統工藝,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很多設備都簡化了工作流程,通過簡單的操作,代碼的編寫,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精度,大大減小了誤差。
(2)按照對支撐軸的分析,在工藝方面可以進行改進。在進行工藝流程時,可以先采用表面感應淬火,然后再通過精車大小端外圓的方式,再進行原有的工藝進行詳細的比較,通過各項工序,把最終的尺寸確定在花鍵外圓之后,再經過一道道工序,進行深層次的加工,使其滿足精度的要求,通過詳細的測算工程范圍,讓公差范圍沒有任何問題,才能進一步編寫切削參數,使其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
3 支撐軸加工工藝的實踐
(1)通過進行支撐軸機械加工工藝的改進,讓制造的精度有所提高。在進行實踐中,要把尺寸、形位精度作為至關重要的兩個因素,在進行控制產品的時候,要注意磨削過程中,應采用前后頂尖及雞心夾裝置進行安裝工件。由于很多工件要求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在生產方面非常緩慢,在進行工作時,需要進行多次裝夾和工裝制作精度的測量,所以通過磨削改為車削的方法,用以車代磨的加工方式,進行對產品深層次的加工,外圓工序和車螺紋用一個工序來完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保證了產品的形位公差。
(2)在產品形位、尺寸精度上,通過進行以車代磨的產品加工,對精度要求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很多大端倒角尺寸不一致,在進行測量的時候,使加工尺寸更為復雜化。在進行產品工藝控制中,無疑影響了生產進度,操作人員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仔細測量每一個產品,對操作人員來說,無疑加大了難度。
(3)在進行裝夾零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工裝改進的思考,對前頂尖進行改動,能夠設計成為可伸縮式的,使端面能夠和頂尖定位夾緊,使其能夠在生產效率方面更為高效。
4 改進后的成果
(1)經過長時間的工藝摸索,使新工藝技術更加成熟,能夠真正地運用到實際中來,在進行與傳統的設備對比時,全機能數控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應對產品中更高的要求。通過以車代磨的生產思路,每個產品都能夠很好地滿足精度的要求,相比較磨床來說,在控制公差的時候,優勢更大一些。
(2)從經濟方面來說,全技能數控在價格方面占據一定的優勢,通過進行每個工序的整合,讓工序變得更加簡單化,在進行加工支承軸的時候,能夠減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企業在制作產品的時候,能夠減少一定的成本。
(3)通過新的技術,使再進行加工支承軸的時候,能夠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在進行對產品維護的時候,可以減少大量的輔助時間處理,使操作人員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加工另外的產品,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時間效率,對企業來說也是減少了成本。
(4)采用新的加工工藝,使支承軸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大大提高效率,通過全自動車削操作,減少了人員的成本。沒有了復雜的工序,在生產線上,可以安排幾個人就能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時間效率,因此新工藝比傳統工藝效率更高,精度上也更為準確。
5 結語
由此得知,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零部件業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效率和質量方面,也越來越重視。通過引進新的技術設備,學習新的技術和工藝,使產品的精度達到合格的要求。在進行使用新的技術同時,加工效率也越來越高。在支撐軸方面,很多企業都已經運用新的技術,通過對傳統技術的改進,使新技術更加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支承軸加工新工藝是值得推廣的。
參考文獻
[1]榮根蘭,王富明,夏玉堂.液壓缸支承軸修復工藝的改進[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2,(10):138.
[2]方建國,方長梅.采用有支承校孔代替鉆頭擴孔加工平頂鏈鉸卷[J].機械傳動,2012,36(1):69-70 .
[3]李勝林.形位公差在機械設計中的重要性[A].第七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78.
[4]寧重生,侯曉東,高霆.先進加工理念在機加工藝編制中應用—支承軸機械加工工藝的改進[A].第八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1:124.
(作者單位:陜西烽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