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柳
摘 要: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倫勃朗的光影、明暗、繪畫風格堪稱獨一無二,并且自畫像還是他深度研究和表達個人內心情感,發泄情感和感情傾訴的一個獨特方式。因而,在他的自畫像里已經是把外表和內在完美的結合了。將他的自畫像由初期到后期排列來看,感覺是在看倫勃朗人生經歷酸甜苦辣一般,別有生趣。
關鍵詞:倫勃朗;自畫像
倫勃朗是十七世紀歐洲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說到倫勃朗的《自畫像》在他的作品中則處于重要地位,據說有一位叫涅倫家不完全統計計算有90幅左右,這樣看來他是平均每年畫2幅以上,在整個美術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絕倫的。倫勃朗的《自畫像》也是記錄著他人生中的每一步。
一、倫勃朗為什么熱愛畫自畫像
自畫像更便于他對光影、明暗和個人獨特的繪畫風格的充分展現,也有助于他對獨特技法深度研究探索。并且,他可以根據自己某個時刻的感覺隨意自在的安排光影,探索光影世界。因為他的執著探索他的光影技術在當今的繪畫和攝影界依舊被稱為“倫勃朗光”。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想通過研究自己來研究人得情感和內心世界。其實要洞察人得內心世界首先必須認識自己。他是用隱藏于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個性借此來描繪探索內心精神世界。他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都畫在那些自畫像上面,可能畫自畫像也是一種個人情緒的發泄通道吧。
二、淺析倫勃朗自畫像
1634年側身觀畫的戴帽子的倫勃朗自畫像,比較符合當時的審美。臉部表現很多的朦朧感,讓人捉摸不透、非傳統的理解。從畫面上看,倫勃朗身體健壯,表情也比較放松愉悅,畫面處理的自控能力把握已經達到一種不能及地境界然而他處理的明暗對比的結合使畫面更具有某種真實性,這或許就是倫勃朗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心情感。在時隱時現的變化中,倫勃朗運用半調子透明的技法,更加給人們暗示了一個無法參透的神秘感。他的畫更多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的變化。他中期穿著昂貴大衣的自畫像,標志著他技術的成熟和倫勃朗巴洛克藝術的確立,畫面獨創性也迅速增強很多,開始了對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的關注。
1631年后,肖像畫風格人物安排開始漸漸地戲劇性,因為他對戲劇很感興趣,所以從戲劇里的光線產生靈感,他的畫也經常利用舞臺的高光的亮色描繪在陰暗背景下人們,他自由地戲劇性處理復雜畫中的明暗關系,魔術般的明暗處理構成了他的情節性繪畫中強烈的戲劇性色彩,形成了倫勃朗繪畫的重要特色,深深打動人心。
到了1650年,倫勃朗的自畫像多了些滄桑。畫面他只用簡約粗獷的筆觸描繪去雕琢他的內心情感,表情嚴肅,這正是倫勃朗在那一時期遭受的親人離去和生活重壓等等外在的真實反應。
在倫勃朗晚年,生活悲慘,被人辱罵,妻兒離世,生活貧窮的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倫勃朗因而不免悲傷憂愁、衰弱和孤獨伴他左右。可這一切卻是他的藝術生涯步入了巔峰。在他晚年的自畫像中,總體上都是以悲悶微弱的光影為主,明暗色調相繼也變得慘淡了很多。這一切都精微地記錄倫勃朗晚年時光無助的內心世界。1669年,他的畫面又出現了一種神秘感,畫面上繁簡有序,主次分明,并且開始注重黑白對比,畫面的細節部分主要展現在頭部。
雖然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已經是窮困潦倒,但在這幅畫中展現出來的他卻似乎比以前顯得輕松多了,略帶了點微笑。他的筆觸變得蒼勁有力,豪放自如,像他的表情一樣松動了很多,采用了略顯透明的“色彩從重置法”。
三、倫勃朗繪畫感觸
在倫勃朗的作品中,呈現著一種“光”的特質,這種光總是讓人覺得厚重和純潔,畫面中處理在“倫勃朗式”的深度空間中,但形體卻顯得更加概括和簡練,筆觸奔放、厚重、灑脫,呈現出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倫勃朗用光繼承并且發展了卡拉瓦喬式的明確對比的戲劇性光的美學法則,表現構圖上的主次關系清晰而生動;畫面上豐富無比的節奏運轉軌跡自然并且運用了光亮突出畫面的中心點和主要部分。他的色彩總是那么豐富,感覺深沉、厚重,在他的深色畫面基調中,他謹慎地使用著有限的亮光。利用著某些衣服的華貴的閃光或者其他物品,在明亮的金黃色等暖色點綴著畫面的調子里也不時穿插些許的冷色,畫面感豐富深邃。
倫勃朗一生大起大落,生命中的不同時期充滿著不同的感覺。將懵懂、執著、幸福、成功、悲痛、失敗、貧窮、孤獨、交織在一起并沒有擊敗他和他對繪畫的熱情,坎坷的生活際遇也許是他的某種催化劑吧。
反而讓繪畫作為倫勃朗對情感的一種傾訴和發泄,中年以后的倫勃朗藝術顯然已經更趨向于創造一個內省的精神世界,世俗生活的榮辱與沉浮根本無法撼動倫勃朗沉潛至深的心靈,他一如既往的堅定執著的順遂著他對繪畫的熱愛。將感情一筆一筆地呈現在自畫像里,精微地記錄著自己審視自己的藝術生涯。所以,他畫出來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東西,而是將自己的生動的表情、外表的著裝變化與內心世界所要交代出來的情感相結合,展現著他個人的情感和靈魂。倫勃朗開掘藝術層面的審美追求為當代的美術界跨越了一大步,他的自畫像也是藝術領域里一座高高在上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楊參軍主編,李文東編著.西方繪畫大師經典作品——倫勃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2.
[2]朱澄,袁小亞,楊雪帆編.魯本斯 倫勃朗畫風.重慶出版社,1992.199.
[3]徐來譯.倫勃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2004.11.
[4]張堅著.巴洛克時代 倫勃朗 哈爾斯 維米爾.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1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