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格
摘 要:本文就如何欣賞音樂,通過對欣賞音樂的三個層次的詳細說明,分析總結,要想達到較高層次的欣賞,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概括,從而得出結論。
關鍵詞:欣賞;把握層次;音樂語言;表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盈的同時,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人們的生活需要更多更好的音樂來增添色彩,那么,該如何去欣賞音樂,才能達到欣賞音樂的目的,給聽著帶來美好愉悅的享受呢?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俗話說的好,會聽聽門道,不會聽聽熱鬧,既然對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那就不能僅僅是停留在聽熱鬧的層面上。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通過有組織的樂音在時間上流動的音響來創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表現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同一首音樂作品,不同的人聽,會有不同的感受。原因在于:音樂欣賞其實是種創造性的活動,如果我們把作曲家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用樂曲的形式表現出來,視為第一度創作的化,演奏者或演唱者的表演視為二度創作,那么,欣賞者的欣賞就可以看做是第三度的創作。既然視為創作活動,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不同的人由于文化修養、生活環境、人生經歷等不同,感受自然就不一樣了。其實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往往都要經歷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官能的欣賞,也稱美感階段。這一層次的欣賞主要滿足于悅耳動聽,是比較膚淺的欣賞。處于這一層次的欣賞一般是出于對音樂所產生的音響所引起的興趣去聽音樂,遇到”聽不懂”或“不好聽”的樂曲自然就不去聽了。在這個層次聽音樂,可以不費腦筋,不需思考。音樂把人帶入一個幻想的境界,而人卻可以對音樂作品本身沒有多少理解。這種具有美感的官能欣賞,會對人產生類似的感染力,在音樂欣賞中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
第二個層次:感情的欣賞,也稱表達階段。在這個層次中,欣賞者對音樂作品滲入了主觀的分析和理解,欣賞著與音樂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音樂可以激發聽著的喜怒哀樂,可以使他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想象和幻想,感受到許多難以言喻的東西,可以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在音樂中獲得美的享受。欣賞者對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努力地去感受和聯想,逐步獲得一定的理解。
第三個層次:理智的欣賞,也稱純音樂階段。在這一階段欣賞者不僅對音樂作品所體現出來的音樂形象有較深刻的理解,而且對于作品的主題思想、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乃至作者的創作動機、表現手法都有較豐富的認識。通過欣賞,使自己的精神獲得極大的滿足,達到一種新的思想境界。在這一層次中,欣賞者既能深入到音樂中,又能超脫音樂,預感到音樂將要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層次。
這三個層次雖有區別,也有聯系:官能的欣賞是欣賞的起步階段,沒有這一階段優美音樂的刺激,就會放棄欣賞,也就不會進入后兩個階段。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是官能欣賞的提高階段。要對一個音樂作品有完整的認識和領略,從中獲得完美的藝術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賞之外,還需要進入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
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的活動,它與審美學、心里學、文化修養等有關。任何一種“美”都有衡量的標準,它是由一定的民族,一定的時代,一定的社會階級的審美情趣所決定的。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美的判定標準也在不斷的變化發展。欣賞音樂,如何才能發現它的美,挖掘它的美,享受它的美,也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知識和和能力,才能透徹全面的理解和欣賞音樂,盡而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感受:
一、作者和作品的時代背景
一首音樂作品總是表現了作曲家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因此,要比較深刻的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就必須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特點。例如翟維的交響詩《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悼念和歌頌1840年以來,特別是“五四”以來犧牲的人們英雄的,但作者立足于社會主義革命時代,表現了新中國人們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緬懷先烈的內心感受,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二、民族特征
一切音樂作品都植根于民族民間音樂,因此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有些作品概括地體現了民族音樂語言的某些特點,另一些作品則和集體的民族民間音調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交響詩《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音樂語言,同我國北方民歌的音調有密切聯系;表現人民英雄斗爭精神的第一主題,吸收了陜北民歌《信天游》的某些音調;表現英雄們寬廣胸襟的的第二主題,吸收了山西民歌《東山上點燈》的某些音調。
三、作者的創作個性
作曲家由于生活時代、環境、素養、經歷的不同,表現為各不相同的創作個性。例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具有同樣的時代背景,但創作個性各異,風格也大不一樣。《第九交響曲》是一部悲壯宏偉的戲劇,而《未完成交響曲》則是哀婉動人的浪漫主義抒情詩。
四、樂曲的標題、曲式和體裁
器樂作品有“標題音樂”和“無標題音樂”之分。標題是指說明作品內容的一段文字,如小提琴協奏曲《梁上波與祝英臺》的樂曲說明。欣賞標題音樂必須了解標題的內容,依據標題的內容來幫助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無標題音樂是指沒有標題的概括說明,如《F大調交響曲》,這就對欣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欣賞者除了要有基本的音樂知識,文史知識外,還要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較好的聽懂理解作品的內涵所在。
曲式是音樂的結構布局,有樂段、二段式、三段式、復式、回旋曲式等。體裁就是音樂的品種,各種不同的體裁如:歌曲、舞曲、進行曲、詼諧曲、敘事曲、夜曲等,各有其不同的特點適合于表現不同的題材內容,這也是欣賞音樂作品必須知道的。
五、音樂語言的表現功能
作曲家創作樂曲,也像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等。一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要通過各種要素才能表現出來。
具備了這些知識和能力,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就不會有摸不著頭緒,聽不懂內容的尷尬。讓我們盡情暢游在音樂的海洋里,好好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美好。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音樂欣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