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俊南
摘 要:作為一個2014年6月末才出現的網絡詞匯,直男癌的火爆程度已經不亞于一個熱門現象,截止作者寫作時,這個詞在百度已經擁有10,100,000個搜索結果。直男癌這個詞匯的流行反應了當代女權主義運動的崛起。本文從近期熱門的伊能靜微博手撕直男癌以及艾瑪沃特森就性別平等在聯合國的演講談起,分析所謂直男癌男性的矛盾存在。
關鍵詞:直男癌;女權主義;性別平等
“直男”是相當于男性同性戀而言的,意思是性取向為女的男性,而將“直男癌”所代表的傳統價值觀冠之以“病”,且是“癌”,足以可見這其中女性對于男權的一種強烈排斥與反抗 。2016年4月24日,臺灣影視明星伊能靜在微博貼出兩位網友的評論截圖,評論語言均是用語言攻擊其年齡大還裝嫩,年過半百還找了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丈夫,并配以長微博,開頭是“我曾經被洗腦,深信自己的性別比男人低下,生不出男孩就是我最大的錯誤,但現在的我不再活在歧視之中,更不會為自己年齡羞恥……”,不到一個小時,該微博被網友大量轉發評論點贊并迅速登上熱門微博榜,各家媒體紛紛報道其勇敢手撕直男癌。2014年,英國女演員艾瑪沃特森也曾就性別平等在聯合國發表過主題為He For she的演講,同樣掀起熱潮。從中西方兩位演藝圈女權主義者的發言來看,不難看出她們對于有直男癌傾向的男性的評判是建立在覺得這類男性本身是存在著矛盾的。
一、關于愛情中雙方年齡的矛盾
伊能靜在其長微博中說,“男人創造了愛情里女人不能比男人年紀大,但自己跟少女在一起卻可以炫耀的文化。”這種文化不僅確確實實存在,而且似乎已經深深植根于人們心中,王菲和謝霆鋒在一起之后,廣大網友一邊倒的聲音似乎就能說明這一點,翻開當時的新聞評論,幾乎沒有祝福的聲音,而全都是“謝霆鋒怎么會看上這么老的女人”,“王菲都這么大歲數了怎么也不知道檢點”……等等,這些評論不用想都是來自男性網友。但是反過來,娛樂圈里老夫少妻的夫婦有不少,但是很少有人去說三道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男性不接受在愛情中女性比自己年長,但是卻把可以跟少女在一起當成可以炫耀的談資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女性年老色衰而遭到拋棄或者背叛的情況比比皆是,卻很少聽說有女性因為男性中年發福,頭發禿頂而另尋新歡。直男癌的這種矛盾充分暴露了其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封建落后的階段,還帶有皇帝制度下男性的私欲需求。
二、關于生活中兩性年齡的矛盾
在影視劇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片段,一個中年女性,大多是單位或者公司的女上司,因為下屬沒有做好工作而將下屬劈頭蓋腦的批評一通,下屬從辦公室里走出來后,外面的同事就互相傳遞著眼色竊竊私語著,“老板是不是更年期了啊,發這么大脾氣。”然后別有用心地相視而笑。這種對于女性更年的嘲諷可能大家平時并沒有過多的注意,甚至女性觀眾覺得沒有什么不妥,可見我們受到直男癌男性的洗腦程度之深,它其實也是對于女性衰老的一種有色視覺。伊能靜在自己的長微博里也提到了這個現象,“女性生理變化是天性,嘲笑這種天性,就像惡意嘲諷別人的缺陷,顯現的是無知與刻薄”,“你會更年的原因,是因為造物主讓你孕育生命的子宮會淘汰,這個子宮孕育了萬事萬物,沒有人有資格在它的任務完成后譏諷它,女性身體非常偉大,沒有老女人,男人在哪里?”直男癌男性一方面在嘲諷著女性衰老,另一方面卻忘記了自己的母親也是女性,正是自己的成長加速了母親的衰老,而他們嘲諷著的衰老的女人,又何嘗不是其他人的母親呢?在生活中,男性衰老是“成熟穩重”,女性衰老就是“年老色衰”,這同樣又是直男癌男性創造的另一個不平等的文化。
三、關于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矛盾
好多洗衣粉的廣告都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女主人用該品牌洗衣粉洗衣服,衣服又干凈又清香,男主人穿上洗干凈的衣服以后,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我們比較熟悉的飲食作料的廣告詞“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我們在觀看這些廣告的同時也許并沒有意識到這里也存在著一個女權主義的命題。憑什么家務都要女人做?憑什么女人要通過做家務這種方式來獲得男人的認可?女性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定位為要好好操持家務的“主內”的角色,并且毫無反抗的意識。在傳統觀念里,男性在外掙錢養家,女性在家相夫教子,這似乎成了一種傳統美德。但是在新時期背景下,男性在要求女性安分主內的同時似乎忘記了,女性也和男性一樣,也在外為了這個家庭而努力工作著。那么既然女生現在也從事著“主外”的工作,是不是也可以要求男性“主內”呢?結果顯而易見,男性是不會接受的。如果女性不在外工作,男人就會覺得這個女人沒能力,既然不能掙錢給家里用,那么花著我掙的錢就必須得在家好好干活,甚至還會被男人嫌棄,以至于拋棄。反過來如果女性在外工作得非常出眾,男人又會覺得這個女人太拋頭露面不是什么好女人,甚至會有重度直男癌認為這種女人我管不住,其后果也可能是遭到男人的拋棄。這又是直男癌創造的一個悖論。女人在家庭中也是處在這樣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這種權力分配的不公,是直男癌男性的有一個矛盾點,可悲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似乎并沒有引起廣大女性同胞的注意。
四、關于男性自身價值觀的矛盾
艾瑪沃特森就兩性平等在聯合國的演講中說,“事實上,在英國,20歲至49歲的男人自殺的最多,超過了交通事故、癌癥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死亡人數。我也看到,由于男人抱有扭曲的成功理念,使得自己內心脆弱,老有一種不安全感。因此,男人也沒體會到平等帶來的諸多益處”,“我希望,男人要以此(尊重兩性平等)為己任,這樣的話,你們的女兒、姐妹和母親都再不會遭人偏見;你們的兒子也不必咬牙硬撐,而是想哭就哭,累了就睡,活得像個人,讓自己壓抑的那部分人性得到釋放,如此,才更是一段真實而完整的人生。”可見,男性在這種直男癌的傾向中也并沒有過得很輕松。男孩子從小遇到了心事就不愿意與別人傾訴,因為怕被別人覺得自己不夠男人。而進入社會后,在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壓力也選擇自己消化,因為怕被家里的妻兒覺得自己沒出息,從而失去一個作為丈夫和父親的尊嚴。他們為了維護著自己創造出來的男人無堅不摧的形象而壓力倍增,很顯然這樣的日子并不好過。這一次,男人困在了自己創造的枷鎖中。男人一方面覺得作為男人就應該能力非凡能自己扛得住所有風雨,另一方面又因為這種并不健康的想法而倍感壓抑。很多時候其實可以選擇與家人朋友分擔苦惱,但是卻選擇憋在心里,最終導致一些男性不堪忍受這樣的壓力而做出了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在艾瑪沃特森的演講中,“在英國,20歲至49歲的男人自殺的最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男性能夠擺正兩性觀念,不僅不會對自身帶來什么不利的影響,反而也可以從兩性平等中受益。
現當下,“直男癌”這個詞匯的流行充分反映出女權主義的崛起和對男權的反抗。“癌”這個字表現了女性對于大男子主義的批判態度之深,他們連“干凈無異味”這點小小標準都做不到,還紛紛對街上的女性品頭論足,提出基本要求:皮膚白嫩、大腿勻稱、小腿纖細、大胸蜂腰翹臀、頭發柔順、衣著清涼,但又不可太過暴露,細高跟忌坡跟,香水清新淡雅。就算你每條都做到了還一定要長得漂亮,不然一回頭,他們還覺得被你傷害了。此外,動輒飚出奇葩三觀也是他們的癥狀之一,表現在“女人就是傳宗接代的”,“你一個女孩子家,讀那么多書干什么”等等。新時期的男性,如果還一味的堅持著保守的大男子主義,可能傷害得不只是女性,還有他自己。
參考文獻:
[1]陳璐竹.“直男癌”和“小鮮肉”——從女性主義看女性話語權的崛起[J].青春歲月,2015,3:251.
[2] 魏建國.艾瑪·沃特森就性別平等在聯合國的演講[J].英語沙龍·鋒尚,2015,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