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企業實力的重要標準,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專利維權難的現象,專利保險興起。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如何更好地貼近我國實際,適應市場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我國專利保險的現階段發展現狀為切入點提出相應建議,旨在促進專利保險在我國的順利推行。
關鍵詞:專利保險;實施現狀;對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我國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把科技進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的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中國自主創新能力、中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立足于企業角度,專利已經成為其重要的資產,專利權的多寡和運用已經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知識經濟時代,專利權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無形的資產被國家和企業重視,而專利侵權訴訟維權成本之高,訴訟之拖沓,調查取證之困難,使較多的中小企業放棄維權。為了維護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公平,在尋求事前預防危機化解風險的過程中,專利保險應運而生。
一、專利保險制度在我國的實踐
2011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正式簽訂《知識產權資產評估促進工程項目》合作協議,國家知識產權局獨家委托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展制定專利保險工作方案的工作。2012年4月北京中關村、遼寧省、大連市、廣東省廣州市、江蘇省鎮江市以及四川省成都市五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區開展為期三年的專利保險試點工作。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于2012年4月在江蘇鎮江簽發了國內首批專利執行保險保單,標志著我國公司知識產權保險項目已經從理論研究階段進入了實踐階段。2012年11月,沈陽、東莞、南京、蘇州等城市確立為我國專利保險第二批試點城市。2014年2月,河北邯鄲以及上海奉賢為第三批確立的專利保險試點地區。在全國試行專利保險的大環境下,各地區也都因地制宜,紛紛設立專利保險試點區域。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極大地激勵了相關企業的熱情,積極探索專利保險新機制。
二、專利保險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專利權是衡量一個企業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我國的專利保險還處于起步階段。綜觀我國現階段專利保險試點城市的現狀,在政府積極引導,商業保險公司努力推動,企業自愿參與的保險模式下,其只是一種有針對性、小范圍內的發展,并沒有建立起廣泛的市場運營模式。專利保險在我國的實踐發展仍然存在較多問題。
首先,企業對專利保險的重視度不夠,投保意識較低。大多數企業重視專利的申請,卻忽略了對專利風險的保護,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其本身的資金、技術、人才的局限,很難形成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專利維權本身的復雜性以及高風險性讓很多企業面對高昂的維權費用都主動地放棄權利。
其次,專利保險標的不確定性以及其保障領域的狹窄性使專利保險停滯在無統一標準和規范的狀態。專利保險對我國來說畢竟是新生的事物,其在我國的發展處于一個剛起步的階段。如何更好地讓專利保險更加貼近我國的市場現狀,引導其健康發展一直是我國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但在現實的實施中,我們對專利保險的施行仍處于探索階段,其實際施行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都增加了企業和保險公司的風險,而專利保險可承保的范圍有限,這都阻礙了專利保險的發展。
再次,現階段專利保險人才的緊缺,也阻礙了專利保險大規模的施行。專利保險的運作涉及法律知識和保險知識,需要復合型的人才支持。專利保險發展缺少經驗人才,對于專利風險的特點、性質、出現率等都認識較低。
最后,專利保險的實施過度依賴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保險公司和專業的專利保險行業協會發揮的作用少之又少。一種新制度的推行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專利保險的廣泛推及更是需要政府、保險公司、行業協會或者相關的第三方機構的共同支持。
三、促進我國專利保險持續發展的建議
第一,我們要提高大眾對專利保險的認知,加大對專利保險優勢的宣傳,讓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了解專利保險的運作模式。想要專利保險在市場中發揮作用需要各企業的重視,針對各企業對專利保險認識不足的現狀,政府首先要加大宣傳的力度;企業也應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主動接受新事物,積極的去運用專利保險維權。
第二,不斷開發我國專利保險新產品,提高我國專利保險的整體風險保障,形成完善的專利保險執行機制。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專利保險公司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探尋專利保險價值和風險評估機制。針對制約專利保險發展的市場因素,保險公司應有針對性的開展專利保險服務,深度挖掘市場的需求,使供需平衡。對于一些專利風險較大的企業,保險公司應加大承保力度。
第三,培養發展專利保險的復合型人才,提高保險公司人員的專業能力。面對專利保險風險和價值評估的難預測性,只有大力培養專業的保險人才能更好地去執行這項措施。而專業人才的培養又得益于保險公司的重視和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
第四,在政府政策支持的條件下,發揮保險公司、行業協會以及第三方機構的作用。保險公司要積極主動地發展專利保險業務,大規模的開展專利保險,加大開發新業務能力,吸引更多的企業投保。而相應的行業協會要組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組成防衛聯盟,使信息共享。在專利保險的實際操作中,可以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專利風險進行評估。
參考文獻:
[1]潘燦君,于世忠.我國推行專利保險制度的問題與思考[J].《行政與法》,2015.
[2]王芳菲.我國專利保險制度發展現狀及對策完善[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5.
作者簡介:
黃平(1988—),女,漢族,山東棗莊人,現為西北大學法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