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慧
摘要:近年來公共項目建設逐漸受到社會群體的廣泛關注,其建設投入大多以財政支出安排或政府向社會、銀行等的間接融資實現。文章基于PPP融資合作方式探討公共項目與建設投融資方式的新思路,以推進公共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PPP融資合作方式;公共項目建設;投融資方式
就當前我國公共項目建設的總體情況來看,由于投融資方式的不合理,導致我國公共建設項目領域發展為高負債群落,當前政府投融資的風險較大,各級政府面臨長期巨大的償債壓力,對我國公共項目的建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PPP融資合作方式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政府的壓力,滿足公共項目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功能需求,因此加大力度基于PPP融資合作方式探討公共項目建設投融資方式具有一定重要性。
一、PPP融資合作方式
所謂PPP,是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合作企業,PPP融資合作方式主要是指由政府、營利企業與非營利企業三者共同參與公共項目的融資及建設,促進優良的相互合作關系的形成。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參與融資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擔責任,風險與共,各方均可達到與單獨行為更為有利的結果。就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PPP融資合作方式是一種獨特的項目融資與建設形式,在公共領域內得到廣泛應用。
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有助于吸引民間資本,促進公共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當政府部門明確某一公共項目建設中采用PPP融資合作方式后,通常以政府批準的特許權協議為基礎,開展政府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的全過程合作,項目運行的整個周期由合作雙方負責。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公共項目建設中的有效運用,促使私人企業參與到公共項目的確認、設計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私人企業的投資風險,并且能夠將私人企業在投資建設方面的高效管理方式和應用技術進行合理運用,降低公共項目建設投資風險,為公共項目建設各方利益提供可靠的保證,推進公共項目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
基于PPP融資合作方式的公共項目建設具有一定可行性,在緩解政府財政投資壓力、提高公共項目建設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民營資本進入公共項目建設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平臺,增加了公共項目資本總量,促進公共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有效的避免了以往公共項目建設經營過程中研究論證周期長且協調各方關系利益費時費力等問題,促進公共項目建設與運行的科學化控制的實現,降低公共項目建設運作成本,緩解當前我國公共項目建設資產負債率問題。與此同時,PPP融資合作方式以法律制度為基礎,其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保持建設各方處于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最大程度上避免合作各方行為不當而影響公共項目建設的正常運作,有效的保證了各方的經濟效益。
二、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公共項目建設中的實踐價值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公共項目建設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而PPP融資合作方式的科學化運用,能夠基于法律層面明確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各方的具體責任,以便基于項目建設實際情況開展項目設計及實施的監督與管理,保證公共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節約投資,提高公共項目建設的綜合效益。也就是說,PPP融資合作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以往高度壟斷的投資模式,推進政府投資改革的順利高效開展,從整體上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相關研究表明,將PPP融資合作模式合理應用于公共項目建設中,有助于推進基礎設施與基礎工業建設的全面開展,結合社會發展及市場需求,積極優化調整我國產業結構,降低社會總資產擴張的實際情況,緩解就業壓力,進一步推進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因此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公共項目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應用價值,應當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
三、基于PPP融資合作方式的公共項目建設投融資新思路
(一)合理選擇公共項目
我國公共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中具有較普遍社會需求并能夠通過一定收費或政府政策扶持發展的項目方能夠引入民間資本。基于國際經驗對公共項目進行分析可知,國家建設過程中,PPP融資合作方式在部分基礎設施項目和地方性基礎產業、學校和醫院等項目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此類公共項目的需求量大,并且對所在地區的經濟具有較大影響,是各級政府部分公共項目投資的主要對象。但就實際情況來看,此類公共項目的投資較大,給所在地區的政府部分帶來較大的建設壓力。因此應用PPP融資合作方式開展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當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合理選擇公共項目,最大程度上避免項目論證、建設以及經營過程中出現失誤或效率低下等問題而影響國有資產的穩定性,全面提高政府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推進社會穩定持續發展。
(二)強化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
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應用,若單純依據市場原則開展公共項目的經營活動,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民間資本的融合,阻礙良好的外部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基本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當合理運用PPP融資合作方式,相關政府部門應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過PPP方式建設經營公共項目,促進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回報率問題的有效解決,確保基于PPP融資合作方式的公共項目能夠以較低的收費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因此在應用PPP融資合作方式的過程中加強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強法制建設
PPP融資合作方式的有效運營,為公共項目建設投融資提出了新的方式,其不以改變公共項目的基本屬性和服務社會為目的,旨在項目建設與經營的過程中引進一定的市場原則,以促進公共項目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由于PPP融資合作方式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相對獨立性,尤其是在國家、社會需要與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利益方面,因此在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建設各方的利益與行為進行科學化監控。在此種情況下,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用PPP融資合作方式時,應當積極加強法制建設,通過法律制度對公共項目建設中各方行為進行合理有效的約束,最大程度上避免公共項目建設經營目標受到政府干預或利益驅使下民營企業的損害或改變,將國家、社會與投資者的共同責任和利益建立在嚴格且規范的法制基礎上,促進公共項目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結語
當前我國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對于PPP融資合作方式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就總體情況來看,PPP融資合作方式在我國公共項目建設投資方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公共項目建設過程中對PPP方式的應用,應當以政策扶持為基本條件,采取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以及政府投資配合等,促使PPP融資合作方式在實際應用中能夠以較低的收費實現自身經營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單雨.PPP模式的風險分析[J].商,2016(15).
[2]周春芳.土地整理項目PPP模式研究綜述[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2(02).
[3]翁登峰.以創新方式更好實現高速公路投資建設融資難題——bot和ppp之比較[J].金融經濟,2011(08).
(作者單位: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