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丹丹
摘要:廉潔風險防控是在公共權力行使的重點領域、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排查廉潔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健全內控機制,加強風險預警和防控的工作,是預防腐敗工作的重要舉措。一直以來,醫療衛生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頻發,醫患矛盾較為突出,人民群眾意見較大,為有效預防醫療衛生領域內腐敗,切實轉變醫療衛生工作者工作作風,有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醫療衛生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刻不容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關鍵詞:醫療衛生;廉潔防控;改革;思考
一、醫療衛生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意義重大
(一)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防控廉政風險、防止利益沖突、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任職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規?!边@是黨在新常態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改革的重要部署,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具體實踐要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吸納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理念、制度在內的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醫療衛生改革工作效果,推動醫療衛生工作者廉潔從醫,以更好的服務質量服務病患,提升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工作的滿意度。
(二)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履行“兩個責任”的重要抓手
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兩個責任”的有效抓手。其中,查找風險點就是廉潔教育警示的過程,通過組織發動干部職工查找風險點,能夠促使大家深入剖析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廉潔隱患,在思想上筑起防線;審核風險點是強化責任意識的過程,通過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黨組(黨委)班子層層審定風險點,能夠促進各級負責同志切實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制定防控措施就是預防腐敗的過程,風險點找準了、風險等級評定了,就要一對一的完善防控措施,建立預警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壓縮腐敗的空間、鏟除腐敗的土壤。
(三)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
預防腐敗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是實現不能腐、不想腐目標的重中之重。中紀委十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指出:“深化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法規制度”。機構改革之前的衛生部曾專門出臺《關于加強公立醫療機構廉潔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改革后的衛生計生委亦高度重視,要求各地各部門繼續抓好工作落實。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針對醫療衛生權力運行中的重點環節、關鍵部位,堵住廉潔風險,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預防,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完善醫療衛生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機制,深化治標治本之策,不僅是上級的明確要求,而且有利于保護和激勵醫療衛生工作者干事創業、為民服務的積極性,警示其廉潔從醫,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發生。
二、醫療衛生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工作要突出重點
(一)科學防控廉潔風險
一是要找準廉潔風險。要按照全員參與、查實找準的要求,綜合采取自己找、群眾提、互相查、領導點、組織評和集體定的方式,深入查找醫療衛生領域中的廉潔風險,尤其是在領導決策、疫苗流通、檢驗試劑、儀器招投標、衛生工程項目管理和資金運用、醫務人員執業等重點領域,詳細編制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實現廉潔風險點查找全面到位、重點突出,確保廉潔風險防控到崗、到權、到責、到人。同時,要在查找風險基礎上,科學評估風險等級,并予以公示。二是要科學評價防控效果。醫療衛生領域,涉及群眾根本利益,社會各界關注度高,不僅要重點從廉潔風險的排查和識別、防控措施的制定、權力運行的公開度、信訪舉報的數量、違紀違法案件的發案率等方面,對單位的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成效綜合評估,而且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重要依據,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民主測評等多種形式,廣泛征詢干部職工、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群眾認可程度差、滿意程度低的,要認真查找原因,限期進行整改,不斷完善防控措施,提高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預警處置機制。要構建廉潔風險防控的監督防線,建立和完善廉潔風險信息處置制度、電子監察預警制度和動態監管制度,要將預警處置機制融入到醫用物資采購體制機制改革、臨床診療管理制度改革、衛生資源配置管理制度改革等醫療衛生領域制度改革中去,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對廉潔風險實時全方位的監控、即時預警、及時調整、及時處理。二是要建立健全懲治查處機制。要構建廉潔風險防控的懲治防線,加大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腐敗問題查處力度,加大對醫藥購銷領域不誠信行為、非法行醫、虛假違法醫療廣告等領域的打擊力度,充分運用好“四種形態”,抓早抓小、抓長抓細,發揮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和刑事處罰的綜合懲治作用。三是探索科技防控機制。要在加強制度防控的基礎上,按照高效實用的原則,積極探索科技手段防控風險的辦法,提高防控效率,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積極探索醫療衛生領域“制度+科技”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廉潔風險電子防控系統,引入電子監控平臺、滿意度評價器、防統方軟件等硬軟件設備,對職業權力、醫德醫風、供應商誠信度等進行電子監控,提升醫療衛生權力透明化、流程管理精細化、監控預警實時化水平,實現全程、全方位防控廉潔風險。
(三)全面推行公開制度
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是為了有效預防腐敗,而預防腐敗的良藥之一就是要全面推行公開制度,確保權力充分運行在陽光下。一方面公開要全面具體。要全面推行公開制度,不僅醫療衛生機構的黨務、政務、具體業務要依法依規全面公開,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整個過程也要具體公開,充分創造條件方便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具體監督。另一方面要創新公開方式方法。積極探索“互聯網+”公開方式,建立完善醫療衛生權力網上公開運行和電子監察系統,將業務流程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和公開化,逐步將廉潔風險和醫療衛生行政審批、醫療器物采購管理、執法監督等納入電子監察系統監控范圍,不僅加強人、財、物管理等方面的廉潔風險防控,而且全程公開透明運行,發揮廉潔風險防控最大效果。
三、醫療衛生領域內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要強化措施
(一)強化責任擔當
醫療衛生機構要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按照有關要求,及時成立領導小組,出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落實抓工作的具體措施;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檢查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班子其他成員要按照“一崗雙責”積極履行監管職責,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理清職責、聚焦主業,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確保廉潔風險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宣傳教育
一是要突出教育引導。新常態,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層層傳導責任壓力,切實督促各單位全面履行“兩個責任”,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化預防腐敗宣傳教育,充分運用網絡媒體、道德講堂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廉潔風險防控系列教育,增強醫療衛生工作者的風險意識,牢固樹立“人人都有風險點,個個崗位有都風險點”的觀念,給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打好預防腐敗針,確保廉潔服務意識入腦入心。二是強化醫德醫風教育。醫療衛生機構要把醫德醫風教育作為有效抓手,長期抓、反復抓、重點抓。通過教育治理,全面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提升醫療衛生工作者自身形象,教育督促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牢固樹立優良醫德醫風,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看病治療服務。
(三)強化監督管理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要強化對醫療衛生機構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檢查和考核,把廉潔風險防控作為醫療衛生機構年度校驗、等級評審的重要內容,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和干部職工目標考核、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檢查之中,并將檢查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和干部職工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醫療衛生機構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運用好“四種形態”,抓早抓小,不斷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定期調度和督促檢查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監督執紀問責,確保防控措施和制度執行到位,努力實現“醫生不貪腐、病人得實惠、工作上臺階”的防控效果。
參考文獻:
[1]姚萬明.淺議如何加強企業廉潔風險防控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2).
[2]周秀華.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的評價與修正[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05).
[3]霍巧云.建立事業單位崗位廉潔風險防控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4).
(作者單位:懷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