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東 孫冠群 張伊朦
摘要:交通運輸業是“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首先試點的行業之一,自2012年至今已實行4年,為了證明“營改增”的稅收制度對交通運輸業稅負、績效與投資的影響,使用了實證分析的方法,選用了雙重差分模型,對41家上市公司樣本進行描述性分析與相關性分析,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并提出了進一步促進“營改增”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稅負;企業績效;企業投資
2013年8月1日起, “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推廣,經過兩年多的實行,其得失利弊,褒貶不一。基于從全方位多角度探討“營改增”的效果,本文選取了41家上市公司樣本,數據為2010年至2014年四年的面板數據,剔除缺漏值,從實證分析方面研究了“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績效與投資的影響,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一、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在本文的實證分析過程采用了基于自然實驗的雙重差分模型。在模型構建上,我們將在2012年和2013年實施“營改增”省市的上市公司作為實驗組,其他的樣本數據作為對照組。我們用兩個虛擬變量對樣本進行分組,treat變量用以區分實驗組與對照組,treat=1表示實驗組。treat=0表示對照組,year變量用以區分政策發生時間的先后,year=1表示企業處于“營改增”試點及之后,year=0表示企業處于試點前。由于本文所用樣本為企業層面的微觀數據,為控制企業自身的差異以及時間差異,我們采用面板數據固定效應模型,具體設置為:
其中, yit為被解釋變量,X為控制變量, βi為企業個體固定效應, βt為時間固定效應, εit為誤差項。模型的關鍵變量是treatit·yearit,位實驗組與試驗點的交叉項,系數β1即是我們所關心的“營改增”政策效應系數。
(二)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在樣本選擇上,本文按照證監會的行業分類標準,以CSMAR數據庫為基礎,并輔助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進行研究。為保證研究結果質量,在選取樣本時剔除ST股、PT股以及數據有明顯缺漏的公司。
本文最終確定的窗口期間為2010年至2014年,最終確定的公司為41家,他們的股票簡稱是白云機場、北部灣港、楚天高速、大連港、大眾交通、東方航空、東莞控股、福建高速、贛粵高速、海峽股份、湖南投資、華北高速、吉林高速、江西長運、錦州港、連云港、龍江交通、南方航空、南京港、寧滬高速、日照港。
(三)變量選取
基于此課題的研究目標,本文選取三個被解釋變量:企業稅負率、企業績效和企業投資。
企業稅負率等于企業總稅負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taxr=(支付的各項稅費-收到的稅費返還)/營業收入;企業績效方面,用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的凈資產收益率roe表示,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在衡量企業投資支出方面,企業的長期資產投資更能體現企業為結構化調整所做出的努力,所以選用invest=現金流量表中“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作為衡量企業投資支出的指標。
(四)描述性分析與相關性分析
樣本一共包含41家上市公司,數據為2010年至2014年四年的面板數據,缺漏值已經剔除。選用taxr、roe、invest、gd、lna、rfa、eoc、rad作為變量名。
為了防止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對roa、rfa、dar,ta四個控制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各個控制變量之間,不存在明顯相關性,只有總資產規模lna和資產負債率rad存在一定相關性,因為本研究采用自然實驗的方法,解釋變量完全隨機,所以不管是否遺漏控制變量,結果都會具有一致性,故不明顯的多重共線性可以忽略。
二、“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績效與投資的實證分析
(一)稅收負擔的回歸結果及分析
觀察并分析數據,發現41家上市公司,其總稅負的變動趨勢不盡相同,有些公司趨勢平穩,有些公司呈現下降的趨勢,考慮到不同公司的情況,模型可能存在不隨時間變化反映公司特點的遺漏變量,因此放棄混合回歸,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
運用自然實驗的雙重差分法,利用Stata13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被解釋變量總稅負taxt做回歸,并選用穩健型標準誤結果如表2所示,(1)為不采用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2)為采用普通標準誤的估計結果,(3)為采用穩健標準誤的回歸結果。
由回歸結果可以知道,無論是否含有控制變量,或者是否采用穩健性標準誤,各個變量t值比較大,擬合優度R-sq比較高,說明模型比較好的解釋了企業總稅負;反應“營改增”的政策變量gd回歸結果顯著,說明回歸模型較好的說明了,“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減少有著顯著的作用,大概能夠減輕1.6%的總稅收負擔。
(二)企業績效的回歸結果及分析
觀察并分析數據,同樣對企業績效變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
運用自然實驗的雙重差分法,利用Stata13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被解釋變量做回歸,并選用穩健型標準誤結果如表3所示。
由回歸結果可以知道,無論是否含有控制變量,或者是否采用穩健性標準誤,各個變量t值比較大,擬合優度R-sq比較高,說明模型比較好的解釋了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反應“營改增”的政策變量gd回歸結果顯著,說明回歸模型較好的說明了,“營改增”對企業績效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作用,大概能夠減輕1.8%。
(三)企業投資的回歸結果及分析
觀察并分析數據,同樣對企業投資變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
運用自然實驗的雙重差分法,利用Stata13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被解釋變量做回歸,并選用穩健型標準誤結果如表4所示。
由回歸結果可以知道,無論是否含有控制變量,或者是否采用穩健性標準誤,各個變量t值比較大,擬合優度R-sq比較高,說明模型比較好的解釋了企業對長期資產的投資;反應“營改增”的政策變量gd回歸結果顯著,說明回歸模型較好的說明了“營改增”對企業增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投資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機器設備的可抵扣進項稅負相對下降而產生替代效應,或者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房地產當中去,而沒有投入到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當中。
三、完善交通運輸企業“營改增”的建議措施
(一)進一步擴大進項稅可抵扣范圍
自 2013 年 8 月 1 日起,國稅總局已經將企業購進自用的應交消費稅的摩托車、小汽車、游艇等納入增值稅可抵扣范圍,取得良好成效,但現行政策中還存在一些交通運輸業企業不能抵扣的大額成本,如過路過橋費、土地倉儲的租金等,希望政府部門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進一步減輕交通運輸業企業的納稅負擔。
(二)劃固定資產納稅
稅收成本作為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可以通過稅收籌劃達到減少稅負的目的,對固定資產進行合適的納稅籌劃,控制納稅成本最小化,是有效減少稅負的方法。
(三)籌劃納稅發票開具時間
“營改增”以后,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所以企業實際經營活動時要合理的掌控發票開具的時間。在與其他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時,在不影響企業的發展的情況下,這時企業可以延遲開發票,以便延期納稅;如果企業實際經營活動發生在月底,企業應盡力在當月取得發票抵扣,減輕企業稅負。
參考文獻:
[1] 王善平.“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D].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4.
[2] 潘文軒.增值稅“擴圍”改革對行業稅負變動的預期影響[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04).
[3] 李發鑫.“營改增”的挑戰和對策[J].運輸經理世界,2013(01).
[4] 公麗娟.增值稅轉型的探討[J].北方經濟,2009(06).
[5] 李紹萍.“營改增”對物流業上市公司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4(09).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