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劉穩利
【摘要】工程造價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降低建設單位的資金風險,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造價管理的本質是一個全面、動態的過程,滲透在施工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對整體建筑施工的資金消耗情況進行全面掌控。在本文中,我們將對一直來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動態管理;問題;對策
在建筑工程中,成本管理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受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高度關注。但是,有的企業認為,造價管理僅僅限于工程預算階段,只要按照施工規范嚴格控制工程量就可以了。實際上,造價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僅在方案制定的前期發揮作用,也在施工現場、竣工結算等環節發揮作用。因此,我們應認識到造價管理的動態特性,創新造價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1、造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造價管理不具備合理性
當前很多工程的造價管管理過程中,都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現象。社會上出現也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有的企業在經驗和資質方面都不過關,在流程和管理方面都存在著很大漏洞,在施工中常常出現設計變更和合同變更,給造價管理帶來很多不可控因素。并且,很多土木工程為了趕工期,都存在著邊施工邊設計的現象,使得造價不可控制。
1.2 缺乏動態控制觀念
很多造價管理人員認為,僅僅在決策和方案設計階段將總體造價進行計算就可以了,而實際上,造價控制的精髓在于動態監督,如果沒有對施工全過程中的施工人員行為方式、材料消耗情況、機械設備損耗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就很容易在最后竣工結算環節發現成本大幅上漲,但是任何管理方法都已經無濟于事。由此可見,施工過程中的動態控制,對于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尤為重要的。
1.3 存在虛假報賬現象
在很多工程的招投標過程中,都存在著虛假報賬的現象,有的施工單位為了能夠獲得中標,而減少報價,在中標以后升高造價,并重復計算工程量,使施工成本的控制難度加大。
2、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實現動態管理
2.1 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設計階段對于建筑工程的造價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通過對規模、地址、材料、設備、人員等方面的決定,能夠對工程量進行確定。為了能夠更好地對設計階段的造價進行管理,我們可以采取價值工程法、技術經濟分析法、限額設計法等對設計階段的造價進行衡量。以限額設計法為例,就是根據建設單位所批準的投資金額來進行初步的估算和設計,使設計中的所有造價控制在建設單位所要求的資金中,再將這些投資額和工程量分解到各個部門和工程,實現對設計階段資金的嚴格控制,保障總體投資不會超過建設單位的承受范圍。限額設計法能夠貫穿在項目可行性研究、施工勘察、方案初選、圖紙繪制等環節中,在每一個環節中,都應將限額設計作為重點工作內容,使整體限額目標得到實現。
2.2 加強招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
在招投標階段,有的建設單位雖然按照國家規定舉辦了招標會,但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不公平、不透明的現象,威脅到了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建設單位無法嚴格對投標單位的資質、聲譽、能力進行審核,無法實現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因此,在招投標階段,建設單位應將“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作為招投標工作的首要原則,一切從公平角度入手,按照國家規定的流程開展招投標工作,禁止招投標負責人私下與投標單位聯絡的行為,從根本上保障招投標工作的效果。同時,應對投標單位的投標書進行嚴格審核,考察其工程量清單是否存在著重復、隱瞞的情況,并對建筑市場的基本價格水平進行了解,防止有的投標單位盲目降低造價,但在施工中提高造價的行為。
2.3 加強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對造價影響最大的主要有進度、質量和造價本身這三個要素,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轉化,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重視對三者關系的處理,保障造價管理工作的落實。
首先,我們應對施工中的質量進行控制,在施工中,有的單位為了謀取私利,選擇質量較差的材料、設備等,不注重對施工質量的保護,使得工程在最終竣工驗收中存在著很大的質量問題,被迫返工,這樣不僅會使業主無法按照合同獲取房產,也使得返工過程中消耗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給施工成本管理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此,在施工中,應盡可能防止由于質量問題而造成成本上升問題,在企業上下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并將國家有關質量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嚴格落實,使施工人員規范自己的行為,不亂拿、偷拿施工材料,注重對施工成品的保護。同時,施工材料和設備對質量影響也是很大的,在材料采購的過程中,應對材料的出廠證書、合格證、來源等進行詳細的審核,確保材料的質量符合施工規定,還要對機械設備加強養護和維修,確保機械設備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制造優質的建筑產品,防止由于質量問題而造成的成本提升。
其次,我們應對施工中的進度進行控制。施工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存在著很多因素,都會造成施工延誤。例如,在較為惡劣的雨雪天氣,室外施工就無法順利進行,施工單位被迫停工,使施工延誤。一旦工程發生延誤現象,就會導致工程無法確定工期,在停工期間的各種消耗依然進行,對施工成本管理產生了消極作用。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對施工進度進行控制,應根據當地的氣象條件,預估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預警方案,如雨季施工方案、雷電天氣施工方案等等,將一些容易受天氣影響的工程盡可能安排在室內,降低氣候條件對工程進度的影響。
3、結語
總之,雖然很多施工單位認識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成本進行動態監督和管理。因此,我們應在各個環節滲透造價管理,實現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楊德才.淺析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3,17:104.
[2]劉荷花.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J].江西建材,2015,03:258-259.
[3]繆麗琴.淺析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成本優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