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森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社會各界對電力質量和穩定的要求越來越高,諸多先進科學技術在電網中得到了普及,電網逐漸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其中電網的智能調度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加以重視,做好相關的技術研發。本文主要講述了智能電網的特征,智能調度技術以及提高電力調控一體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措施
隨著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來臨,電力行業也迎來了一個變革的時代,智能電網將會逐漸的代替傳統電網,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穩定、安全可靠的電能。其中電力調度中心作為電網運行的直接生產單位,其變革的任務最為緊迫。必須要結合時代的背景和特點,提高調度技術的智能化水平,更好的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1、智能電網的主要特征
1.1 自愈性
自愈性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基本功能,其主要就是指無需或者需要人為操作的時候非常少。進而能夠自動、智能的將問題元器件進行隔離,然后通過相應的措施使其恢復正常運行。從根本上降低用戶供電中斷,能夠通過自測來完成相應的工作。智能電網可以有效的檢測、響應以及恢復電力元件以及局部網絡的異常運行。
1.2 安全性
必須要保證智能電網的安全性,其主要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所以必須要能夠有效的抵御計算機黑客的侵襲,另外,還必須保證其能夠有效的抵御電力系統本身的攻擊,即便發生中斷也能夠很快的恢復運行。
1.3 兼容性
傳統電網主要就是面向遠端集中式發電,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和發展,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的需求,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其引用到電網中,進而可以增加電網的兼容性,使其包含集中式發電在內的多種不同類型發電,甚至還能夠作為儲能裝置。
1.4 交互性
必須要保證電網的交互性,尤其是用戶設備和行為的交互,這是整個電力系統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充分的發揮用戶們的積極性,還能夠保證電力運行的穩定和環保。
1.5 協調性
不僅需要保證電力系統的質量和安全,還必須要做好電力市場的工作,尤其是保證其協調性,實現批發電力市場甚至零售電力市場之間的無縫連接,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不斷的優化電力系統的運行和管理,進而起到促進電力市場競爭能力提高的目的。
1.6優質性
必須要保證電能質量的優質性,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模式的指導下,必須要保證電力用戶電能的質量,進而實現電能質量差別定價。
1.7 高效性
必須要保證智能電網的高效性,引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而能夠實現網絡運行和擴容的最優化,進而從根本上降低電網的運行和維護成本。
2、智能調度的主要技術
2.1 傳統調度技術新的要求
(1)新能源與分布式電源的接入。為了能夠解決目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機,世界各國紛紛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新能源,其中比較常用的就是風電技術和光伏技術,目前我國也正在積極的建設規模比較大的風電基地和光伏基地。但是,風電和光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進行預測和調控的時候比較困難,進而會給電網安全穩定帶來較大的影響,增加了電網調度的難度。所以,必須要科學、合理的協調風電與其他電源之間的關系,優化電力生產,進而保證電網能夠穩定、安全的運行。為了能夠避免故障的發生而導致整個電網的崩潰,未來電網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以特高壓為主干骨架的大電網,并且將其分解為一系列獨立的微電網運行,從根本上保證故障出現的時候依然能夠供電。
(2)高可靠性與高安全性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電網的質量和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須要盡可能的預見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位,進而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供電運行方式,能夠實現故障處理智能化以及自動化,從而將用戶停電可能性降到最低。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不斷的優化電網運行方式,提高電網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減少調度員處理一般性事故過程中用戶的停送電時間。
(3)雙向送點的供電需求側管理。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和發展,電網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用戶并不是單一的供電受端,還會出現諸多自身獨立的小型發電系統以及家用太陽能小發電系統等,可以在電力充足的時候向電網反送電。另外,電網的運行方式必然會更加復雜,進而對電網的靈活性要求會越來越高。
(4)海量信息處理。由于智能電網運行的基礎就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先進的計算機水平和通訊技術采集一切有用的信息和數據,并且做好相關的工作,比如狀態監測、電網分析以及電網控制等工作。然后根據電網調度的實際需求來建立一體化信息平臺,篩選并且處理相應的信息,構建科學、合理的數據模型庫。
2.2 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1)一體化智能應用支撐平臺。為了能夠保證智能調度的順利開展,必須要建立一體化智能平臺,其主要功能就是研究一體化模型與數據管理技術以及智能可視化展示技術等諸多技術,為智能電網的安全、穩定的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大型電網智能運行控制策略。大型智能電網的運行控制技術至關重要,其主要目標就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防御系統,能夠協調好各項工作的關系,更加適應智能決策,并且根據決策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促使大型智能電網具有較強的自我感知、診斷以及愈合等安全控制能力,從根本上保證大型智能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3)一體化調度計劃運作平臺。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時代背景,做好一體化調度計劃運作平臺的研究工作,進而保證智能電網系統的設備、發電機組的安全性、節能性以及經濟性運行,并且通過信息技術提高現代化水平,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并且為一體化調度計劃運作平臺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4)大型可再生及分布式能源接入控制技術。隨著人們低碳環保意識越來越高,人們對清潔、干凈、可再生的能源需求日益高漲,所以,智能電網在完善和創新調度控制技術的時候,必須要實現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電網調度的控制,進而充分的發揮出其作用和價值,保證其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
3、提高電力調控一體化建設
3.1 加強電網管理模式
必須要加強電網管理模式,并且引用GIS技術作為智能電網調控體系的基礎。智能電網模式下,GIS平臺能夠代替傳統管理模式,并且提高其諸多弊端,其主要就是以配網數字化管理作為前提條件,結合配網自動化信息,進而可以有效的結合監控和調度,實現一體化。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必須要加強相關技術的應用,另外,還應該加強管理團隊的建設,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才能夠充分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實現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3.2 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
智能電網也離不開人員的管理和操作,所以,工作人員是智能電網的主體,必須要積極的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必須要對電網運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工作人員進行適時的調整。對于工作強度比較大,壓力比較大的配網部門,應該多配置一些優秀的員工,在一些工作任務不多的地區應該少配置些員工,對于那些有能力的優秀人才,應該積極的為他們提供成長、上升的空間和平臺,對于工作能力比較差,無法勝任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以及淘汰的方法。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工作團隊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并且能夠保證人力資源的充分、科學利用,實現其最大作用和價值,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必須要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掌握核心技術,實現電網操作系統的智能化、信息化,進而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調度工作的精確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提高利潤。
3.3 加強調控的合理化
目前,我國調控技術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這個辦法,應該積極的引用先進的技術和系統,比較常見的應用系統就是SCADA(即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進而能夠實現智能化管理。SCADA系統的智能化就是電力調控一體化,雖然傳統管理模式已經具有自動化監控,但是并不能覆蓋整個電網,先進的SCADA系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并且逐漸的代替了傳統的管理模式。通過SCADA系統的應用,能夠保證數據傳輸和交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提高整個電網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為電力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來臨,電網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其中調度技術作為電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的引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了智能化,不僅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管理水平,還能夠保證電網運行的安全和穩定,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穩定的電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不僅有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有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石倬久,李六富.淺談電力調控監控業務[J].科技風,2012(19).
[2]郭文武.智能電網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初探[J].電源技術應用,2013,0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