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程
【摘要】經濟發展的同時通訊技術也在優化升級,從最初的2G到3G網絡,目前已經實現4G網絡的覆蓋,通信技術發展在不斷創新,取得了肉眼可見和個人可感的成就。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對通信技術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是新的挑戰。本文以通信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從通信技術發展歷史作為研究主線,認為通信技術發展是時代的必然產物,并且據現有的通信技術基礎上推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通信技術;發展歷史;發展趨勢
我們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傳遞和溝通速度越來越快,渠道也越來越廣。而通信技術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推動著整個社會發展。因此社會要實現更好的運轉,通信技術必然要與時俱進,與時代潮流共同發展。
1.發展通信技術的必要性
人是社會上的人,因此社會屬性必然要求與人溝通交流。傳統的交流方式如面對面交流已經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世界,尤其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人們迫切需要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并且人們也開始尋求多元化的信息,并且追求速度和質量,通信技術應運而生。通信技術不僅滿足了人們多層次多渠道需求,并且便捷儲量豐富,所以通信技術的發展是適應人們需求產生的;同時市場經濟也要求發展通信技術,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而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誰先掌握了有利的信息那么誰就能把握住先機,因此新時期我們發展通信技術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2.通信技術發展歷史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是在原有事物基礎上進行深化孕育而生,而作為通信技術它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35年。在將近200年的歷史過程中,我們有必要詳細的了解通信技術發展過程,從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2.1固話
我們將1835年電報的發明視為通信技術的開端,而電報顯然的缺陷便是時間慢限制多,1876年貝爾發明的電話有效的克服了這一難題,但是交換性能容量小,仍舊屬于落后的階段。此時固話作為人們工作的主要通信方式,使用并不普及,普通平民家庭根本買不起電話。
2.2移動通信
在20世紀80年代后,由于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快速發展,電話交換網PSTN開始普及,但是很快又被移動通信技術取代。移動技術因其自身的性能而被廣泛使用,如人們所預期那樣可以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并且并不是單一化的只能進行語音交流,更可以進行圖像以及數據等的傳播,因此移動通信技術逐漸成為通信的主流。
2.3優化重組階段
對通信技術進行優化重組主要源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全球化的挑戰,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需要走出國門,參與國內外行業的競爭。而通信技術行業作為壟斷的國企行業,代表著我國綜合國力,因此對已有的通信技術進行優化重組,針對國外行業進行特別化的設計,才能在國內外競爭中處于不敗的位置。
2.4 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較多運用于無線電之間的通訊,作為媒介和轉接點,衛星通信技術也要隨著時代不斷優化發展,最常見于設立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并且實時更新。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中低軌道在全球通信系統的覆蓋。
2.5光纖通信
使用光通信的途徑材料很多,但是光纖通信目前覆蓋率最廣,使用人數最多。主要在于高容量和適應遠距離傳輸等優勢,并且與智能化傳輸方式相匹配。
3.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理清目前我國通信技術主要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借助科學的方法,在考慮市場競爭變化和基本需求之上,對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做出趨勢預測。
(1)實現多點發展。傳統的單點對應模式因其容量小、利用率低必然被多點發展對應模式取代,以目前技術著眼,是可以實現一主機與多個分機相連進行通信工作,因此這是未來服務器發展的必然要求。
(2)實現多向控制。目前的通信技術大多是單向的,雙向的很少,我們預計未來通信技術可以實現多向控制,這樣可以實現多方的交互,并且實時控制反饋。
(3)實現實時性。我們已經發明創造了很多可以提升通信設施運轉速度的方法,并且在網絡通信過程中實現系統的可靠性與實時性非常重要。并且實時性還體現于要實現與多媒體業務配合的立體多元化的網絡通信系統,具體可以從最初信息收集開始,到信息的加工處理到最后的傳輸過程,給予人們在感官上更為真實的感受體驗。
(4)實現仿真化。通信技術的運用原理便是對信息的重現,這里的信息不僅包括聲音文字也包括各種動畫圖像等,通信技術通過自身技術的處理進行輸入和輸出,最后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再現。但是在進行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中,由于受距離相關因素的影響,還原出來的信息多多少少會出現失真情況,日常常用的耳機以及音響等盡管可以高效的輸出我們想要的內容,但是和預期相比都有失真,因此未來通信技術應當可以克服這一問題,虛擬技術和場景模擬的初步發展為通信技術的仿真化提供了技術支持。
4.結語
經過近兩百年的歷史,我國改變是傳統固話的單一通信模式,并且不斷優化重組實現多元化的發展,滿足人們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目前我國已經進行4G高速信息網絡發展時代,我們可以推斷未來通信技術會實現與信息高速公路等相關領域的協調發展,未來可以實現多點發展、多向控制,并且更具有實時性和仿真性,能夠給予人們全新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李峰.淺談光纖通信的優越性[J].山西建筑,2009(22).
[2]穆永民.光纖通信的現狀及其發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8(3).
[3]黃俊武.各國光纖通信的發展[J].中國鐵路,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