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琦
想不做檢查就能提前預測疾病?想足不出戶就能及時得到治療?這不是異想天開,現如今,在科技的幫助下,你可將各種各樣的“專屬醫生”帶在身邊,依你所愿,如影隨形。
對于所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如果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那自然是很好的?,F在,美國一家主打纖維材料的科技公司就研發出了這樣一種智能面料來幫助老人預測疾病。這是一款具有傳導性的紗線織物,它可以全天候監控穿著者的身體情況,不僅能監測心率、呼吸,還能感受肌肉運動。有了這位“穿在身上的醫生”,只要你想,它就能第一時間幫你“把脈”。而孝順的子女們還可以通過手機接收它傳送的數據,隨時掌握父母的健康動態。
目前,這種面料不僅被用于制作T恤和內衣,更被期待用于臨床實踐—當患者穿著該面料制成的服飾時,醫生只需通過移動設備的及時數據傳輸,就能一目了然。
無獨有偶,丹麥一家設計公司設計了一款可以提前預測心臟衰竭的襪子,患者只要把襪子套在小腿上,就能通過檢測水腫來實現預測。
除了“穿在身上的醫生”,“膠囊醫生”也絕對是神奇的一員。不久前,瑞士一家制藥公司宣布開發了一款名為“機器人藥丸”的膠囊。不要小看這粒小小的膠囊,它可是一位拿著“針頭”的“醫生”。以“食用注射”為理念,這是一種服用后外殼可溶解、內部藏有微型糖制針頭的膠囊。它專門針對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患者,緩解他們只能靠注射維持健康的痛苦。這樣的膠囊,絕對稱得上是靠譜的“醫生”。
英國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們也于近日研發出了一種“變色繃帶”來對抗傷痛。在納米技術的幫助下,繃帶可對傷口進行檢測并及時釋放藥物,通過改變自身顏色來提示患者是否發生二次感染。對于一些被燙傷、燒傷,且極易因感染加重病情的患者來說,“繃帶醫生”的出現勢必會令他們快速康復,重拾健康。
在智能醫療時代,隨身“醫生”或許將逐漸走入平常百姓家。不信嗎?我們未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