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強 倪輝
摘 要:通過建章立制、優化流程、過程管控、管理環節監督檢查、績效評價以及持續改進等措施,實現6個縣公司繼電保護專業一體化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一、 前言
繼電保護是電網運行的安全屏障,屬技術密集型專業,精細化要求高。在“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下,通過組織機構變革,人員調整和專業整合,構建了“調控一體化”的“大運行”管理新模式,公司所屬6個縣公司繼電保護動態校驗、臺帳建立、定值整定、圖紙管理納入一體化管理,通過建章立制、優化流程、過程管控、管理環節監督檢查、績效評價以及持續改進等措施,全面推進縣繼電保護專業歸口管理的精細化、標準化,不斷提升繼電保護專業管理水平與績效,確保阜陽電網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實現動作正確率100%。
二、 背景
阜陽區域電網所轄6個縣公司,35kV變電站173個,10kV開關2300多臺,涉及繼電保護裝置2千多套。
(一)崗位適應性要求
“三集五大”建設以來,市縣公司通過機構變革、專業班組整合及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等,在諸多重要崗位,存在有跨專業轉崗人員,均承擔重要責任;隨著“大運行”新模式高效運轉,對人員整體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對專業學習力、領悟能力要求會愈來愈強,特別在專業性較強領域,適應崗位要求、達到專業精通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提升過程;目前市縣兩級繼電保護專業水平存在差距,專業培訓指導和幫扶是縮短差距有效手段。
三、 集五、大”體系下的農網繼電保護專業管理內涵和特征
(一)內涵
在“大運行”管理新模式下,實施繼電保護專業歸口管理,按照統一標準與規范,落實專業各項規程及管理制度,負責對縣公司技術指導和業務幫扶,強化監督檢查和專業考核,促進專業管理水平與績效提升,確保阜陽區域電網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實現動作正確率100%。
(二)特征
1、創新管理模式,縮短管理鏈條。2、專業歸口管理一體化。3、業務流程一體化。
四 “三集五大”體系下的農網繼電保護專業管理主要內容和做法
(一)搭建組建架構,實施“大運行”體系下一體化管理
(二)加強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成立監督網絡
公司成立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領導組,分管安全生產領導任組長、總工任副組長,調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及縣公司分管生產領導為成員。
(三)實施專業管理
1、制定下發管理標準和工作規范,統一規范繼電保護技術原則。“三集五大”建設以來,市縣兩級組織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規范、技術標準、整定配置原則等文件,其中涉及繼電保護制度5項、業務流程2項,技術標準5項、工作標準5項等,內容涵蓋職責劃分、安全管理、運行管理、技術訓管理等方面,統一標準、統一規范貫穿于繼電保護技術專業工作的整個過程,確保了工作無空擋、責任無缺失。形成了全業務、全流程、全覆蓋管理模式。
2、制定并執行繼電保護運行分析會制度。
3、加強二次整定管理,實現定值單OMS系統規范化流程運轉。
4、深化繼電保護年度校驗管理,提高全網運行的可靠性
保護校驗管理應規范化,包括校驗報告、工作流程、安全措施票標準化。
5、繼電保護月度報表管理。各縣公司每月1日要上報保護動作情況分析報表。經專業組分析匯總后,經調控中心和運維檢修部領導審核后,上報省調控中心。
6、抓人員培訓,建設高素質的繼電保護專業隊伍。
由于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技術含量高,且設備的不斷更新,只有加強培訓才能適應智能化電網發展的要求。
五、 建立常態考評機制,保證專業管理的績效評價與考核
繼電保護專業實行一體化垂直管理,為強化專業管理,公司下發了《阜陽供電系統調度專業獎勵考核細則的通知》及關于《繼電保護專業安全生產考核辦法》。每年底,繼電保護組對縣公司繼電保護正動率、年校完成率、技改工程完成率等指標以及生產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各縣公司領導班子業績評價,與單位工資總額掛鉤。對圓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為阜陽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與個人提出獎勵意見。
六、 “三、集五、大”體系下的繼電保護專業管理一、體化實施效果
(一)在今年迎峰度夏中,阜陽縣農電網沒有發生保護越級跳閘、裝置誤動現象,電網連續供電得到保障,可靠性明顯增強,農網架和繼電保護二次設備安全平穩渡過夏,阜陽區域電網在省公司迎峰度夏勞動競賽中榮獲二等獎好成績。
(二)電網安全效益彰顯。經過繼電保護專業垂直管理,最大限度的減少由于縣級農網保護裝置、回路缺陷構成的“隱性故障”,避免在電網異常情況下造成設備的誤動、拒動,引起事故狀態的進一步惡化。主網和農網保護整定配合更緊密,越級跳閘明顯減少,主網設備安全穩定得到保障
(三)優質服務還要以優良的設備為保障。通過繼電保護專業垂直管理,保護裝置完好率大大增強,設備無缺陷運行;市縣兩級電網在迎峰度夏和特殊保電時期,均全接線全保護運行,裝置投運率100%,確保了用戶用電可靠性,電能質量也得到提高,為優質服務供電提供保證。
(四)人員素質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聰. 縣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管理策略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 2013(23)
[2] 周敏. 淺談35kV變電站自動化的繼電保護對策[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2(29)
[3] 熊煒,粟世瑋. 電網規劃方法綜述[J]. 電工電氣. 2011(02)
[4] 付紅軍,孟遠景,熊浩清,孫建華,胡揚宇,陳濤,趙娟. 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0(04)
[5] 劉敏,蘇忠陽,熊文. 廣州電網EMS/繼電保護管理信息一體化系統應用分析[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0(02)
作者簡介:張德強(1973-),男,安徽泗縣人,國網安徽阜陽供電公司,高級工程師(安徽 阜陽 236000)
倪輝(1977-)男,安徽阜陽市明暉陽光電力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