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民 趙慶芳
摘 要:當前,由于教學方式的陳舊,使得學生沒有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的機會,從而影響了對初中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現代歷史教育要注重探究性學習,只有通過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引導,才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對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每個人的差異,并強調探究知識的過程,只有運用探究性學習,才能使他們學會主動獲取知識。
關鍵詞:探究型學習;學習效率;合作交流
現代歷史教育要注重探究性學習,只有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抓住學生的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并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探究,才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其成為知識的積極探索者,所以倡導對初中歷史探究學習的方式是刻不容緩的。
一、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概況
1.實施探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由于現在的初中生大多處于青春期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他們可以運用自己的邏輯方式解決問題,不再依附于老師,對于家長的有些觀點可以提出反駁的理由,在獨立思考下他們的興趣也變得廣泛起來,開始了對好奇事物的不斷探索,利用這種求知欲可以使他們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模式。由于新課改后初中歷史所倡導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性與主動性的提高,以及引導他們進入到探究的道路上,使他們真正融于學習、融于歷史、深入課堂,從而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使其體驗一場精彩絕倫的歷史課程,所以探究性學習對于初中歷史學科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實施探究學習的可能性
在實踐過程中得知,初中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是很濃厚的,所以如果運用了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與人物,這是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前提。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在歷史學科領域編制了新的課程標準,課標中就對歷史探究性學習做了強調,它要求教師用新的理念將小量的知識容量通過新穎的課程設計來體現出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通過探究的方式學習歷史。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學生極其被動,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完全沒有自己想象和拓展的空間,但是現代科技不同了,不同的網絡技術給我們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更多機會,學生可以不局限于課堂進行自主探究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3.實施探究性學習的實現性
由于新課改的進行,使得探究性學習必將走向正軌,教師會越來越在改革的背景下將探究學習有效利用。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引路人,在分組討論的同時給學生自主討論的機會,并最后對結果進行交流。在課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并發現問題以便在課堂上有備而來,這樣可以使學生事半功倍,同時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主動性,這對歷史學習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很關鍵,所以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教育中是具有實現性的。
二、將探究性學習引入初中歷史的措施
1.巧設探究問題
要想讓學生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就要創設好問題,因為它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點難點。雖然歷史性的問題一般都具有眾說紛紜的特點,但這既是它的缺點又是它的可取之處,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最好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產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發現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因為學生的錯誤而指責,要使他們在教師的帶領下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教師在創設問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范圍,不能過于深奧,必須是那種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探索就能得出的問題。
2.分析整合信息
在創設好問題并形成探究思路后,教師應采取高效的方式,針對本節學習的重點,先對探究的過程進行歸納概括,并通過引導學生讓其自主分析整合問題。只要讓學生大膽思考學會標新立異,不拘于已有的書本知識,進行獨立思考,才能把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或是在課本上做標注將簡單的課本知識融入新的理解上,從而開辟出一個新的境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教師要搭建平臺讓學生有計可施。
3.組織合作交流
其實教學過程就是要讓信息傳遞思想交匯,沒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沒有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教師要積極組織合作交流,在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交流時可以以組為單位,并明確分工,不能只是形式過去就可以了,要真正地落實在每個人身上,使人人都肩負責任感,并在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機制,在互換想法中達到對知識的舉一反三,在合作中形成團隊意識,也是落實新課標改革所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這樣給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得教學效率大增。
只有通過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引導,才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對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對歷史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學生原有學習方式的必要手段,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起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同時要強調探究知識的過程,而不總是得出一個固有的結論。只有運用到探究型學習,才能著眼到學生的未來,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學會學習,這不僅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還關乎學生的終身發展,更是我們歷史教學奮斗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樂志興.淺談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探究性學習的原則[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7(3):145-147.
[2]徐學福.探究學習認識偏差分析[J].教育理論實踐,2001(2):46-4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