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亮
時下,城市里不少學生嬌生慣養,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生存危機感,也缺少勞動教育的機會和環境,好逸惡勞,五谷不分,甚至將蔬菜與雜草混為一談,嚴重缺少知恩圖報及熱愛勞動的好品德。近年來,由我校關工委領導牽頭,組織師生、家長,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合力,因地制宜,在學校荒廢的屋頂創建“生命之旅”工作室,開發“迷你智能生態園”和“開心菜園”,通過室內無土栽培和室外有機混合種養,促進親子教育與家校互動,使同學們在親身參與培養不同果蔬的過程中,感悟生命之美好,從而完成人生使命。
一、創建目的與意義
1. 減輕負擔,激活興趣。工作室探究活動豐富多彩,如科學、合理地配制營養液;悉心照顧和護理果蔬茁壯成長;發明“智能迷你陽臺立體種菜架”,讓都市里也可實現家庭種菜夢……學生擺脫了課本的束縛,化被動為主動,將生活經驗和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心情得到極大的釋放,讓興趣做最好的老師,這在無形中減輕了他們的學習負擔和生活壓力。
2. 快樂勞動,增長知識。工作室是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的搖籃。學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勞動生存、智能科技、綠色環保等系列探究實踐,在其中發現勞動的價值,從而體會勞動的快樂。“自動噴淋和滴灌設備設施制作”“智能控制自動植物燈代替七彩陽光”“模擬自然環境定時定量霧化的人造水簾加濕裝置”“科學合理循環排氣系統建設”等等的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極大地拓寬了知識面,大開眼界。在勞動過程中,成員之間互助互愛、團結合作,師生經常在這里分享勞動成果和自制的美食,更好地踐行寓教于樂的素質教育精神。
3. 親身參與,陪伴成長。學生親身參與探究植物的生命旅程,其實是人和植物的互相陪伴和共同成長。因為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親自種植、調配營養液,寫觀察日記,隨著植物的生長、結果和凋落,學生必須參與各個階段,才能夠觀察到植物生命的完整狀態。在此過程中亦掌握了一技之長,學到了耐心、細心、專心的生活態度。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植物陪伴人的成長,一切為了促進人的進步。
4. 美化校園,創新科技。種植蔬菜等植物可以美化校園,凈化空氣,降溫加濕,增加負離子,防止屋頂干裂漏水。該工作室也是學校經常接待來賓參觀的場所。最近,中央科教院專家組親臨考察調研,給予充分贊賞和好評。最主要是,工作室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提高了動手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學生自編綠色環保教材,發表科學論文以及其他科技小發明、小創作,分別獲得校、省、市和國家級獎勵。
5. 提高審美,體悟生命。工作室一切活動符合“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國際、審美、信息、生活”的“八大素養”,緊跟國家教育發展步伐,踐行“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精神,在種植蔬菜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感悟到人生的具體而實在的意義,學會珍惜生命。
二、內容與功能
1. 與品德素養相結合。我們邀請家長參與活動,親子互動加深了彼此間感情,有助于弘揚互幫互愛傳統美德,培養有序勞動、按規操作和尊重他人的文明行為,培養謙讓互助的團隊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勞動所得用于制作美食與大家分享,師生樂在其中,并體會到每一種蔬果來之不易,將繁瑣單調、枯燥乏味的勞動變成興趣愛好。
2. 與身心素養相結合。通過體驗如何把種子培育出嫩芽,悉心照顧護理幼苗生長,平衡營養,及時清除害蟲,修剪除草,再到收成采摘的種植活動,進而欣賞綠色蔬果美麗動人的各種花朵、嫩葉和形狀,感受果蔬生長和豐收的喜悅,見證果蔬生命之旅全過程。學生降低了課堂上的學習壓力。在課堂中得不到關愛的同學,往往在工作室得到了老師表揚。當看著自己種植的蔬菜茁壯成長時,更是心花怒放,把一切煩惱和不愉快拋于腦后,對學生身心有極大好處。
3. 與學習素養相結合。學生們自覺寫觀察日記,發表關于勞動、收獲的感想,提高了作文興趣和文化水平。學生在實踐中知道了種好菜也需要大量的各科綜合知識和技術,如通過水箱容積和水的比重算出營養液份量,營養液的配置涉及化學和生物知識等。學生有動力愉快地學習各科知識,全面提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現能力和科技能力,從而帶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緊迫感。
4. 與創新素養相結合。如何讓工作室設計與校園設計融為一體、互相映照?如何挑選既有經濟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綠色果蔬種子?如何通過果蔬短暫生命之旅,感悟自己的生命成長歷程?為什么人的生命遠遠長于蔬菜的生命,卻遠短于千年古樹的生命呢?為什么人類越是挪動越有生命力,而古樹挪動就很容易死亡呢?通過不斷提問和創新,學生總結了經驗和教訓,提出了改進的夢想、建議和可行性方案。通過拍照、建電子檔案、科學探究,他們互相交流經驗。有的還爭取用環保綠色的方法改進蔬果品質口感。
5. 與國際素養相結合。我們組織師生、家長上網、查閱圖書、利用各種媒體,了解和理解世界多元飲食文化,認真學習聯合國的國際食物衛生標準,爭取發明出新的種植方法。培養學生從小有遠大理想和國際視野,爭取早日實現不斷擴大國際交往、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人生夢想。
6. 與審美素養相結合。世界飲食潮流提倡色香味俱全,我們也用審美的視覺和知識技能貫穿整個工作室的實踐活動,如把菜園布置更加美麗,把植物修剪出各種藝術圖案,用自種果蔬材料自制或自創美食。然后在展臺和展演比賽活動中,展示給廣大師生、家長和來賓觀賞、品嘗,充分吸納大家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營造和提升工作室美育功能和品位,引導大家群策群力開展理論、技術和實踐研究,提升審美能力。
7. 與信息素養相結合。通過工作室的探究實踐活動,我們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不受時空限制地開展探究互動、交流和分享,經常上網搜索世界最新科技信息和技術,及時分享到群里。我們還積極參與慕課網絡平臺活動,免費分享新技術和新發現,不斷推陳出新,豐富發展生命之旅工作室的內涵和外延。
8. 與生活素養相結合。師生家長一起上網查資料,規劃工作室的發展、設計果蔬的種植藍圖,安裝各種種菜設施,運土施肥,配制營養液,播種培植,除草除蟲、采摘勞動果實和制作美食等等。這些綜合實踐活動能讓師生家長分工合作,積極科學應對和解決各種問題。然后我們把探究活動延伸到家庭,增加親子教育內容,再向社區和社會分享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