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春
【摘要】為了保證農村人畜飲水安全以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勢必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和飲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加強人畜飲水安全管理和飲水工程管理。因此,文章針對農村人畜飲水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和飲水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為農村飲水工程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人畜;飲水安全;飲水管理;措施
一、前言
現階段,我國許多農村地區的人畜飲水安全現狀不容樂觀,飲水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飲水方式落后,水資源緊缺現象嚴重,生活垃圾、污水等隨意排放至附近河流中,對當地水源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給人畜飲水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為了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必須做好人畜飲水安全管理,并做好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工作,讓所有的農村人喝上放心水,由此可見人畜飲水安全和飲水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文章針對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和飲水工程管理具體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村人畜飲水現狀分析
1 飲水安全問題。現階段,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的完善,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但的提高,但是,農村人畜飲水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并且缺乏對飲水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農村人畜飲水面臨嚴重的安全隱患,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飲水方式落后,許多農村地區的供水方式過于傳統,例如,水窯、水井等,這些供水設施提供的都是淺層的雨水、地下水,由于我國環境污染比較嚴重,雨水和淺層地下水不能滿足相關飲用標準,對人畜安全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水資源緊缺現象嚴重,許多偏遠農村地區,例如少數民族、山區等,水資源緊缺的現象普遍存在,再加上當地人缺乏有效的飲水管理,對本來就稀缺的水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各種傳染病通過水源傳播,嚴重威脅人畜安全。
2 水污染問題嚴重。根據相關統計表明,我國一半以上的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農村水源,導致農村水源污染嚴重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農村管理松散,并沒有意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許多農民為了省事,將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在河流附近,對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農業生產時,農民在進行噴灑農藥時,會采用從附近河流取水的方式,導致殘留的農藥流入河流中,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同時還威脅人畜的用水安全;村民洗衣服、洗澡以及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到河流中,雖然這些水并沒有有害物質,但是水中的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會對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加強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和飲水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1 做好人畜飲水安全管理。人畜飲水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強化水質監測設施建設。為了保證人畜飲水安全,應該做好水質監測工作,加強水質監測設施建設,對出廠水質、管網以及水源等水質進行檢測。在農村人畜飲水安全方面,應該提高取水基礎設施建設的可靠性,如果以地面水為人畜飲水水源,應該創建管道飲水、渠道槽飲水以及小型水庫等;如果以地下水位人畜飲水,應該建設機井、地龍以及大口井等。無論選用何種飲水方式,都應該根據地區的實際狀況,如地形、水源等,選擇合適的飲水方式。在選擇凈水池、過濾池時,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盡可能的追求實用和簡單,既能夠保證水源安全,又能夠降低工程造價。
1.2 統籌規劃,加強水處理設施建設。為了保證農村人畜飲水安全,應該對用水安全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規劃飲水水源保護區,建立水源地保護措施,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確保農村飲用水源衛生,保障農民用上足量有保障、安全的水,需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同時加強水源水質的管理和保護,科學、合理規劃水源保護區和飲水安全工程保護范圍,合理解決墾耕、放畜與水源保護區的關系,從水源并采用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對水源附近的排污口進行科學的設置,并加強管理,防止出現廢棄物、生活垃圾、有害化肥等進入到水源保護區,對水源造成污染。對安全飲用水工程進行強化管理,由于我國許多地區農村尚沒有創建完善的供水設施,飲用水安全性相對較低,因此,應該創建專門的自來水工程,對于污染程度嚴重或者短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用水的水源,應該進行水源的更換,對于缺乏水處理設備的飲水工程,應該增加政府資金投入,增設各種水處理設備,以此保證飲用水安全。
1.3 加強可持續管理。為了實現飲水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時,應該根據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結合農村居民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承受能力,嚴格按照飲水工程的相關標準以及規模,保證建設資金的充足性,進而建設配套、設施齊全的飲水工程。同時,在進行飲水工程建設方案的挑選時,應該吸取廣大村民群眾的意見,并對結合他們的建議來對飲水工程的建設方案進行改進和調增。同時,還應該保證水源的可持續性,在規劃和布局水源時,應該從長遠的角度進行考慮,不僅應該重視水質,還應該重視水量,在經濟能力相對較高的地區,可以監理標準較高的水源工程,這樣即使在干旱年份也不會出現飲水缺乏的問題,同時在進行深層地下水開采時,應該盡量保證采補平衡,以此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強化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2.1 創建科學的管理責任制度。為了提高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水平,鄉鎮水利工作站應該創建科學、完善的管理責任制度,并創建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及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聯辦或者集體辦飲水工程,同時還可以將飲水工程承包給責任心強、具有專門技能的個人進行管理,簽訂合法的承包合同,同時明確權、責,盡可能的做到獎懲分明。對于鄉鎮供水工程,應該采用鄉鎮水利管理站、企業共同管理的方式,而個人所擁有的水池、水窯應該由個人進行管理。鄉鎮水利管理站以及管理機構,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狀況,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具體包括水費征收管理、節水管理、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維修管理以及水源保護管理等,對于非個人修建的飲水工程,應該合理的征收水費,制定科學的征費標準,用于飲水工程的管理和養護、管理人員工資的開支等。
2.2 強化工程管理。為了強化人畜飲水工程管理,應該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加強取水工程管理,取水工程主要包括管道、水渠,為了保證取水工程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應該加強對管道、水渠的檢查和管理,一旦發現存在取水口存在污染物、垃圾的現象,應該及時的清理,避免出現堵塞管道的問題,當檢測出存在漏水問題后,也應該立刻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避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定期的對排沙孔進行沖砂,避免砂石堵塞管道;在冬季應該采用科學的保暖措施,避免出現管道被凍壞的問題,還可以采用打開水龍頭的方式,讓水通暢的流出,為了防止造成浪費,應該將多余的水放入調水池中;其二,加強凈水工程管理,凈水工程是飲水工程的關鍵環節,為了保證人畜飲水的水質,應該做好凈水工程管理,
定期的對過濾池中碎石、砂石等清理,通常清理周期為1年,然后按照級配要求,重新添加碎石、砂石填料,尤其是在雨季,應該對沉淀池進行定期的沖洗與清淤,避免出現泥沙進入到水渠、管道造成堵塞;其三,加強配水工程管理,應該避免供飲水用的水池出現泄漏、垮塌的問題,如果出現上述問題,應該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如果為開敞式水池,應該定期的對水池中的污物進行清理,清理周期為6個月,同時還應該避免牲畜在水池中直接飲水,防止對水質造成污染;其四,加強供水設備的管理,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供水設備有電機、水泵、水龍頭、水表以及閘門等,應該制定科學的維修計劃,對所有的供水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修,如果發現存在螺絲松動、漏水等問題,應該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避免因為設備漏水影響正常用水;其五,加強管網養護,農村飲水管網工程具有覆蓋面積廣的特點,管理難度相對較大,應該加強對飲水管網的養護管理,及時解決水管凍裂、水龍頭松動、漏水等問題;其六,加強水質監測,水質監測工作直接關系到用水安全,當飲水工程投產之后,應該對水質進行化驗,如果水質不符合飲水安全標準,應該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以此保證飲水安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現狀依然不容樂觀,為了實現保證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目標,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的供水服務,應該充分的認識到人畜飲水安全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做好人畜飲水安全管理,強化水質監測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加強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可持續管理,創建科學的管理責任制度,強化工程管理,以此為農村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長效的飲水服務。
參考文獻:
[1]莊淑英,魏家慧.淺論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50.
[2]李清文.論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河南科技,2014,(4):225-226.
[3]陳洪友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及飲水工程管理官勺具體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3,(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