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蒙 宋思亮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國家對各個河道治理中的生態水利方面越來越重視。目前就河道生態治理方面的方法都是集生態學、美學、水利工程學、環境學以及生物學等多方面于一體的,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河道蓄水能力,并提高河道整體的穩定性,為人類的發展帶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現代河道;河道治理;生態水利
一、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中的應用優勢與原則
(一)應用優勢
就我國以往對河道治理的方法來看,傳統的治理手段不僅會破壞了河道的生態環境,更影響到了人類的身心發展。生態水利的河道治理手段結合了生物學、美學、環境學等研究出的新型治理方案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與傳統的河道治理方案相比,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上還包括其他的一些優勢。一是生態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的過程當中,可以將河道水流中的自我凈化能力提高,并使得存在在河道中的有機污染物變成有機物作為養分提供給河道中的藻類,并且堆積的有機物也可以在氧化作用下被分解,作為養分提供給真菌。藻類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的氧氣,這可以是河道內的魚蝦有著良好的生存環境,滿足其生長的需要。二是河道內的生物生長,會給河道周圍生存的鳥類提供良好的覓食環境,其原理是將生物學與環境學的基礎理論相結合,通過引導配置打造出一個良好的河道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不僅如此,生態水利打造的良性循環生態環境對河道周邊的植被起到一個恢復作用,為兩岸的鳥類提供優異的棲息環境。三是兩岸的植被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以使河道周圍的土質變得疏松,并具有大量的空隙,這樣的土質對河道蓄水量的調節有著很好的控制作用,保證河道內水量的平衡,避免出現河道干涸或者蓄水過多的問題。
(二)應用原則
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生物,提高生物的生存質量,保證環境的良性發展。但是由于我國近幾年來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生物生存環境,例如河道流向發生轉變、河道周圍植被變少等,這些改變都是為了在短期內能夠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這樣的發展計劃并不可取。另外,由于人為的對河道的改變,使得河道內的生態系統發生改變,這樣的結果對整個人類生存的自認環境將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人類的長遠發展,在發展水利工程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提高環境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營造更舒適的自然生存環境。
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是為了帶來利益,更是為了帶來越加便捷的生活。在設計建設項目的時候,設計師可以將可持續的發展理論與景觀尺度融合在一起,加上工程的實用性能,打造出一個具有更高修復性的水利工程項目。另外,雖然生態結構系統的整體保護與建設是現代河道管理中的主要原則,但是在了解各河道生態要素和各要素作用的基礎上,還要實行對河道整體的綜合性建設。
河道的建設主要是為了人們更便捷的生活,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的時候要格外注重其基本的功能,尤其是水資源的應用調節,避免出現洪澇災害現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對農業發展方面的工作,水利工程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所以水利工程的生態建設服務于生產勞動業,使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具有堅實的后盾。
二、生態水利對現代河道治理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對河道水環境的影響
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都是依靠自然河道建設而成的,所以在水利項目應用的過程當中會對原有的河道水造成一定的負面作用,尤其是水庫的建設應用。水庫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長期被陽光照射,使得水庫水體中的水溫結構遭到破壞,其中的生物生態環境發生改變,嚴重影響了河道內部的環境多樣性,這對魚類的繁殖起到限制的效果。
另外一點是水利工程在應用中所產生廢水的排放問題。很多工程產生的廢水都會直接排放到河道內,雖然河道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凈水作用,但是超標的廢水排放將會殺死河道內的微生物,使河道失去自我凈化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使河道的整體生態穩定遭到破壞,河道內的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增加了河道治理的難度。河道內的水流速度也會因為水利工程的應用而降低,這樣的結果會造成空氣與水利交換的速度下降,水中生物對氧氣的需求量不夠,直接威脅到了水中生物的生存。
(二)水利工程對河道周圍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應用不僅影響到河道內的生態環境,同樣也對河道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可能會看法河道周圍的樹木,這就對周圍生存的生物產生影響。另外還有建筑產生的廢料、垃圾等的堆放,這些都會對河道周圍的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
(三)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
在一般的河道治理設計當中,采取的都是“裁彎取直”的設計,這樣的設計需要改變和到原本的自然流向,減少了河道面積,使河道內生物的生存空間減少,對其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另外,城市中河道的建設對周圍的建筑將官重視過度,大大減少了河道應具有的功能,這些因素造成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三、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
(一)生態水利在河道建設中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以及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水利應用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保證河道內的生物多樣性。想要保證河道內生物多樣性,首先要提高河道內生物生存的種類和數量,并將其生存的環境進行穩定,提高生物物種之間的平衡,有效的建設生物群,穩定維持河道內各生物種群之間的發展。另外可以適當增加“清潔工”生物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凈化河道的水質。
(二)作為河道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河堤的建設是作為一種新型的護岸技術出現的。這種技術對于河道的建設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固本護源,即維護蓄水安全,又能很好地保護河道周圍的植被。例如例如在《廣東省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就提出了在滿足河道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河流沖刷段宜采用綠化混凝土、干砌石護岸;對防沖要求較低的河段應重發考慮生態的要求,宜采用植生土工網墊、植生土工袋、生態格賓護墊等。
(三)生態水利的建設是維持河道原有的流向,即保持河道原有的彎曲程度。河道原有的彎曲程度對生態環境來說意義重大,首先它的蓄水量較大,其次彎曲的河道可使生物的生存空間變大,使河道內的生態環境發展的更好。所以說,保持河道彎曲的生態水利應用不僅可以保持河道內生態環境的穩定,更加為環境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做出了貢獻。
(四)河道的建設不僅是水利方面,同時也可是城市(鎮)內部的環境景觀建設。例如在《廣東省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增加河道景觀建設,結合沿河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將河道堤防、護岸等工程融入城市(鎮)的景觀和市民休閑場所中,在滿足防洪防澇的前提下,美化河道及周邊環境,保護河道人文自然景觀。
(五)作為河道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水網的構建主要是以河流水系聯網作為基礎的,這樣的組合可以在工程結束以后將各種水資源有效的進行調度,并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但是生態化水網的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構建的時候需要各個環節的有序配合,但是其帶來的意義是重大的。
結束語
對于我國目前的河道治理來看,傳統的河道治理方案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生態環境需。水利工程的建設或多或少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生態水利的建設先對比較這方面的損害較小,并且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態環境恢復能力,穩定河道生態環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海云.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06).
[2]曹慧博,李永強,丁莉娟.探究如何在現代河道治理中運用生態水利[]].大觀周刊,2012(29).
[3]郭海云.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9):126—127.
[4]李強.關于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探討[J]. 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6):30—31.
[5]高建.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42(1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