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升銀
摘要:2015年動工的川南城際高鐵給沿線各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文章從高鐵經濟的內涵入手,分析高鐵給瀘州市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通過加大宣傳,優化產業結構、吸引人才,建立配套政策等幾個方面提出適應高鐵經濟時代的對策。
關鍵詞:高鐵;瀘州市;社會經濟
川南城際鐵路的建設將產生成渝經濟帶和川南城市群的“同城效應”,必將推動川南城市群的協同發展。瀘州市要承接高鐵效應、發展高鐵經濟,對于進一步提升瀘州川滇黔渝結合部中心城市、打造成渝經濟帶增長極具有現實而深遠的重要意義。
一、高鐵經濟的內涵
在高速鐵路以及高鐵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經濟活動已經離不開這種高速而且高效的交通方式?!案哞F經濟”是指依托高速鐵路,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動,并吸引其他生產要素不斷向該區域集聚。它有效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推動沿線城市發展戰略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二、川南城際高鐵建設現狀
川南城際高鐵分為內江至自貢至瀘州鐵路和自貢至宜賓鐵路兩段。內江至自貢至瀘州鐵路起于內江市成渝客專內江北站,向南經白馬、永安后進入自貢境內,再經大安、自貢市區沿灘區、富順縣進入瀘州境內,爾后線路南行經瀘縣止于瀘州市:鐵路全長220.65km,其中內自瀘城際高速客運專線正線長度130.96km,自宜城際高速客運專線正線長度89.69km,為新建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350km/h,全線共設車站12個。區域樞紐站為自貢東站。該項目總工期為5年,于2015年12月25日開工,其中內自瀘段將于2019年建成通車,總投資約309億元。川南將力爭在2020年,攜手邁入高鐵時代。
三、高鐵給瀘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
(一)區住交通優勢更加突出
瀘州是全國“五縱七橫”交通干線上的重要節點,處于成都、重慶、昆明和貴陽四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中心位置,也是長江上游唯一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既和四個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高效互連,直接接受其輻射影響,又因獨特的長江水運優勢和區位條件,與四大樞紐互為補充,互動發展。川南城際城際鐵在瀘州市設置高鐵站,工程建成通車后,川南幾個城市真正納入半小時經濟圈,瀘州市將與成都、重慶等與其他城市之間人員、資金、信息等交流將變得更加快速頻繁。
(二)進一步提升城鎮化水平
隨著川南城際樞紐的建成,城市化進程將不斷加快,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高鐵帶來的巨大人流將產生強大的購物、餐飲、休閑、商品和服務消費能力,高鐵樞紐站區將被打造成商貿服務業為主體的新的增長極,城市配套設施將逐步完善。2016年,瀘州市緊緊圍繞“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定位,著力完善城鎮體系,強化產業支撐,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到2017年,瀘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2.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7%,實現新增38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三)進一步促進瀘州市商貿旅游業發展
川南城際高鐵開通以后,西南商貿城的交通優勢也越來越方便,對于很多商戶的生意也會有極大的幫助。另外高鐵第一客運對象為商務人群,其次是旅游人群,商務、旅游成為最先、最直接的受益產業,商務與旅游融合發展將帶動商貿、餐飲、住宿等第三產業發展。川南城際鐵路的建設,將為游客到瀘州市各個景點旅游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同時也使到這些景點的游客數量不斷增加,促進了瀘州市旅游業的發展。2016年以來,瀘州市加快推進商貿物流業現代化進程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努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總之對瀘州地區旅游資源整合、做大做強旅游品牌、凸顯城市名片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四)進一步促進物流業發展
瀘州作為西部地區東進長江、南下出海最為便捷的通道,具有發展成為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基礎和條件,規劃建設的高速鐵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將使交通更加便捷、物流通道更加暢通。目前,我市物流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已擁有A級以上物流企業20家,企業數量和經營規模都僅次于成都,居全省各市州前列。川南城際高鐵的開通有利于物流運輸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這種高鐵物流由于運輸快、吞吐量大,大大提升了物流企業的承載能力。有利于助推了新概念物流企業的發展。高鐵物流是一種新概念的物流,這種新概念的物流公司現在也是逐步得到了發展,他們公司沒有龐大的運輸團隊,都是依靠與高鐵企業開展合作實現物流運輸。
(五)進一步促進城市功能完善
川南城際高鐵的開通,必將吸引宜賓、內江、自貢、瀘州、成渝等地人才、信息、資金、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相互融合。瀘州市設置的高鐵站,作為高鐵沿線重要節點,所承擔的功能必將促進瀘州市進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完善。伴隨高鐵經濟的發展一定區域內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通過各種方式匯集于瀘州市,經過城市的優化組合產生了能量聚集效應和放大效應,改善交通狀況和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來瀘州市創業、更多的客商我市投資置業。必定能推進瀘州市進入“智慧、低碳、宜居”城市,提升信息化發展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市生態保護等提升城市功能。
四、迎接瀘州高鐵經濟的對策
(一)加強高鐵經濟效應的宣傳
川南城際高鐵的通車,縮短了瀘州與川內各以及重慶、貴陽等城市的時空距離,可乘坐高鐵直達瀘州的城市越來越多。那么瀘州市主動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努力推進基礎設施、城市化、產業發展等方面與高鐵的銜接,放大高鐵產生的經濟效應。瀘州市宣傳、旅游園林局等部門還強化了高鐵宣傳促銷的力度,做好高鐵沿線城市宣傳促銷和高鐵專列、站臺、沿線等廣告投放的相關工作,努力為高鐵造勢,提升瀘州市的整體形象和美譽度,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招商引資的“觸角”不斷外伸,從而不斷推動經濟發展。
(二)建立適應高鐵經濟時代的人才隊伍
高鐵經濟時代就是一種“新速度,新經濟,新時代”。必然是人才的競爭。需要大量有創新發展能力又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在高鐵輻射下的城市,必須要借助人才的力量的是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想要留住那些具有高素質和高技能的人才,只有通過建立良好的人才引入機制來實現。這些高素質人才要深愛瀘州市這一方熱土、一心一意為瀘州市400萬人民謀福祉。由于大城市的人才競爭激烈,所以很多的人才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的平臺,而這些平臺在中小城市卻很多,因此中小城市應該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建立更加適應人才發展的平臺,有了專業的平臺就能吸引人才的加入。
(三)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瀘州市目前以白酒、化工、機械、能源為四大支柱產業,尤其能源和化工產業對環境的破壞較強,資源消耗也較大,這對于宜居和低碳城市存在較大阻礙。利用高鐵經濟發展的契機,努力打造高品質生活、休閑、娛樂為主的宜居城市,注重自然環境保護與文化資源發掘,不斷調整四大產業布局,讓更多的人才到瀘州定居和工作。城際鐵路開通后,首先要發展效益農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積極解決就業問題。其次大力發展無污染工業??梢哉f好的企業、好的就業環境、必將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戶瀘州。最后發展高品質服務業。以服務過往旅客為服務目標群,加快城際列車站前廣場規劃和商圈規劃,加快發展貨運、客運、零售、餐飲、金融等產業,實現現代服務業的高質高效發展,最大限度地把消費群體吸引在瀘州市。
(四)完善適應高鐵經濟的政策體系
要建立適應高鐵經濟的全新思維,必須樹立行政加快、服務質量提升,以開放、高效、透明、文明的理思維,為適應瀘州高鐵時代的早日到來做好政策環境。要通過制度建設、干部作風建設、創新服務等方式加強對全體干部的教育、樹立清正廉潔、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發展環境。高速鐵路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現的必要結果,要有開放、高質、透明、文明的思維為高鐵經濟保駕護航。全力確立和建設高質量的服務思維,早日實現行政加速,服務提升的效果。在高鐵沿線的站點,積極規劃建設新城鎮和產業園區,要做到科學規劃,有序引導,著力構建完整配套的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