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 車忠志
摘要: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商發展十分迅速,呈現全國開花的現狀,解決了相當可觀人數的就業問題。隨著電商的發展,觸角已經探伸到農村合作社領域。其中合作社被作為發展重點,研究農村電子商務在合作社中的應用迫在眉睫。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目前,農村科技發展出現新契機,乘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東風,農村農產品的銷售出現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尤其是在物流全面升級的大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發展的可能。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解決了農村經濟結構問題,提升整個農村科技水平,穩固了中國農村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可以緩解城鄉經濟收入差距問題,促進全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并促進經濟的發展。
一、農村電子商務瓶頸
(一)硬件
因為農村特殊的地理人文條件,網速、電腦配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有調查研究表明1/2以上的農村網民是通過移動手機端進行網絡聯系,新時代移動網絡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硬件因素的制約,但整體大環境的提升還需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物流
農村最后一公里,要想富先修路的老問題伴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重新擺到公眾眼前。同時農產品因為其保鮮的特殊需求,在物流的方面要求更為嚴苛,目前針對以上問題各大物流公司都采用積極的態度,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同樣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管理、學習能力
目前農村電商都單兵作戰,因為相關條件的局限,電商的管理水平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在新電商發展的大潮里學習能力也非常重要,但因為年紀、學習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只能通過不斷下基層免費培訓才能逐漸解決相關問題。
二、農村電子商務優勢
(一)解決信息鴻溝
目前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一般單靠農民自己把握,往往去年某種農作物賺錢今年農戶都集體種植,導致農作物的價格浮動非常巨大,歸根結底是相關信息鴻溝造成的。農戶主觀決定種植方向、面積,使得我國農產品一直存在在波動不穩定中,農戶的利益也得不到持久的保護。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可以從全國市場為角度出發,合理的反饋市場信息,削弱農戶主觀決定導致的農產品價格不穩地,降低種植風險,保障種植戶的經濟利益。
(二)解決物流不暢
農產品物流一直困擾我國農產品發展,制約著農產品流通以往都是被動等待政府解決。在農村電商的契機下,農產品的銷量大量提升,尤其是偏遠地區,通過網絡平臺打開銷量。此時物流嚴重制約著電商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物流在外界的壓力下被社會各界力量逐步攻克,改變原先被動改變的狀態,加速農村物流發展。
(三)解決剩余勞動力問題
伴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依靠純人力的農耕時代基本告別,機械化節省大量人力,相應產生剩余勞動力。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一方面解決剩余勞動力,通過網絡農產品銷量大漲,出現供低于求繼續開闊土地增加種植,解決了剩余勞動力問題。同時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在中國特色農村發展中又進一步。
(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帶來的整個農業的換代升級,為符合現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低附加值、低品質的農產品逐步被市場拋棄,品質高質量好的農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狀。農戶為適應市場主動學習新種植技術,同時各地政府抓住契機組織各路專家加緊幫助農戶技術革新。同時網絡化也讓農戶接觸更多新鮮事物,為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農村電商分類
(一)A2A模式
其中A指的是經銷商,主要是經銷商對經銷商的模式,類似傳統的批發市場。主要針對線商戶,為其提供便利環境,降低成本。目前阿里巴巴成為最大的模式標桿,其已經將范圍擴增到國外市場,有利于我國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
(二)A2C模式
其中A指的是經銷商,c指的是消費者。經銷商通過收購農戶手中的農產品,建立網店然后將農產品通過網絡電商銷售到普通消費者手里,解決了農戶不擅長網絡銷售。通過專業的營銷手段,擴大農產品的影響方面,將一些小眾的農產品推向市場,解決了“酒香巷子深”的問題。
(三)C2C模式
其中c指的是消費者,這是農戶直接給通過網絡銷售給消費者,這種消費方式是新型電子商務中后起之秀。這種模式最大的保留了原汁原味農村風味,缺少中間商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中間利潤,但因農戶自身網絡銷售能力的局限性,推廣上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扶持。
四、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一)商務網站
目前全國各地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如雨后春筍一般都開始發展,其中有理念先進網站已經開始盈利,并促進相應領域的發展。但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其他欠發達地區還處于待開發。商務網站是整個農村電子商務的基礎,其決定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直觀感受信任。好的商務網站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反向指導農戶進行生產。同時規范化農村產業標準化進程,普及機械化勞作。
(二)信息化
針對現有的農業緩解,系統的信息庫正在建立。其中包括針對市場、災害、天氣的大數據庫??梢酝ㄟ^科學配比的方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相似與商務網站,其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西部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其影響農作物產量的外界因素更為復雜,對農業信息化的要求更為渴求。這就更需要政府引導,社會各界通力合作來完成信息化系統建設。
(三)中間商
農村電子商務是帶開發的黃金地區,很多看準這個行業網上中間商大顯身手。通過優勢農作物的推廣,拉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有眼光的中間商已經將銷售范圍擴張到國外市場。
五、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新出現的農村電子商務,優勢在于集群性、包容性、可復制性不同方面。這種模式存在巨大的潛力被模仿。同時通過信息化的解決傳統農業存在的技術壁壘,解決了農村農產品信息不對稱問題。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為發展傳統農業的農戶注入強心針。在保留自身農業特性的基礎上,徹底融入市場化的新時期,為社會主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