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桑
摘 要:中學階段記敘文寫作水平與質量對于整個語文教學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結合中學生記敘文寫作困境來探討相應的指導策略,由此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記敘文寫作水平與質量,實現語文學科教育的目的,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記敘文;寫作難題;指導策略
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水平對于整個語文學科教學實效性及質量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中學生在寫記敘文的時候往往在選材方面存在較多誤區,即陷入了寫作困境,以至于所寫出的記敘文不太理想。因此,本研究對中學生記敘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介紹,并提出指導策略。
一、中學生記敘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當前中學生寫作記敘文的時候面臨以下幾個寫作困境:選材不新穎且過于陳舊;選材態度不積極且內容不典型;選材存在編造情況。本研究對目前中學生寫記敘文過程中存在的寫作困境進行敘述、介紹。
1.選材不新穎且過于陳舊
通過觀察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內容得知,中學生記敘文寫作過程中其選材不夠新穎,所選的材料過于陳舊,通過總結當前中學生記敘文寫作的內容可以得知,其選材呈現出三大類型,即(1)自身與親戚之間的故事;(2)自身與父母之間的故事;(3)自身與同學之間的故事等。
2.選材態度不積極且內容不典型
目前中學生往往對記敘文寫作產生一定的恐懼、厭煩心理,這是因為其認為記敘文寫作并不能得高分,因此,當教師安排學生寫作記敘文時,其對寫作材料選擇方面的態度均是排斥的、不積極的,這樣的寫作態度及其材料選擇均對整體記敘文寫作教學實效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目前亟須對記敘文寫作態度及選材內容進行創新與調整,增強記敘文的可寫性、可讀性、新穎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成績。
3.選材存在編造情況
很多中學生由于平時對記敘文寫作不感興趣,使其很少閱讀有關記敘文的文章,使其所掌握的記敘文材料過于單調、片面,以至于在寫作的過程中為了完成寫作“任務”而編造故事,這樣寫出來的記敘文沒有“用心”。另外,由于中學生對周邊事物沒有獨到的見解,并且對生活也沒有產生任何感悟,以至于其寫作記敘文時沒有材料可以用,加上其思維模式固定化,為了記敘文而寫記敘文,由此造成所寫的記敘文不夠真實。
二、擺脫寫作困境的相應指導策略
上述內容表明,當前中學生在寫作記敘文的時候存在較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記敘文的寫作水平與質量,并且對整個語文學科教學的實效性及效率產生負面影響。現針對上述寫作困境相應地提出若干指導策略,以期改變中學生記敘文的寫作現狀。
1.注重記敘文寫作材料的積累且注意選材新穎
中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注重寫作材料的積累,平時多看課外書籍,必要時走出校園用自身的雙眼、耳朵去觀察與聆聽周邊的事物及現象,為寫作記敘文積累一定的資源,避免后期因無敘事材料而編造故事。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報紙、課外書籍等積累記敘文寫作材料,并且將其中的新穎性事件牢記在心,從而在后期寫作記敘文的時候“搬出”這些寫作材料,以保障所寫的記敘文具有一定的新穎性、真實性,由此獲得寫作高分。
2.積極借鑒課本記敘文記敘寫法來寫作
中學階段語文教材課本上有多篇記敘文,并且這些記敘文均為經典著作,影響了國內大多數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具有較高的教育意義,比如說《項鏈》這一篇記敘文,整篇論文敘述簡潔明了,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深深被其感染,最后結局讓人感悟頗深,所以說,中學生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積極借鑒課本中記敘文的記敘方式來寫作,使寫作的記敘文具有可讀性,并且能夠打動讀者的內心。
3.巧妙整理記敘文寫作材料
記敘文的寫作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有些記敘的故事需要以簡寫的方式呈現出來,而有些記敘的故事需要詳盡敘述,無論是哪一種寫作方法其均圍繞表達中心意思而展開。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學會整理記敘文寫作材料,以巧妙的寫作方式將敘事核心反映出來,從而使整篇敘述精簡、內容深刻、情感豐富,由此獲得高分。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中學生記敘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介紹,并且針對上述寫作存在的困境提出相關的指導策略,以期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境,由此提升其寫作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文整體教學的實效性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洳冰.淺析義務教育階段記敘文寫作教學:以《記一件____事》寫作教學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0).
[2]黃文興.基于內容的豐富角度提高高中生記敘文寫作水平[J].知識經濟,2011(6).
[3]邵軍花.記敘文寫作中的走筆運巧[J].文學教育:上,
2011(2).
[4]楊春華.記敘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探索[J].文學教育:下,2011(10).
[5]劉亞光.學習影視劇技法,優化記敘文寫作[J].寫作,
2011(8).
[6]黃星.初中生記敘文寫作中的敘事問題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