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強 邢學鵬
【摘要】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建筑施工理論和實踐的進步。在長期、復雜的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可能導致施工中的資金、質量、安全風險。對于建設單位來說,如何在施工全過程中實施科學的施工管理,實現對施工中風險的控制,就成為當下急需思考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對引起施工過程中安全風險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探索加強建筑工程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風險管理 措施 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建筑市場的打開,越來越多的建筑施工單位進入了市場,給建筑單位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就成為當前的熱點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應采用創新方法,對施工中的風險進行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風險因素
1.1設計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設計環節和施工技術的選擇,是確保施工安全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對施工設計方案進行風險預測和管理能夠有效保障。由于施工設計圖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唯一依據,如果施工設計圖紙與施工具體情況不相符,或者在施工中出現設計變更,就會導致各種不同風險的產生。
1.2 經濟風險。經濟效益是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的最終目標,因此在施工中的各種經濟風險也是制約經濟效益的關鍵。從整體上來看,建筑工程中存在著很大的經濟風險,例如,建筑市場施工材料價格的增長、人工成本的增長、投資總量的變化等等,都有可能給建筑工程帶來較大的風險。同時,施工過程中成本管理、進度管理等落實不到位,也會給經濟效益帶來沉重打擊。
1.3 環境風險。在施工過程中,很多外部環境因素都會給施工帶來巨大的安全風險和經濟危機。由于建筑工程大部分都是室外工作,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一旦出現大風、大雨、冰雹等天氣,就會導致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的危機。同時,社會政策環境對于建筑工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政策的變化、戰爭的爆發都會給施工帶來嚴重影響。
2、如何加強建筑工程中的風險管理
2.1 加強對施工風險的識別。在建筑工程的決策階段,施工企業的領導就應該具備基本的風險管理意識,積極采用科學的手段,對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來識別施工張的風險。在決策階段,應及時收集與施工風險有關的各種資料和訊息,與氣象部門、環保部門等有關部門保持良好的合作,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預警,并將其編入項目進展報告中,組織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共同制定風險防范方案。
2.2 完善風險管理組織結構。風險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組織結構不完善而造成的,為了能夠促進風險管理能夠更好地實施,應盡可能科學對組織結構進行構建和完善。首先,應由市場選擇項目法人,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很多地方的項目法人采用的是非市場行為,使得建筑工程建設成為一種系統內部行為,這種壟斷的管理方式對于風險管理是不利的。其次,應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加強制度設計,提高內審人員的地位,使其能夠公正地開展工作,并使內部審計走向職業化道路。最后,要通過對制度的應用來保障信息能夠在各個部門進行共享,實現信息公開的制度,從而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確保各個資源能夠得到更加科學的配置,有效分散風險。
2.3 建立并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由于我國有關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起步較晚,很多相關的制度和標準還沒有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出臺,使風險管理缺乏一定的保障。因此,我們應對當前建筑工程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吸收國外相關經驗,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工程風險管理體系,將建筑工程中的風險識別、進度管理、保險收費標準等都納入風險管理體系中,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風險的科學性、系統化管理。
2.4 設立風險管理崗位。在當前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的項目管理人員、監理人員,但是缺乏專門的風險管理人才,因此,在組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團隊的時候,應設立風險管理崗位,專門對建筑工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識別風險并采用多樣化的管理方法對風險進行防范。同時,風險管理人員應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具備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能夠識別安全標識,學習安全技術,正確使用安全防護措施,使施工人員的行為能夠得到規范,從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產生。
2.5 重視施工過程的風險管理。在進行施工設計時,審核是一項關鍵性工作,它能夠保證施工設計優質進行,有效降低設計的變更幾率,有利于加強對施工的監督管理,促使工程質量與進度得到有效、嚴格地控制。因此,應加強審核工程設計,針對設計重點進行嚴格審查,確保設計質量。一旦發現設計中的遺漏或欠考慮的地方,應立即聯系相關設計人員,進行協商改進。并且,還應記錄現成施工中所發生的異常情況,并進行鑒證,全面落實施工現場的實時監控。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下,采用機械施工,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還需重視考慮機械設備的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與控制。施工機械設備是促使工程項目能夠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與重要保障。因此,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設備并正確使用,能夠使施工質量得到有效保障,降低風險。因此,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開展之前,必須嚴格制定工程項目設備與施工機械設備的購置標準,合理購置,并仔細檢查驗收,控制試車運轉與機械設備的安裝質量,以保施工項目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3、結語
總之,對于建筑工程來說,風險并不是能夠完全避免的,加強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因此,作為施工管理人員,我們應詳細對施工中可能產生風險的要素進行分析,并盡可能降低這些因素的危害性,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雄.探討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J].四川建材,2014,06:178-179.
[2]郝會娟,高繼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5,0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