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娜
【摘要】筆者針對面板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分析,主要存在于堆石壩施工質量的問題。于是在施工技術上進行了探究分析,其中包括:垂直縫砂漿墊層施工技術、噴涂乳化瀝青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該三種方法均使用不同的分類標準,使其達到標準的施工質量。筆者在此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參考性的依據。
【關鍵詞】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
引言
傳統建筑行業中,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例不能滿足當前現狀,造成堆石壩面板在施工過程中存有一定的質量問題。但通過現有模式的改善,采用不同技術的分類標準,不但增加了面板與面板之間的穩定性,而且在改善施工質量方面也有逐步的改進。
1、面板裂縫調查及產生原因
1.1 面板裂縫調查
根據大壩修建項目的不同,在質量抽檢過程中需要對面板裂縫條數及裂縫寬度進行統計。按照現有劃分標準不同,將小于0.2mm的裂縫視作一級,大于0.2mm的裂縫視作二級。某大壩修建完成75天后,對大壩面板質量進行抽檢,其中發現一級裂縫430條,二級裂縫210條,總計長度437米,使其造成大壩在修建過程中存有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根據裂縫統計數量分析,其裂縫產生周期存有一定的規律性。其中在修建完成12天后,面板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數量極少,多數處于0.1mm范圍內,但隨著外界環境的侵蝕,在30-45天時,裂縫數量發展較快,在60-75天已逐步成型。
1.2 裂縫產生原因及養護措施
筆者針對大壩面板產生的裂縫進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因素在于混凝土干縮和溫度應力以及施工因素。混凝土干縮和溫度應力主要是因為石壩修建工期多數處于春末夏初,晝夜溫差大,所以使石壩面板干縮變形,造成內部水熱化升溫,出現局部裂痕;其次便是在施工方面,由于混凝土長時間溜槽,造成倉面混凝土質量離散,無法使預應力聚合,不同部位使其出現裂痕。其次便是在擠壓邊墻結構上,由于基準面標準壓差較大,超過標準(+6~-4cm),不能滿足混凝土標準平整度,造成混凝土保護厚度出現縫隙。
其次便是在養護措施方面,面板的養護通常采用保溫、保濕的方式,一般采用草袋保溫,濕水保溫,并要求連續養護。加強混凝土面板表面的保濕和保溫養護,直至蓄水為止,一般養護時間為90天。
2、面板混凝土配合比材料選擇
堆石壩面板開裂已成為當前建筑單位所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因為堆石壩混凝土抗拉性較差。施工單位都是采用外加添加劑的方式來增加其附加作用,由于增加的抗拉值有限,所以通過不同的配合比例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效果。某水電站面板混凝土在調節比例中摻加WHDF增密劑,使其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值,經過數據檢測其拉伸值增加比例為2.8%。然后再向其內部摻加聚丙烯纖維混凝土,使混凝土的保水性得到有效增加,但是在抗拉性和和易性有所降低,使得摻和比例控制難度加大。為了進一步提高面板混凝土的黏帶性,對混凝土配合比例進行了設計分析,其包括配合比例材料有水泥、粉煤灰、砂石、減水劑、引氣劑以及WHDF增密劑。經過相關配比后,使得混凝土的實密度有明顯增加,不會出現攪合物的分離與泌水現在,保證了混凝土的黏性質量,其參數配置比例如表1所示。
3、混凝土施工技術
根據現有混凝土施工方式其在技術分類上包括:垂直縫砂漿墊層施工技術、噴涂乳化瀝青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該三種方法均使用不同的工程項目,使其達到標準的施工質量。在垂直縫砂漿墊層施工技術中采用坡面砂漿的鋪設標準,能夠保證鋪設平整度的偏差不超過5mm;在噴涂乳化瀝青施工技術中采用逐塊的噴涂方式,將乳化瀝青倒入風包,然后通過風管將壩面由上而下的噴涂。這種噴涂方式能夠形成一層膜,保證設計后的厚度在1.5mm。其次便是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將混凝土按照每層30-40cm進行布料,倉面采用直徑50軟軸振搗器進行振搗,消除其嵌固阻力。
3.1 垂直縫砂漿墊層施工技術
垂直縫砂漿墊層施工方式首先沿坡面鋪設軟梯,測量人員在施工場地中放出垂直中心線,該中心線與鐵釬標識,使其作為參考分界線。其次在砂漿運輸方式上采用坡面小車的方式,小車由壩頂卷揚機做起牽引動力,使其保證砂漿的正常運輸。在人工鋪設墊層砂漿過程中,要求鋪設砂漿破面的平整度3米范圍內其偏差在0.4米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垂直縫砂漿墊層的穩定性。
3.2 噴涂乳化瀝青施工技術
噴涂乳化瀝青采用逐塊噴涂方式,先將乳化瀝青倒入風包,然后通過風管將壩面由上而下的噴涂。在噴涂過程中通常采用兩油一砂的噴涂方式,首先在坡面噴涂一層瀝青,噴涂完畢后,在上表層鋪設一層細砂,待初步凝定后,再次向上表層噴涂乳化瀝青,要求噴涂后的瀝青厚度達到13cm的要求,每層厚度的設計比例在3:2:2范圍內,首先噴涂厚度要比第二次的鋪設厚度夯實,主要是因為第一層要與壩面面板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很到的減震作用,防止壩面面板的損壞。
3.3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首先將混凝土按照每層30-40cm進行布料,倉面采用直徑50軟軸振搗器進行振搗。澆筑過程中保證模板的提升高度在40-50cm范圍內,假設混凝土入倉坍落度過大,便會造成混凝土抹面不平滑,表層面鋪設受阻。為了在此降低擠壓邊墻墊層對面板混凝土的限制,在保證鋼筋網不變形的情況下,將滑模前的架立鋼筋割除,減少嵌固阻力。這種澆筑技術能夠滿足當前混凝土施工現狀,保證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
4、結語
通過對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面施工技術的探究分析,使得筆者對該技術的施用范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這種技術不但能夠增加瀝青表層面的黏結性,而且還能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并且在工期效率方面也有逐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任文祥.淺談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面板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5(38):26-27.
[2]陳建榮.下六甲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面板施工技術[J].紅水河,2010,47(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