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入局的格力
在各路奔向互聯網的傳統巨頭當中,格力顯然是存在感最強的那一撥。格力集團前董事長董明珠延續了她一貫的彪悍作風,格力切入互聯網的打法也十分簡單粗暴—高調。
2013年,在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現場,董明珠和雷軍打賭,雙方約定若五年之后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集團,董明珠將給對方10億元人民幣。如今,賭約之事二人已經很少提及,但是自那以后,格力在互聯網當中的存在感飆升,甚至成為了這一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話題。
格力的觸網行為,不只是停留在嘴炮上。曾有消息稱,格力一度有意入股魅族。盡管最終不了了之,但格力隨后發布了自己的手機。這款于今年3月正式發布的格力手機,因開機畫面是董明珠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雖然它并沒有在公開渠道大規模銷售,產品本身也有貼牌之嫌,但話題性卻著實賺夠了。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退燒,今年下半年發布的格力手機二代雖然話題性不如從前,但是這家公司卻又在新的熱門領域鬧出了大動靜—耗資130億元人民幣,溢價2.6倍收購一家珠海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珠海銀龍。董明珠表示:“收購銀龍后,我們會往家用的小汽車領域發展。”她還透露,格力目前完成了樣車的設計并且已經試運行了,不過量產上市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新能源汽車是當下的一個熱點,而科技企業則更喜歡為它引入更多的智能功能,將其包裝成互聯網汽車。而格力在之前推出智能手機之時,就被好事者戲稱為是格力空調的智能遙控器,此番我們自然也能在格力的新能源汽車上找到圍繞互聯網而開發的一系列智能功能。
高調雖然讓格力遭遇了一些爭議,但也正是董明珠的這種高調,讓格力在很低的成本下獲得了互聯網領域內的強話題屬性。不得不說,董明珠的營銷功底十分深厚。而反過來看,這也不是當下互聯網企業最常見的一種打法嗎?
如今,格力的觸網動作還并未停止。不久前,格力又宣布和京東達成合作,雙方約定將在互聯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盡管目前被披露的還只有雙方在銷售渠道方面的合作,但二者一直有布局智能家居的野心,在這個領域進行合作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就在截稿前,格力集團公布了董明珠卸任董事長一職的消息。在以后,不是董明珠掌權的格力集團,或將以另一種方式在互聯網上打拼。
四面出擊的蘇寧
相對于格力,蘇寧的互聯網之路則顯得更穩扎穩打一些。實際上,蘇寧觸網的時間比較早,早在電商行業方興未艾的2009年,蘇寧便上線了其電商網站蘇寧易購。
不過,在接下來的曠日持久的電商大戰當中,這家擁有大量線下門店的賣場巨鱷,始終無法在線上擠進領域的第一梯隊。去年8月,蘇寧易購宣布接受來自阿里巴巴的283億元人民幣投資,后者也成為了蘇寧的第二大股東。在得到阿里巴巴283億元人民幣注資的同時,蘇寧云商也拿出了140億元人民幣的回饋—認購不超過2 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
不久前,雙方終于產生了“愛情的結晶”,宣布共同出資成立貓寧電商。有觀點認為,相對于阿里巴巴,蘇寧缺乏在互聯網上講故事的能力。蘇寧此前一直都有O2O的布局,但并沒有一個有新意的動聽故事。此番介于天貓和蘇寧之間的貓寧電商,除了玩C2B反向驅動之外,也有可能帶來一個更動聽的O2O故事。
不只是電商,蘇寧還將觸角伸向了其他相關的領域,創業、電競、體育和文娛等多方面都有涉及。2013年10月28日,蘇寧云商聯合弘毅資本戰略投資視頻播放平臺PPTV,蘇寧云商用2.5億美元獲得了PPTV 44%的股權,后又再次增持。
相較于PPTV,蘇寧對于智能手機廠商的投資則要顯得低調很多。去年,蘇寧先后投資了錘子和努比亞,手機廠商顯然看重的都是蘇寧在線下渠道方面的優質資源。不過,智能手機能夠與蘇寧現有的重點業務產生哪些交集,還很難說。
此外,在獲得來自阿里巴巴的投資之后,如今的蘇寧也開始涉及消費金融的內容。今年4月,蘇寧宣布搭建蘇寧金融平臺。放棄單干、擁抱阿里巴巴,也讓蘇寧在互聯網領域站穩了腳跟。
入局者眾
在高調的格力和低調的蘇寧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傳統企業入局互聯網。有趣的是,各家企業的觸網之路并不相同,有自我變革的,也有牽手互聯網巨頭的,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這其中,海爾算是最早觸網的那一撥企業之一了,而他的發展方向則是智能家居。海爾推出了U+智能家居平臺,發展了幾年之后,已經形成一站式物聯網、智能硬件自助開發及云服務平臺。這一平臺不但在技術上提供了物聯網的解決方案,甚至還提供了孵化器相關服務,采用的已經完全是互聯網的這一套玩法。美的觸網的方式則更直接—和小米合作。小米已經有一大票生態鏈企業,在多個方面涉足智能硬件領域。顯然,雙方的此番合作也是想在智能硬件紅海這個大方向上進行。
不只是傳統的家電巨頭,恒大也從去年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到了互聯網上。去年,恒大聯合騰訊,宣布進軍互聯網社區服務領域。隨后,恒大成立恒騰網絡,其業務將涵蓋社區服務、社區金融和社區家居等領域。而到了今年,隨著恒大互聯網金融平臺“恒大金服”的正式亮相,恒大的互聯網相關業務也已經逐步落地。相信在有騰訊背書之后,恒大基于社區的觸網戰略,還是有戲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