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良
【摘要】 高職經濟數學是財經類專業重要基礎課. 本文探討了在“兩服務”理念(即服務專業、服務學生)下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與具體實踐.
【關鍵詞】 “兩服務”理念;內容體系;基本原則
一、樹立“兩服務”的理念,深化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高技能)人才”. 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每個專業的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都要基于有益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高職數學教師,須樹立“兩服務”的理念,努力構建“兩服務型”的高職經濟數學課程體系,為高效實施高職經濟數學教學,達到服務專業、服務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基于“兩服務”的理念,在重構高職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淡化理論體系原則
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針對高職生源入學數學成績不高的殘酷現實,對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須進行顛覆性改革,需要根據高職財經專業的培養目標,淡化經濟數學的理論體系,精選必需、夠用的實用知識,強化經濟數學服務專業功能.
(二)數學教育對學生培養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對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綜合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及人文素質的提高等的幫助作用是巨大的. 但對于強調對實用技能掌握的高職教育來說,還是應該更注重數學的工具作用. 要從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特點出發,在選編高職數學課程內容時,實用性原則應該得到格外的重視. 要從應用的角度,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從財經專業后續課程的需要和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來考慮和確定教學內容體系.
(三)繼承性和創新性相結合
數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經典而邏輯嚴密的科學. 在重構高職數學課程體系、選擇教學內容時,堅持繼承性原則是必然的,經典的且對專業人才培養有著直接作用的知識內容及其結構形式應該保留繼承下來. 同時還應該注意根據高職教育的發展、科技手段的進步,按照創新的精神,用現代數學的觀點、思想和方法重新審視傳統的教學內容. 要注意滲透現代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為現代數學開設內容展示的“窗口”和延伸發展的“接口”;可以學習借鑒其他課程的教改經驗,引入新的理念,努力突破原有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編排順序的束縛,搭構新的體系和內容編排;可引入使用“數學工具”的新手段、新方法,如介紹數學軟件等,為學生今后對數學的應用奠定必要的基礎.
(四)統一性與特色性相結合
這里的統一性可以理解為公共性和基礎性. 對于那些不管哪類學校、哪類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如微積分基礎,在內容的選擇、體系的編排上可以統一要求. 而對那些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具有多樣化、個性化需要的課程,可以采取“模塊化”方式予以選擇.
三、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實踐
根據“服務”的指導思想和上述原則,我院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重新構建:
(一)搭建“模塊平臺”,把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分為四個模塊,按照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分成必修、限修、任選等級次模塊.
(二)精選課程內容,遵循“服務”的理念,以滿足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為依據,以“有用、實用、夠用”為基本原則,以“淡化理論,優化組合內容,強化應用”為基本要求,精選教學內容. 并要理論聯系實際,增加應用實例內容和實驗內容,避免以前那種一門數學課學完后尚不知其所用的現象繼續發生. 同時還要注意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有機銜接,以避免內容重復.
(三)科學整合課程內容,巧妙編排內容順序. 課程內容的整合與順序的安排如何,將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及教學方法的選擇. 借鑒許多教師教學方法改革的成功經驗,整合課程內容,編排內容順序,如按“案例(問題)提出→分析研討→建立數學模型(概念、方法)→解決問題→數學理論(工具)→推廣應用”的思路,整合、編排某些課程的內容及順序.
結 語
高職經濟數學與傳統的經濟數學體系有著很大的差別,與傳統的經濟數學課程內容體系相比,高職經濟數學內容體系改革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都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將高職經濟數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其他專業改革相結合,實現“多贏”的局面是當前高職經濟數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過高職經濟數學課程體系改革,構建出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課程體系,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并為基礎課程改革探索出新的方向和道路仍是當前高職經濟數學課程改革的任務及使命.
【參考文獻】
[1]豐雪,李波,張闞.農業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數學改革[J].大學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