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燕
摘 要:遺址是我國古代人類留下的生活環境和建筑環境,是考古人員重點研究的項目。本文充分借鑒國外的GIS理論,對遺址進行環保監測管理研究,構建了完善的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對其當前的監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明確的環保監測管理系統設計方法,對GIS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的開發實現進行系統概述。并且環保監測管理系統的建立對環保監測管理體制的誕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優化環保政務流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GIS;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
近年來,世界高度重視對遺產的保護,是對人類明確的充分肯定,也給環保研究和治理工作提出了較大的挑戰。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將遺址保護作為我國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建立了環保監測管理系統,通過對信息的分析、處理、采集和監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環保監控測繪技術、管理、監測和采集體系,為遺址勘探提供了海量的數據信息支持,為基礎設施數字化平臺的搭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現狀分析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重視文化事業投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遺址作為珍貴的文化遺產,隨著時間的流逝,受外界自然環境及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遺址遭受到了較大的破壞。雖然對遺址進行了修復和治理,但是邊治理邊反復現象頻出,給遺址的治理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加大對遺址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的界定、恢復、監測和保護是遺址保護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主要是將衛星影像圖作為遺址勘探工具,能夠根據衛星對遺址范圍進行定位。當前我國的遺址環保監測管理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表現為專業分工模糊、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強、受地域性影響導致環保監測管理工作難度較大、管理工作以手工為主,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1 ]。
二、基于GIS的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設計方法
(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設計方法
需要做好系統架構設計,由系統架構、系統功能和系統網絡等三方面的內容構成,具有可靠性、安全性、開放性及實用性功能,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對系統的總體設計功能進行擴展。主要包括界面層、應用層、服務層和數據層等方面的內容。應用到的主要技術包括:將GIS、MIS和OA中融入GIS、OA和MIS技術。將MIS技術運用到工作流管理技術和辦公自動化軟件中,能夠實現對業務的跟蹤、檢查、辦理和督促性的作用,為環保監測管理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性支持,對提高監測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環保監測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污染緩沖區分析、應急監測信息分析、監測站點信息查詢、應急監測線路信息查詢和應急監測調度方案查詢等方面的管理功能。
(二)環保監測管理系統信息安全設計方法
在建設環保監測管理系統數據時,需要嚴格按照國外標準規范的形式,確定行業標準,制定出合理的技術標準與規范。需要確保數據類型的清晰性,對空間數據做好集中的采集、共享及處理工作,確保各項技術標準與空間數據庫標準建設的合理性。需要做好空間數據的采集、處理、共享工作。數據庫在建設時,需要結合構建系統總體設計方案,主要包括非空間數據、空間數據庫和元數據等方面內容。需要對系統數據的存儲形式做好分類工作,將GIS作為空間數據庫的核心,展現出數據庫的采集、輸出及存儲功能,由于空間數據庫的數據量較大,需要充分利用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來實現對數據的存儲和組織,改變了傳統的數據靜態信息管理方法,使數據更具可視化[ 2 ]。
三、GIS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系統開發實現
(一)系統總體功能的實現
首先,合理設置系統功能內容,結合遺址的實際情況,做好系統的設計和建模工作,展現出系統的環保監測管理功能,系統窗口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環保指標監測、應急監測信息、監測巡查信息、緩沖區信息、系統維護與更新等。其次,合理設置系統操作窗口,主要包括用戶界面、監測控制、任務欄設置、動態監測控制。最后,還需要合理設置網頁功能窗口、建設項目環保規劃審批窗口、案卷圖錄入窗口、檔案管理窗口、環保費用管理窗口、日志管理器等。需要將系統分為三大功能模塊,主要包括監測站點控制與監測站點瀏覽模塊、信息查詢模塊功能和系統數據維護與更新模塊。
(二)系統環保監測管理功能的實現
第一,需要做好污染緩沖區模塊功能分析,需要對災重程度進行合理評估、對擴散區域方位進行確定、合理劃分高危范圍,能夠為應急事故的救援、處置和疏散工作提供合理的技術方案。
第二,需要確保操作步驟的合理性,首先需要通過按鈕對系統進行啟動,單擊進入到緩沖區、雙擊進入到“緩沖區”地域名稱列表,在地名信息窗口中會呈現出高顯閃現象。
第三,做好監測點信息查詢工作,需要確保操作步驟的合理性,做好監測站點的空間定位工作,合理設置空間位置,做好名稱、坐標及區域的標量,GIS平臺中的地圖數據會顯示出檢測站點地圖的漫游、縮小和放大,通過運用多源數據能夠實現對數據功能的疊加顯示,能夠通過地圖窗口中的鼠標對網格化數據值進行監測。
第四,對應急監測信息進行分析,用戶通過點擊重污染源監控按鈕,確保系統的應急監測分析啟動,重污染源會在主窗口中以高亮度的黃色顯示出來,將空間分析集成作為環保應急監測中的核心內容,結合遺址環保的實際需要,對污染源擴散模型、污染擴散模式、高危范圍影響分析和分階段實現集成應用等做好分析服務功能[ 3 ]。
四、結論
本文將GIS作為遺址環境保護治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技術,構建了合理的信息系統設計方案,通過遺址環保監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明確了系統的主要設計方向,將環保監測管理系統設計和環保監測管理系統信息安全設計作為主要的設計內容,使各項設計工作更具完善性,能夠確保遺址環境保護的合理性,對提高環保監測管理的效率及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沈麗霞.基于GIS的城市環保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建設[J].城市勘測,2014,04:43-47.
[2] 張劍葳,陳薇,胡明星.GIS技術在大遺址保護規劃中的應用探索——以揚州城遺址保護規劃為例[J].建筑學報,2010,06:23-27.
[3] 肖明虹,黃銘.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支撐下的玉林市環境監測保護管理系統建設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0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