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組成部分、建設目標和建設架構等方面,闡述了六合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建設的架構,并對建設模式、數據庫資源規劃、系統邏輯架構以及系統的子系統設計作了詳細說明和分析。
關鍵詞:信用信息;信息系統;架構
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組成
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包括一般包括“一網兩庫一平臺”,具體描述如下。1)“一網”即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網站,對公眾提供基礎信息、資質信息等企業一般信息的查詢,定期公布企業失信情況,提供公共信用投訴舉報窗口,充分發揮網站的服務、引導、監督和警示作用;2)“兩庫”即企業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和自然人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數據庫將按照基本信息、資質信息、行為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分級分類管理;3)“一平臺”即一個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實現跨部門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適應多種不同的基礎數據環境,實現不同部門、不同系統以及下級系統數據資源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
二、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
1)采購和集成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軟、硬件設備,基于區電子政務內網,構建信用信息數據處理和應用服務器系統、存儲系統、數據庫系統、應用支撐系統等基礎設施。
2)歸集、處理、管理全區企業以及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構建區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及區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3)推進部門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區信用系統與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對接。
4)開展企業、個人信用信息應用,為政府部門的聯動監管等提供信用信息服務。
三、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建設架構
(一)系統的建設模式
南京市六合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基于電子政務內網建設的企業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個人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以及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六合區信用系統構建于區電子政務外網中,各部門及街鎮提供的數據通過系統處理形成企業信用信息庫和個人信用信息庫。六合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可以接收省、市級信用系統推送的相關企業或個人信用數據,再通過人工方式導入到區信用系統;為了實現信用信息的分類分級保護和應用,同時能夠與省信用平臺直接對接,區信用系統構筑在電子政務內網之上,實現企業和個人信用數據的歸集、處理、加工和展示,區信用系統上報省、市信用系統的數據也可以通過部署在六合區的省、市級平臺前置機系統實現區與省、市信用數據的交換互補。同時根據實際需要依法依規通過“誠信六合網”面向社會,發布相關信用信息。
(二)數據庫資源規劃
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是整個區信用系統的核心,存儲所有的數據信息資源和管理信息資源,主要包括部門原始數據、歸集原始數據、企業基礎信息、企業信用產品信息、個人基礎信息、個人信用產品信息、系統平臺管理信息。同時數據庫管理系統還將通過數據庫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在數據庫服務層提供大數據量且耗時較多的部分業務功能,如數據備份、報表生成、數據統計、共享數據生成以及相關信用產品的加工等。
(三)系統邏輯架構
系統對外以服務模式展現,內部邏輯架構分為四層,如下圖所示:
1.對外服務層
系統對外的信息服務形式,采用國際標準的Web服務展現,提供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信息訪問、數據共享、交流互動等服務,滿足信息訪問者的各類查詢需求和個性化互動要求。
2.業務功能層
系統業務功能層,包含業務處理、業務管理功能模塊,是本系統的業務核心,提供對外服務層的業務功能和信息數據支撐。其中系統運行監控模塊在監控、管理業務功能層的同時,還可以提供一定的系統安全保障。
3.系統軟件層
系統軟件層包含操作系統、Web服務器、應用服務中間件、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是整個系統的基礎軟件支撐層。
其中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作為系統的數據核心,承擔了整個系統的所有信用業務數據和管理數據的持久化保存功能,也是系統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最重要的部分。
4.基礎設施層
區信用系統是以公共信用信息相關業務規范、工程技術標準規范等為基礎前提,構建在包括網絡(電子政務外網)、主機/服務器/存儲系統、操作系統等基礎設施平臺之上。
區信用系統的數據處理對象為各種數據(包括報文、文件、數據庫記錄等);為了對信用信息系統的數據對象進行高效、可擴展的處理,需搭建統一的技術支撐平臺,技術支撐平臺是由通用的數據交換產品、第三方工具及系統自身的通用功能組件構成,在技術支撐平臺上,構建各種業務功能的處理模塊。
(四)軟件系統組成
根據業務需求描述,區信用系統的子系統劃分如下圖所示:
各個子系統說明如下:
1.部門前置機子系統
部門前置機子系統,部署在區信息中心的電子政務內網環境,承擔接收并處理各部門和街鎮信用平臺或數據交換平臺提供的、企業信用信息、個人信用信息數據,進行信息處理、管理等工作。同時負責生成標準格式數據文件,并通過數據交換接口子系統上報給中心相關子系統。主要包括:信息接收、數據處理、數據交換、信息查詢、系統管理等五個基本功能模塊。
2.數據交換接口子系統
數據交換接口子系統安裝部署在區信息中心的電子政務內網環境,承擔與區級部門和區級前置機系統之間數據交換、數據文件解析、信息管理、信息反饋等工作。
3.中心數據處理子系統
中心數據處理子系統是根據業務流程和規范,以及客戶對信用信息產品的要求,對原始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方法和流程進行校驗、清洗、整理加工等處理的子系統,完成信用信息產品的生成。
4.中心業務管理子系統
業務管理子系統是對各種業務數據進行管理和維護的子系統,提供了對業務數據進行人工介入和干預的途徑,同時業務管理子系統還包括系統運行監控和安全控制管理等系統管理類任務。
5.信息服務子系統
信息服務子系統主要承擔對外信息展現服務,接收并響應網絡訪問用戶的信息查詢請求,集成信息查詢(企業、個人)、共享服務、報表和統計信息的展現以及信息發布的門戶應用。提供根據業務需求,擴展信用信息專題應用的接入和服務平臺;提供用于信用歸集部門與訪問用戶的互動交流;提供企業、個人信用信息異議申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以及個人信用信息的全維度查詢應用;提供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核查、信用評級等服務。
四、總結語
科學設置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架構及其相關部分,將有助于建設六合區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即“一網兩庫一平臺”,實現對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的歸集、整合和應用,發揮信用信息對失信行為的聯合監管,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李俊旺.區域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案設計概述.信息化建設,2014,5.
[2] 楊毅.湖北省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案初探.華南金融電腦,2006,8.
作者簡介:
吳德灃(1981-),男,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和信用信息系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