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在世界汽車集體“向東”的同時,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也在不斷加碼的壓力中一路“向西”,然而,西行之路并非康莊大道
過去一年,中國已連續七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第一,但出口市場表現不佳,繼2012年出口達到100萬輛高峰后,連續三年出現下滑。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汽車累計出口72.82萬輛,同比下降20%;乘用車出口42.77萬輛,同比下降19.8%;商用車出口30.05萬輛,同比下降20.4%。其中,乘用車出口排名前十名的車企分別是奇瑞、力帆、華晨、上海通用、江淮汽車、吉利汽車、通用五菱、長城汽車、華泰汽車、比亞迪。而從統計數據中,可見過去一年我國汽車出口的五個特點:
一是出口集中度低。排名出口量前十名的車企出口總量為35.6萬輛,占乘用車出口總量的83%,低于國內市場集中度。
二是體量小。2015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只占總銷量的3%,另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乘用車出口企業共有47家,平均每家出口量只有1萬多輛。
三是產品檔次低。在48萬輛出口乘用車中,交叉型乘用車有5.8萬輛,占比13%,比國內市場占比5.1%高出一倍之多;此外,中國汽車出口平均價值目前只有1.5萬美元/輛左右,相對國內市場上的自主品牌整體單車價值量低很多。
四是強者不強。國內市場銷量排名第一的長安汽車,出口量沒有進前十名;而一向以出口市場賺得滿堂彩的長城汽車,出口表現同樣不佳,同比下滑49.5%。反之,國內市場相對邊緣化的車企,如力帆、華泰等民企,出口業務卻做得有聲有色,這與“內強則外強”的國際慣例并不相符。
五是外貨、外銷情況增多。中國產的沃爾沃、別克、雪佛蘭等合資車型外銷到發達國家的情況越來越多,以后也許還會出現中國產的福特、大眾等車型出口,但這對于中國土生土長的自主品牌汽車來說,并沒有實質性的好處。
除上述狀況外,目前中國汽車出口仍主要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而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量卻一直較少。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中國汽車出口至南美、俄羅斯、中東及非洲等地區的發展速度逐漸放緩,而經濟形勢與未來發展趨勢并不明朗也致使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態勢仍不樂觀。
有專家認為,制約中國汽車出口瓶頸的內因是在品牌、技術、營銷上仍與國際強勢品牌存在較大差異,外因則是出口主體——發展中國家汽車市場相對發達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不穩定性造成的。
然而,未來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加劇以及產能過剩危機逐漸加重,企業向外擴展趨勢會越發迫切,中國汽車出口肯定會再次超過100萬輛。不過,要想實現較為健康、穩定和持續的海外市場發展而并非近些年的大起大落,有一種業內聲音是:待國內汽車市場達到較高集中度后,待規?;a的自主品牌車企只剩下十家以內之時,才是中國汽車出口春天真正到來的時候。
實際上,在海外市場的深耕細作,不僅僅是一家車企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同時也被視做彌補國內市場需求萎縮的途徑之一。也正因為此,海外市場的表現更加引人注目。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認為,在提升海外市場與本土市場比例、優化市場結構方面,可以說自主品牌車企還有硬仗要打。
如果從國產整車出口量超過進口量(2005年算起),至2015年,中國汽車規?;白叱鋈ァ钡膽鹇砸呀泴嵤┝?0年。十年間,從整車單純出口,到在海外建立銷售網絡,再到直接在出口國建廠,自主品牌車企的海外戰略在復雜環境下幾經起伏。
從2013年起,在國內市場放緩等多重壓力下,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升值和關稅壓力,也是導致低價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主要原因。2014年開始,商務部直接提出鼓勵國內車企海外建廠。到了2015年,汽車出口業務更是舉步維艱,由于俄羅斯、巴西大幅上調了進口關稅,這一年多家自主品牌車企的出口量出現了兩位數的同比下滑。
此外,東南亞、俄羅斯、南美、非洲雖說是自主品牌車企主要出口國,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蜂擁而入,帶來的則是無序競爭的加劇,以及當地政府越來越嚴格的產品準入等貿易壁壘。而對不同政治、法律和文化體系的陌生所帶來的市場推廣的困境,也是多年來自主品牌車企海外市場難以突破的瓶頸之一。
有業內分析指出,當前中國汽車出口仍普遍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匯率競爭不利于中國汽車出口。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導致新興經濟體的匯率貶值嚴重;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導致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產油國經濟困難重重,而由于中國汽車出口主要面向新興國家,其貨幣貶值速度并不如其他部分金磚國家,這導致中國汽車價格不具有競爭優勢。
其次,自主品牌汽車在高端產品、個性化產品方面還較為薄弱,而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又在逐漸增加。
最后,自主品牌汽車出口體系尚未形成,對國外市場需求特點、法律法規以及售后服務等還不熟悉,本地化生產相對滯后,這些導致了出口的后勁不足。
2016年,隨著“中國制造”概念的提出,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已經上升到了戰略高度,與之相對應的是來自政策的支持也將持續升溫。但面對市場環境的多變化,自主品牌車企也應隨勢而變,從追求速度、規模和銷量,轉變為追求產品品質和品牌形象。此外,中國各出口車企還應盡快完善產品布局,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份額;逐步由單一的產品出口向產能輸出轉變;建立穩定的營銷體系,從而提升出口海外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