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涵 郝春琦
摘 要:“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既是對古絲綢之路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更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人類建設命運共同體做出的重大決策,對于我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黑河市,以其獨特區位形成的地緣優勢,讓黑河市——布市“兩國一城”戰略深入人心,中俄邊境一體化發展迅猛,水路運輸往來頻繁。著力促進對俄水上合作優化升級,對推動雙方在安全監管、應急管理、口岸服務、文化交流等方面兼容并蓄、互利共贏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黑龍江省;對俄合作;龍江絲路帶
中圖分類號:F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0-0163-01
一、獨特的界江地緣優勢
美麗的北國邊關、充滿歐亞風情的魅力之城——黑河市,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兩市最近距離僅750米,被譽為“中俄雙子城”。近年來,隨著中俄戰略伙伴關系的友好發展,雙方貿易、旅游、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黑龍江與長江、珠江并稱我國三大通航水系,總通航里程5 528公里,其中中俄界江2 723公里,水路年均通過旅客量近200萬人次。一直以來,黑河市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突出界江管理特色,發揮對俄合作“排頭兵”作用,深化全方位、多層次合作創新,密切友好往來,加強互動聯動,全面打造對俄合作品牌升級版,助力水上絲綢之路帶建設。
二、界江無界,促進對俄水上合作優化升級
(一)對俄安全監管無界——譜寫水上安全監管新篇章
對俄安全監管應突出黑河口岸界江管理特色,著力加強水上安全監管優化升級,為維護界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加強兩岸協作、共同維護水上交通秩序穩定。與俄羅斯水上相關部門建立完善定期會談制度,雙方定期交換信息,制定水上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了解水上船舶航行動態,共同維護轄區水域航行環境穩定發展。二是加強界江明水期現場監督管理,做好重點時段重點船舶的實時監控,尤其加強界江流冰期、冰封期特殊等時段的監管,做到監管無死角、無漏洞,確保水上“零事故”。
(二)對俄應急管理無界——開創中俄國際救助新境界
在對俄應急管理方面,不斷致力于同對岸俄方相關部門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開展“聯合演習”、“應急救助聯合巡航”、“水上應急比武練兵”等形式,共同維護界江水上交通安全持續穩定。雙方應共享搜救應急信息資源,加強實時信息互通,當發生水上險情或交通事故時,及時將險情事故等有關信息通報給對方,第一時間出動應急救助力量協同救助,共建平安和諧的中俄界江,以維護界江兩岸人民出行安全為宗旨,為中俄邊境的繁榮發展不懈努力。
(三)對俄優質服務無界——獲得高效便捷界河新贊譽
在對俄服務方面,始終堅持“執法為民,簡化手續”的原則,不斷提高口岸查驗效率,保持開關時間與俄方同步、全年重大節日正常開關的工作機制。建立并完善應急驗放工作機制,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同時,著力提升服務品質,展現“口岸窗口”風采,進一步推行“一站式”、“一條龍”辦公服務模式,實行一個窗口對外,減少內部流轉程序。在口岸現場設立“中俄船員之家”、“便民服務站”等場所,為中俄兩國船員和普通旅客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
(四)對俄文化交流無界——開拓文化友好交往新旅程
每年元旦、端午、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中俄水上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每年舉辦的黑河“中俄文化大集”更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場盛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但加深了兩岸百姓之間的友誼與感情,實現了中俄水上文化資源的共享,而且也形成了獨有的中俄文化交融互動的地域特色,進一步推動了雙方多領域合作與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俄東線原油管線建設工程、黑河市-布市黑龍江大橋、空中索道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有利契機,發揮界江地緣優勢,深化對俄合作創新,滋養界江特色文化,熔鑄界江精神品格,推動對俄水上合作優化升級, 助力龍江絲路帶建設科學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