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
【摘 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音樂與生活世界息息相關,生活是音樂產生與創作的源泉。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表現、體驗都是基于個體的生活世界基礎上,幼兒對音樂的體驗同樣如此。音樂教學中要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而且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始終關注兒童的主體發展與精神需求,以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新《綱要》的精神為指導,以審美與快樂為核心,以情境與體驗為手段的課程思想,才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
生活世界 主體 審美與快樂 情境體驗 游戲教學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建構基礎與實踐原則
1.生活世界是幼兒音樂教育的建構基礎
兒童自誕生之日起,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音樂來源于人類的生活,是人類對現實存在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主觀反映,生活是音樂的源泉,我們要意識到在生活中積累幼兒的音樂經驗或內在圖式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引導幼兒感受豐富多彩的音樂,培養他們的音樂耳朵,積累他們的音樂經驗,將音樂與生活經驗緊密相聯。例如,鳥的鳴叫聲,潺潺的流水聲,汽車的鳴笛聲……這些音響都是生活中易于尋找的,也是幼兒音樂啟蒙的寶貴素材。此外,可以選擇與幼兒游戲、生活、學習、勞動等密切相關的作品,如《郊游》《翹翹板》等等。還有幼兒喜歡的卡通音樂,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等,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幼兒感知生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表現生活的樂趣。
2.幼兒主體是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兒童的生命應在主動與自由中獲得充分發展,我們應當強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主體性,并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尊重、發揮、完善幼兒的主體性,引導幼兒主動探索、體驗、表現音樂。同時,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體驗教學,不僅要調動幼兒的聽覺、動覺,而且也要將幼兒的整個身心融入其中。例如,讓幼兒用畫筆畫出自己所聽到的音樂,有的幼兒聽到了青蛙的叫聲,就畫了一個池塘;有的幼兒聽到蛐蛐的叫聲,就在天空中畫了星星和月亮表示晚上……這些是屬于對音樂進行合理的聯想,因為青蛙是生活在池塘里的,而蛐蛐一般會在晚上叫的;有的幼兒會畫出小老鼠在指揮小動物唱歌、森林里有一顆房子樹……這些是屬于對音樂進行創造性的想象,他們所畫的內容是客觀世界不曾有的。這兩種作畫的思維方式,即聯想與想象,都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二、幼兒音樂教學的核心思想與情境體驗
1.幼兒音樂教學要以審美與快樂為核心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快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參與活動的快樂,指音樂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等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幼兒能在活動中獲得快感;(2)自我實現的快樂,指幼兒在參與活動中被教師、同伴接納和肯定時所獲得的成功與自信的快感;(3)審美快樂,是指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所獲得的一種超然的審美享受時產生的快感。
2.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情境體驗
幼兒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審美,而審美是以體驗的方式存在的,當幼兒的情感體驗與音樂產生共鳴,才能進入音樂的美好世界,理解和感悟音樂的美,并產生強烈的創造性欲望去表現音樂,最終實現音樂的審美價值。幼兒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審美,這個過程是情感、認知和行為協調的過程。引導幼兒確立健康的審美觀必須以審美體驗作為基礎,以豐富的審美體驗積累為前提。當幼兒的情感體驗與音樂產生共鳴時,幼兒才能真正進入音樂的殿堂,理解和感悟音樂中的魅力,從而實現音樂的審美價值。體驗是在過程中實現的。由于音樂是音響的時間和情感的藝術,所以說沒有時間流動過程,音樂的情感便無從釋放。幼兒聽賞、表現、律動、游戲、創造活動的過程也是接觸音樂進行情感表達和體驗的過程。體驗感悟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傾聽、多感受、多積累。
三、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1.幼兒音樂教學過程要有針對性
首先,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生動、有趣,以便提高幼兒進行音樂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為幼兒更好地融入音樂,生成、表現音樂提供支持和保障。在教師進行教學內容預設時,應給教學留有足夠的空間,使教學內容更自由和開放,充分發揮幼兒特性。其次,在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如果幼兒對預設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教師需要隨機調整幼兒感興趣的音樂教學內容。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用歌曲中的有趣小故事進行音樂創編活動,激發幼兒對文學故事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幼兒通過歌詞(如數數歌、顛倒歌)進行數理邏輯的學習;還可以讓幼兒根據音響素材創作圖畫故事,加強兒童視覺與聽覺的通感能力。最后,在幼兒音樂學習中,教師要激發幼兒的主動性。
2.幼兒音樂教學要尊重幼兒的獨特性
《指南》要求,幼兒教育應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例如,在音樂欣賞課中,幼兒學生聆聽完音樂后,來描述自己對這首歌曲的理解,由于個體差異的不同,理解的東西肯定也是不同的。有的是關于海洋的,有的事關于草原的,有的則是表現高山的。一幅幅畫面實際上體現了幼兒對音樂理解的獨特性和唯一性。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保護他們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建立的音樂世界。
3.幼兒音樂教學要以快樂游戲為手段
幼兒音樂教育不能片面重視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它應當是輕松愉快的,是幼兒人人愿意參與的,是幼兒在快樂的游戲與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感受音樂的美、享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并學習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幼兒還不能把音樂活動當作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審美創造活動,他只是滿足活動的需要、為了自己喜歡才去從事音樂活動。游戲是幼兒特殊形式的一種審美活動,兒童熱衷于追求游戲過程中的快樂,以游戲為手段的幼兒音樂教育才能真正滿足兒童的心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