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
暑假,在泉州德育網的引導下,我有幸拜讀了臺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爺爺兒童文學作品《爸爸的16封信》,書中的16封信,都讓我激情澎湃,欣喜異常。
林良爺爺《爸爸的16封信》中的第8封信,《最不應該的行為》,我記憶深刻,讓我懂得了:誠信,是為人之本,我們要做一個講誠信有責任心的小學生。
周三下午第三節課,是學校書法興趣小組的活動時間,我突然發現自己忘帶毛筆了。老師馬上拿張100元的給我。我快速地跑到文具店。“阿姨,我買支毛筆。”我累得氣喘吁吁,我順手把錢遞過去。阿姨接過錢,面露難色,說:“小朋友,真對不起,阿姨剛沒零錢,找不開,要不你明天再來買唄。”說完,又把錢塞給了我。我急得都快哭了,便對阿姨請求說:“阿姨,那我可以現在先拿走毛筆,明天早上再來付錢,好嗎?我明天早上一定就把錢交給你的,相信我好嗎?”阿姨看我著急的樣子,就欣然同意了。
第二天,我向媽媽要了十三元,要把錢交給文具店的阿姨。阿姨一臉的疑惑,還莫名其妙問要買什么?顯然,阿姨完全把昨天我買毛筆的事情給忘得一干二凈了。經我一提起,阿姨才恍然大悟,她拍拍我的小腦袋說:“誠實守信,是個有家教的孩子呀!”
誠信是為人之本,《爸爸的16封信》教給了我從小就要講誠信,她就是一位良師益友,陪伴著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指導教師 張淑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