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慧 佳木
意亂情迷一場不靠譜的愛情
2013年初春,懷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梁慕甜從鄉下來到江蘇鎮江城里打工,因相貌姣好,梁慕甜很快找到了一份在某酒店做前臺接待的工作。
轉眼間,梁慕甜已經在前臺工作快要一年了。一天,一位儀表堂堂的男子來到梁慕甜工作的酒店登記入住,而接待他的正是梁慕甜。這位儒雅、瀟灑的男子的每一個神情和動作都深深地烙在梁慕甜的心里,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鐘情嗎?可是,當梁慕甜看到這位男子的無名手指上戴著戒指時,只好壓抑住自己內心的悸動,默默記下了這位男子的名字:林子森。
林子森辦好入住手續后,將行李放入房間,歇息了一會兒,便下樓買煙,路過前臺大廳時看到已經下班正要回家的梁慕甜,便與其攀談起來,沒想到兩人談得十分投機,還添加成為了微信好友。
梁慕甜與林子森在微信這個助推器的作用下,很快從朋友發展為情人關系。在兩人認識3個月后,梁慕甜發現自己懷孕了。
白紙黑字約定胎兒不準出生
梁慕甜知道林子森已有家室,于是決定用孩子要挾林子森與妻子離婚。為此,林子森和梁慕甜之間除了爭吵還是爭吵,在經歷了無休止的爭吵之后,挺著大肚子的梁慕甜看著林子森決意不要這個孩子,毫無回旋余地,于是無可奈何地同意打掉孩子,但開出的條件是林子森必須給其20萬元作為補償。
林子森害怕梁慕甜再來糾纏,便與梁慕甜簽訂了協議,雙方約定不要這個孩子,梁慕甜墮胎后,林子森一次性給付梁慕甜20萬元作為補償。若梁慕甜將孩子生下來,林子森則不負撫養責任。
簽訂協議后,梁慕甜在醫院等候手術時,母愛的爆發使她內心多有不舍,再三考慮后,梁慕甜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為了順利生下孩子,梁慕甜辭去了工作,此時的她沒有任何收入。2015年元旦,林子森和梁慕甜的女兒小樂出生。再加上女兒小樂因早產而身體不好,請專人護理,梁慕甜頓時覺得經濟壓力很大,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了林子森,要求他承擔小樂的撫養費。
而林子森卻理直氣壯地拿出了當初簽訂的協議,拒絕支付撫養費。
情急之下,梁慕甜作為小樂的法定代理人,將林子森告上了法庭,要求林子森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
法庭上的被告林子森以雙方簽訂過白紙黑字的“墮胎協議”為由進行抗辯。認為他已經與梁慕甜達成了協議一次性給付梁慕甜20萬元作為補償。若梁慕甜將孩子生下,林子森則不承擔撫養責任。
呱呱墜地父母對子女有法定義務
法院審理認為,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權利和義務,無論是婚生子女還是非婚生子女。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雖然在出生形式上不同,但其法律地位卻是相同的,父母對其也應具有完全相同的撫養與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雖然原告母親梁慕甜與被告林子森曾簽訂過協議,約定孩子若出生,林子森不承擔撫養義務,但該協議與法律規定的法定義務存在沖突,視為無效。原告小樂現已出生,其合法權利應該受到保護。被告作為原告的父親,不能以該協議為由,拒不支付撫養費。現原告隨其母親共同生活,被告理應承擔適當的撫養費。
經過法官的解釋,林子森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所以當法官要對該案進行調解時,林子森給法官說回去考慮考慮再說。
林子森走出法院后又去咨詢了幾個律師,律師們的意見都是孩子生下來就要養,不能通過約定來免除父母撫養孩子的義務,即使是非婚生子女,也是和婚生子女一樣享受合法權益。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同樣有法定的撫養義務,不能通過協議來免除。撫養費的數額,法院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等綜合確定。無論怎么說,林子森作為生父的法律義務是免不掉的。
最終林子森同意接受法院的調解。2015年9月,經過法院主持調解,梁慕甜代表小樂與林子森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林子森每月支付小樂撫養費1000元,至其18周歲止。小樂的教育費和醫療費憑票據,也由林子森支付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