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梅
摘要:戶外活動性游戲是促使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幼兒期是一生中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幼兒肌體骨骼的發育需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的沐浴。因此,讓孩子們每天有充分的時間在戶外進行各種活動性游戲,既適應幼兒心理特點,更有助于促進幼兒血液循環、骨骼發展,對于培養幼兒形成活潑、愉快、朝氣蓬勃的良好性格,也是大有益處的,因此,我們必須做到重視組織幼兒的戶外活動游戲,還要努力提高游戲的質量。
關鍵詞:安全;戶外活動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關系到全體幼兒的生命安全,幼兒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是一切教育活動開展的基礎。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指出的。然而戶外游戲中總是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導致安全事故頻發。如何保證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是戶外游戲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教師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容忽視
首先教師要時刻懷有安全意識。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對活動范圍、場地及玩具設施都要事先檢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檢查幼兒儀表是否整齊,衣袋有無尖利物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注意幼兒的著衣,活動前減衣服、活動后加衣服。在活動時,注意調節幼兒運動負荷,幼兒出汗要及時擦干,教師要四處巡回走動,及時糾正幼兒危險動作,聆聽幼兒交談、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關鍵在于老師怎樣去組織,引導幼兒。而不是去限制他們的自由活動。因此,我在組織幼兒戶外活動時。首先,帶幼兒去實地觀察,通過讓同伴自身經驗的交流后,學會如何安全地玩,以免身體受到傷害。其次,老師還要把玩的游戲規則交代清楚,使幼兒既玩得自由又有規則可遵循。
二、抓好活動常規是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常規在戶外活動中的制定與執行應被重視。為使常規能被幼兒接納,首先應引導幼兒理解常規的重要性。如引導幼兒回顧“混亂”的戶外活動場景及已發生的安全事故,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其次,引導幼兒(中大班)制定活動常規。最后,重視常規的教育。在以往的活動中,當幼兒違反常規時,教師往往給予批評或是簡單的懲罰,正面的教育甚少。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適當懲罰和正面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但從幼兒發展的角度看,單純的批評與懲罰并不能讓幼兒養成遵守常規的習慣,常規的正面教育應被放在首位。但部分體育活動常規需要經過訓練后才能被幼兒接納,這就需要考慮常規訓練的游戲化,避免常規教育給幼兒帶來的逆反心理 。
三、有效利用教師的觀察調控
戶外活動中,為確保戶外活動中幼兒的安全,教師應能進行有效的觀察。首先,教師觀察時的站位應合適,確保都能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其次,當幼兒進行移動練習時,教師的站位應能隨之移動,以便能顧及幼兒活動中表現。最后,觀察應與指導相結合。在觀察中,指導幼兒正確地使用器械,遵守秩序,雖然強調幼兒的安全,但我并不主張禁止幼兒進行一些“冒險性”的活動嘗試,因為幼兒需要有自己的探索、自我的挑戰,若為安全而把他們的手腳“捆”起來,那無異于形同“因噎廢食”。當幼兒出現一些在教師看起來可能存在危險性的活動嘗試時,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觀察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指導他們注意安全事項,學會自我保護,而不是簡單地出手制止。
四、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間,為幼兒戶外活動創造便利條件
首先是為幼兒準備活動的大量材料。除了應購置的一些用具,如:繩子、球、紙箱制成的傳送帶等,我們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原則,利用自然材料親自動手制作了大量的體育玩具。如:將粒粒橙、酸奶瓶、八寶粥盒用透明膠帶松做成的器械,可讓幼兒接力賽跑,幼兒間相互合作玩出了“開火車”“放煙火”“跳方格”等許多游戲。 孩子們玩“套圈”、“滾圈”“跳圈”“鉆圈”等游戲可帶盡了,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在這個活動中都能得到很大的發展,可讓幼兒練習連續跳及繞物跑的能力,紙箱制成的傳送帶,能滾著玩、鉆著玩、能鍛煉幼兒身體平衡、手腳協調的能力。
五、關注安全,講究策略,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
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戶外活動,這樣,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玩的形式、玩的內容,在教師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所提供的相應材料、半成品玩具中,獲得活動和表現的機會,享受活動的樂趣,達到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目的。同時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相應的集體活動和自由活動。如大、中班想象、思維、運動能力較強,可組織他們多參加一些活動量大的集體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更能發揮和創造力的自由活動空間,而小班幼兒的想象、思維的能力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活動興趣很容易轉移,就需要教師耐心示范,也讓其適當自由活動。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戲的穿插進行,如智力游戲、娛樂游戲、音樂游戲、民間游戲等。小班幼兒各方面素質不如中大班幼兒,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有一定局限性,可適當開展音樂游戲。如放一段“鳥飛”律動曲,幼兒就會很自然地翩翩起舞;放一曲“進行曲”,幼兒就會雄赳赳、氣昂昂地學解放軍走路。這種配樂游戲活動,孩子是很喜歡的。在民間游戲中,體育游戲又占優勢,玩這類游戲大多在戶外,而且有一定的運動量,能活躍幼兒的身心,增進幼兒體質,提高幼兒運動興趣、能力,較適應中、大班幼兒參加。如“跳皮筋”“玩竹馬”,有跳躍奔跑活動,可增強幼兒各部分的運動;“跳房子”、“彈球”等游戲,可發展幼兒手、腳動作靈活協調能力 “老鷹捉小雞”等游戲能訓練幼兒聽力、反應的速度及表演能力。多種玩法交替進行,幼兒百玩不厭,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養了幼兒的創造能力。
戶外活動是一個開闊的天地,抓住戶外活動的特點,積極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不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有助于提高幼兒運動能力,有效地促進幼兒身體發展。而且能為幼兒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