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機老米
我教書的學校位于古老的大涼山深處,屹立在金沙江河畔,這里有淳樸的民俗,大多數的人過著背對太陽面朝黃土的生活,生產方式極其落后,生產所得勉強能糊口,有的地方甚至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隨著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大力扶持,“兩免一補”, “營養午餐”等許多惠民政策的落實,大山深處的孩子有了改變貧窮落后面目的機會,許多的孩子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從他們稚氣的臉上看到了對山外的向往,眼神充滿對知識渴求。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背負的神圣使命,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的真諦。
一、對每個學生應有有一顆愛心
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愛是一種本能,更是一種自我犧牲,課堂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在教學中隨處可見。要想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與孩子們朝夕相處,每天聽見孩子一聲聲稚嫩的問候,面對著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常常想:在這充滿童真童趣的世界里,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呢?這么多年的職業生涯,從稚氣未了的孩子到十四五歲的青少年,我陪伴著川大山里的孩子走過一年又一界看著他們日漸成長,我懂得除了要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教育觀,還要具備一顆童心,愛心,與孩子們平等相處,互相尊重,樂意把愛奉獻給學生做學生們的大哥哥,與他們成為無活不談的知心朋友。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要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發揮自身的優點,與他們平等相處,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朋友。與學生過打成一片,學歸學,該輕松時也要玩個痛快,這樣孩子們才不會有戒備心,才不會把你當作高高在上的“長者”心生畏懼。平時教學起來孩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才會放得開,學習起來才會開心快樂,沒有包袱。
二、關愛學生,幫助問題生改掉懷習慣,平等對待每位學生
師愛是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不管年齡大小,每個人都具有自身的尊嚴和價值,老師不僅要愛學生,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把他們看做和我們自己一樣的人,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把學生看做一個自由,獨立、完整、有其獨特天性的人。假如我們能夠在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就會大大改善師生關系。記得今年6月的一天,我們班有個男生跟一個女生因為一點小小就打架了,這個男生本來就頑皮,更嚴重的是女生被打傷了。事后我沒來得及處理事情,就帶著受傷的同學去鎮衛生院治療,為了教育這個打人的男同學。我提出醫藥費必須由打人的男同學付,并對他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雖然嘴上不說,但這個男同學心里似乎很不高興,我突然意識到兩個人發生沖突必定有原因,于是我語氣緩和下來,和藹地對他說:“你打傷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更何況她是女生,即使是她的不對,你都應該讓著點,矛盾可以告訴老師或退讓些,都在一個班里讀書是一種緣分,應該向兄弟姐妹一樣相處,以后可不許這樣莽撞了。
我是班主任平時對你教育不夠,你家長把你交給我,出子這樣的事,我也有很大的責任。從今后有什么事就給我說好嗎?那位男生立刻低下頭,流淚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很安慰,并用紙巾擦凈了他的淚水。離開醫院時我替他付了醫藥費。而我這種對學生的過程告訴了他家長。他的家長專程到學校對我表示感謝。我說,在家里你是孩子的家長,而在學校我就是他的家長。從此,他不但改掉了壞毛病,還主動關心同學,看到他有這樣的變化,我心里很高興,很欣慰。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關愛學生是一種本能,就像母親愛孩子一樣,學生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學生每天都生活在班集體里,老師一言一行對他們性格的形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如果老師關心學生,學生就會心情舒暢,情緒樂觀,任何事睛部表現得積極穩定,感受到讀書是一種樂趣,同樣也會從中受到熏陶,愿意把自己的愛奉獻給別人,做得尊重教師,體涼老師的苦心,對老師的教學也易于接受。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建立起深厚感情,彼此成為教與學的好伙伴。
如今,我已有十幾年的教齡,教過的學生已不計其數,雖然談不上“桃李滿天下”但有的已經參加工作。有的還成了我的同事。每當相遇時總是老師長老師短的。我都會感到無比幸福,也挺有成就感。這時就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激勵著我向前。我深信在這片到處撒著希望種子的神圣沃土上,我會一直兢兢業業,默默耕耘,灑辛勤的汗水。讓每一株幼苗在我們真誠無私的愛護下茁壯成長,讓每顆心都永運享受陽光和雨露,我們將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在這大涼山深處奉獻我們的愛,我深知關愛學生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