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中
坐在飛速北上的列車上,眺望著窗外轉瞬即逝的田園古鎮,我的思緒不禁飄飛到了那個讓人魂牽夢縈的江南水鄉。
那里“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那里雖鮮見“西塞山前白鷺飛”般之奇景,卻不乏“桃花流水鱖魚肥”之美譽,而在一個自幼遠涉苦讀之人的心中,那里更是一個開啟人的心智的好去處。
至今我還記得鎮之街頭的那所古老的完中,還記得剛入學時的第一節英語課,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奮力寫下“china”一詞,告訴我們其含義有兩個,即“中國”和“瓷器”。她用鏗鏘的聲音說:“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出現了原始的瓷器,所以說,瓷器也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一個幾乎一日三餐都會捧在手里的瓷碗,卻可以令人聯想起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英語老師的話不過是常識,但我依稀記得當時幼小的心靈對老師的崇拜和尊敬,還有那份獲得知識、眼界大開之后的喜悅。
若干年后,在高考志愿上,我鄭重地寫下了“師范大學”。后來我成了一名“師范生”,再后來我又成為了一名教師。剛參加工作的那些年頭,教師職業收入很低,有時工資發下來后僅僅因為多買了幾本教參或生活小件便顯出囊中的羞澀。有一次,也許是因為“餓得慌”了吧,我不得不出讓那把陪伴我多年的吉他,那是我在大學期間連續幾個月省吃儉用后才買下來的。消息傳出后,竟是自己的學生第一個表示要購買。他的理由很簡單:自己很早就有購買吉他的愿望,只是商店里全新的價格太高,讓他敬而遠之。好吧,既能滿足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又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何樂而不為呢。我以低廉的價格把吉他轉讓給了學生。只是,從此我卻永遠地失去了那把跟隨了多年的吉他,每逢如期到來的周末,看到同事們三三兩兩拎著行李漸行漸遠的背影,那些打心底涌起的莫名的孤獨和失落就失去了傾訴的對象。
那時候,師范院校已變得越來越冷清,教師的社會地位下滑了不少。跳槽、下海、考研儼然成為了時尚,成為了追求更美好前程的有效捷徑。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一個脫離了講臺,昔日的同窗一個一個遠走高飛,漸漸地,我對教師職業的感受也由最初的甜蜜而漸趨苦澀,原先教師“偉大而神圣”的形象也漸趨模糊單薄。我變得越來越浮躁,內心已多了一份迷茫,看不清遠方的路。往日里的那些閑言碎語此時此刻也一個個跳將出來竄入我的耳鼓——“教師是個窮書匠,整天圍著學生轉!”“教師是把鹽,咸淡任你選!”終于,我的腦海深處有了一種雖帶有幾分的恍惚卻又揮之不去的念頭:我也要跳槽改行,擺脫這無邊無際的“苦海”!
然而,一件偶然的事情促使我很快地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一陣劇烈的腹痛使我不得不住進縣城一家醫院。那天晚上,我躺在病床上,仰望著緩緩注入肌體的藥液,伴隨著孤獨,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而當我從睡夢中醒來時,我發現床前已經站滿了我的學生:他們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充滿了關切和不安,有的手上還拎著水果和罐頭……見此情景,我太激動了,很久才從心底迸發出一句話:“同學們,我會把落下的課給你們補上的。”
一次偶然的閱讀,讓我看到了古人的博大胸襟與立身處世的智慧,看到了他們在品德、知識、名利、地位面前所做出的判斷和選擇。《論語》有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張衡《應問》也指出:“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孔子并非排斥成名,不愿身居要職,但他強調必須立足于自身的學問、修養和才能。張衡也絕非不知名利,不想要地位和榮華,而是在告誡自己不要在官位俸祿上患得患失,要努力追求個人境界的提升和學識的進步!古人的這些話語在今人的眼中或許存在些許的苛刻和不解,卻確確實實道出了普通教師面對當下的生存處境所應努力的方向:關注工資收入與名利地位當然無可厚非,但我們首先應該具有足以安身立命的知識技能和職業操守。
“人各有志,出處異趣”,我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三尺講臺,一樣能寫就華麗的篇章!每當回味著古人的這些鏗鏘有力的警示訓誡,每當沉浸在古人的這些感人肺腑的事跡之中,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激動,全身似乎擁有著使不完的沖動和干勁。而每當此刻,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也總會覺得天空原來是那般的清新爽朗,校園綠蔭下的縷縷花香原來又是那般的沁人心脾,讓人陶醉;就連往日里頻繁竄入耳鼓的,單調而又枯燥的“鐺鐺鐺”的上課鐘聲,頃刻間也已顯得那么的清脆悅耳。我,也定會欣然地拿起教本,毅然地抖擻起精神,朝著鐘聲響起的地方,奮然而去。
流水有聲,歲月無痕,彈指間,一個又一個學年過去。今天,我依然站在三尺講臺之上,依然面對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是啊,教師職業是普通而平凡的,但它需要關注細節,需要愛心,也需要恒心;它需要執著、堅韌和剛強,也需要付出——這便是教師的品格和靈魂!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面對著滾滾的紅塵,喧囂的世界,作為教師隊伍里的一員,今天,我依然獨守著一份孤獨,依然堅守著一份寧靜,依然銘記著教育家盧梭的話:“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必須早就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崇拜的模范”。我要感謝這份孤獨,感謝這份寧靜,因為,正是這種孤獨和寧靜,使得我能夠在他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時,還堅持與學生推心置腹、促膝長談;能夠在他人揮霍無度、一擲千金之時,還堅持教育學生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能夠在他人追名逐利、欲壑難填之時,還堅持教導學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喧囂世界里不迷失方向,如何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上書寫好一個大大的“人”字!
人,需要有一顆愛心,一顆恒心,一顆沉靜的心。只有這樣,才能永葆一份對人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贏得社會的尊重,贏得自己良心的尊重。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教師是人,也愛金錢,愛名譽,愛地位,但是我們更愛自己的職業,更愛自己的崗位,更愛自己的校園和學生!
(作者單位:廣州市65中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