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王臻臻
【摘要】士官是軍隊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軍隊建設和現實軍事斗爭準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適應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士官人才,既是軍隊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也是打贏未來戰爭的需要。本文從中美中美兩軍士官教育管理體制和教育培養模式的不同進行分析。
【關鍵詞】士官;教育;差異
目前,我國軍隊士官教育培訓任務主要由為數不多的士官學校和一些軍官院校附設的士官系、士官大隊以及部隊訓練中部分專設訓練機構承擔,教育培訓能力和水平難以滿足新的士官制度的要求。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體制不健全。二是培訓層次不清。三是培訓數量嚴重不足。
一、中美士官教育管理體制差異
1.美軍士官教育管理的職責分工更加明確。以美陸軍為例,美陸軍作戰與計劃副參謀長、人事副參謀長、作戰與計劃副參謀長、國民警衛隊局局長、陸軍后備隊局局長、陸軍監察長等,從上到下各職級崗位責任明確清晰。反觀我軍,我軍士官教育訓練從上至下也都有分工,也都有責任制,但一般情況下只是分工到大、小單位,責任落到集體,在這些部門和單位看來,只是在眾多的分工和責任中多了一項而己。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單位主管,往往把士官訓練與其他人員訓練一攬子抓起來。這樣,士官教育受重視程度往往低于有專人負責的情況,因此,對士官教育訓練的了解、研究,不可能做到經常、專一和深透。
2.美軍士官學校“用”、“訓”、“管”更相統一。美軍士官學校接受軍種和兵種雙重領導管理體制源于美軍士官學校是按兵種專業類別建立起來的,各軍種有什么樣的專業兵種就開辦相應專業的士官培訓機構,兵種理所當然地對本兵種專業學校實施領導管理。在兵種管理院校體制中,具體實施管理的部門通常是下設的人事訓練局,即它既管人事又管訓練。美軍士官培訓機構接受軍種和兵種雙重領導管理,是軍兵種專業技術崗位對人才需要的反映,體現了“用”、“訓”、“管”的一致性。我軍士官學校實行的是總部與軍種的兩級管理體制,但我軍軍種下面不設兵種。兵種在幾經體制改革后演變成軍種機關中的業務職能部門,這些專業職能部門只是對于自己專業技術對口的院校有業務上的指導關系,沒有行政和人事方面的管理權限和職責。士官的招生、錄取、培訓、畢業分配、考核和晉升的主管單位,是軍種司令部下設的軍務部和軍訓部。
3.美軍學校管理體制和編制更加簡單精練。美軍士官學校及士官培訓機構內部管理層次的設立,遵循士官教學規律和精干高效的原則,內部機構層次少,機構少,且不同學校有不同特點。學校級別不高,最高的為旅級、最低為營級,多數為副團到正團級,多數士官院校的院校長為軍士長擔任。我軍士官學校級別較高,機構比較龐大,層次較復雜,教員數量較多,其基本結構與軍官院校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原因,一是士官學校自列入全軍院校系列后,便于統一領導,統一規范;二是我軍是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軍隊,學校政治機關作為黨的工作機關是任何時候不能削弱:三是我軍士官教育兼有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雙重性質,編制教職員人數較多也在情理之中。
二、中美士官培養模式的差異
1.士官分級培訓的體制有實質不同。美軍對士官實施任職教育,實行的是“逐級遞進”的培訓體制,培訓機構分級,課程分級、培訓對象分級,一一對應,逐級培訓,并且每級培訓后,學員成績合格就能職級兌現。我軍士官的分級培訓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它不可克服的缺欠:學制不同、學習內容不同,但士官畢業后的職級銜級都是一樣的,難以調動甚至不能調動大中專士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復雜專業實施學歷教育,目標是培養未來的中、高級士官,這樣學員畢業后的第一任職與目標任職之間的時距太長,其間因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因素導致人才流失和所學知識過時,造成教育資源浪費。
2.培訓過程的階段性與一次性的差異。美軍士官培訓途徑的設置,所顯示的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逐級遞進的培訓過程,一條從低級士官走向高級士官的通道。我軍的培訓途徑,只在初次選取中起作用,而且每一種途徑的學制不等、要求不一,但培訓后的效應卻是相同的,即只要你進人其中任何一個途徑,你就是未來的士官。成為士官后,再往上晉升沒有明確的途徑,即使有,起主要或決定因素的不再是自己主觀努力,而是被動地等待某種機遇。
3.受訓對象結構存在明顯差異。美軍把士官分成指揮管理士官和專業技術士官兩大類。在美軍看來,這兩類士官在部隊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他們的作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在一定程度上部隊的作風、傳統、凝聚力、戰斗精神的培養等主要靠指揮士官來完成。因此,美軍更注重指揮士官的培訓,而且這類士官的培訓均在正規院校進行,美軍最高士官學府和最著名士官學校多為培養指揮士官的學校。我軍目前雖然還未按指揮士官和專業技術士官分類,但士官的兩類分工是存在的。從現實情況看,全軍士官培訓重點明顯地傾斜于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士官,專業技術士官不但受訓時間長,且均在正規院校進行。
【參考文獻】
[1]李可銳.中外軍校教育比較[M1.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鄧忠黨.中外士官教育比較[M習.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
[3]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