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艷
摘 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全總工會十六大精神,緊密圍繞企業經濟形勢新常態和當前轉型發展實際,充分展現工會干部強勁、高效和與時俱進的職能作用,依據同仁的先進做法和本人淺顯體會認為:潛心鍛造自我,礪練五個擅長,應視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學習型干部;服務態度;自我磨練
1 應擅長自身充電,做理論學習的先行者
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成功者無一不是求知若渴之人。眾所周知,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得十年寒窗苦,方得榜上有名的事例舉不勝舉,從新中國的偉人、先烈看,南征北戰手不離書之人比比皆是,就連當代科學家、國際富豪也多是未能離開知識益智的軌道。尤其是現在我們正面臨著改革開放和攻堅克難的特定時期,應該說不學無術必當誤企害己,一事無成。我們應遵照中央關于建設學習型干部隊伍的部署,抓緊充實自我,在百忙中妥善處理工學矛盾,擠時間帶頭施之科學理論的學習,除了盡可能多的掌握特色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依法履職、以德服人等宏觀知識外,還要認真通讀全總工會法、省市局工會文件和自身崗位必備的常規技能、政策要領、崗位職責等,并且要努力達到熟知、甚至精通的水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準方向目標,堅定思想信念,不斷提升自我,全面把握好駕馭本職工作的主動權。
2 應擅長自我定位,做兩個服務的推進者
目前,煤炭行業正處在產能過剩、銷路不暢、價格低迷、舉步維艱階段,各級領導壓力大,員工群眾情緒差,企業境況不容樂觀。這種局面客觀上對各級工會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擺正位置,以超常的精力與過硬的智能服務于企業、服務于員工。我們講定位,就是強調務必要找準自身職責和工作范疇的位置,除了協助黨組織抓好形勢任務等方略性教育外,還應利用自身優勢,搞好以提升本部門、本單位正能量為落腳點的、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微觀施教,通過職能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典型選樹等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引導員工愛崗敬業,展示才智、創先爭優,多做貢獻,為企業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在服務員工方面,要善于運用多種渠道捕捉群眾的需求信息,盡可能多的為之辦好事、實事。如:對傷病人員及時探望;對特困員工申辦補助;對婚喪嫁娶上門幫扶等。總之,要用細致入微的周到服務,去營造和諧穩定、拼搏向上的良好內部環境。
3 應擅長廣納建言,做民主管理的拓寬者
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曾有過這樣的論斷,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實踐表明這是個不可爭辯的真理。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行業、一個單位,具有遠見卓識和無限創造力的主體必定是群眾。就我們煤礦企業而言,大眾創新發自員工、歷代勞模出自員工,高產高效來自員工,攻克急難險關也多是員工群眾所為。可見員工群體中孕育著極大的智慧與能量。故此,我們應當緊密貼近中央提出的四個廣泛推進的戰備布置,牢固樹立企業依靠員工發展的理念,從我做起,改主觀臆斷為集思廣益,變上傳下達為良性互動,從超前培塑全員參政議政意識,積極吸納群眾介入民主管理和勤于向職工求計問策入手,腳踏實地、盡最大努力去廣征來自于基層一線的種種建議。實施的類別包括:按工會法要求定期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動骨干針對疑難課題進言獻策;組織一定范圍的問卷調查,經常召開對話會、座談會、通報會聆聽下屬意向;下班組搜集群眾心聲;針對某項政策規定出臺動員工會成員深入群眾了解下邊呼聲反映等等,為各級領導層拓展視野、修正不足、調整思路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4 應擅長凝心聚力,做員工群眾的貼心者
基層工會一直被稱為職工之家,而這個家的親疏、冷暖,取決于當家人是否具備相應的親合力、感召力。身為一家之主的工會干部,如果處處自居于管理層面,凌駕于群眾之上,嚴面視人,言詞生硬,久而久之,必然形象盡失,脫離群眾。在工會干部隊伍中,存有上述現象者并不鮮見,這類人的特點是:門難進、臉難看、事兒難辦,只圖省心省力,不是推三拖四,就是借口慢待,不顧對方感受,由此造成了相互間的隔閡,甚至引發各種矛盾。優秀稱職的工會干部應當是以群眾工作無小事為準則,把尊重員工、善待員工、心系員工付之于實際行動。要學會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用熱誠態度去接待群眾,用體貼之舉去感染群眾,用正直公平去說服群眾,一句話,就是要用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魅力,不凡的素質去與員工交流,去贏得大家的信賴支持。另外,還要以力所能及的投入與善舉,來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愿望。如:組建幫春助秋體系,為家住農村的勞力欠缺戶分憂;利用各種節日組織志愿者開展義務修車、理發、磨刀等活動;把逢年過節下基層改為經常性走訪談心送溫暖;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充實員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等。我們相信,做實了上述工作,工會干部才無愧于娘家人的稱號,才能擁有極好的向心力、凝聚力。
5 應擅長協調關系,做員工利益的維權者
談及維權二字,絕大多數工會干部并不陌生,其真正含義有兩層:一方面是維系企業上層的權威,確保政令暢通,那就是站在企業、單位角度,想方設法啟發全員提升決策的執行力,以維系正常高效的生產、工作秩序;另一方面是維護廣大員工群眾的切身利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權,也可以說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難點。一般來說,對民主管理、評議干部、企業發展規劃、經營核算、安全獎懲、領導年薪的知情權等均能落到實處,而涉及全員的工資、獎金、福利待遇以及作業環境治理、勞動保護投入、職業病防治等的維權,就很難說都能做的盡善盡美了。我們所踐行的維權職責,相對工會法的條款規定和職工群眾的合理企盼尚有一定差距。要想扭轉上述不足,工會干部必須高標準、嚴要求自己,主動借鑒先進經驗,用雙向負責,隨時聯系,敦促、糾偏和經常零距離溝通等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協調能力。另外,還要積極鉆研維權技巧,一方面要下苦功確立超前意識,經反復閱看、通讀,吃透或精通勞動法所賦予員工的權利義務內容,為依法維權創造先決條件;另一方面要客觀公正、不卑不亢的行使維權職能,做到對下善聽實話,對上敢講真話,從而使維權工作在趨利避害的同時,真正達到融洽企員關系,堵塞管理漏洞,促進互利共盈和推動企業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