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電影?”對不少人來說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看看《豆瓣電影》上的影評,大多是“文藝青年”們虛無縹緲的晦澀措辭,作為新進影迷的筆者依然無從下手。而最近,筆者經朋友介紹發現了這個名叫《巴塞電影》的APP,在解決了選片難的問題之余,還了解到不少業界趣聞。

簡單直白的操作
《巴塞電影》是一個以內容取勝的APP。首頁為“推薦”板塊,以feed流的形式展現內容。頂部的大banner向用戶推薦近來熱度較高的文章或影評,下方緊接著則是電影業界的新聞快訊,在時效性上不輸別家對手。繼續往下滑動,后面則是“干貨”,除開“行業內幕”和“推薦片單”兩個欄目的推薦文章以外,還有其他與電影相關的趣味性或者是發散性文章,涉及影星、電影甚至到原作小說和游戲等,只要與電影相關的內容,我們在《巴塞電影》里幾乎都可以找到。
點擊導航欄的“分類”按鈕,我們進入到另一個板塊。“分類”板塊中更是可見內容之豐富,我們可以在feed流頂部的“精選專題”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并訂閱,APP則會在有新文章發布時向我們推送。在每一個專題卡片下方都會顯示訂閱數,我們可以根據訂閱數判斷哪些專題更受歡迎,更有閱讀的價值。
在第三個板塊—“發現”里面,主角則是從之前的文章作者轉到了用戶。在“發現”中,APP會向我們展示來自其他用戶的電影推薦,并配上一句話點評。如果對該電影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電影卡片進入詳情頁面,查看電影的介紹和演員等信息,同時也可以打上“想看”或“已看”的星標。此外,點擊右上方的按鈕也可以分享到其他社交平臺,把電影推薦給朋友。
“剛剛好”的內容
提到影評,市面上早已有諸如豆瓣、迷影和時光網等老牌影評平臺,而《巴塞電影》則與這些網站的風格不盡相同。時光網的內容較為淺顯,通常也是根據當下熱點推出內容,主要側重于大片和熱片,花邊新聞太多;諸如《迷影》和《豆瓣電影》的內容則過于生澀和文藝,更加強調專業和意境,對于新人影迷來說也不太友好。而《巴塞電影》做到了在“深度”和“趣味性”間的平衡,讓電影愛好者在得到干貨的同時,也不至于因為文章過于艱深而讀得昏昏欲睡,可以說做到了“剛剛好”。同樣在內容的廣度上《巴塞電影》也做得不錯,不止有對當下的熱點進行剖析,也包含了時效性不強以及冷門電影的影評。
然而《巴塞電影》的缺點也不少。APP中,各個板塊內容排版不算完美,首頁推送的內容,在“內容”板塊內又能看到,讓我們覺得這是強行填充界面的做法。另外,APP中添加的社交元素較為生硬,用戶之間還不能形成較強的聯系,或許開發團隊的重心仍然在豐富內容上。另外,《巴塞電影》與《豆瓣電影》的功能仍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并且在電影詳情頁面沒有看到評分之類的信息,可能是由于早期用戶數量較低,不足以打出公允評分的關系。雖然有缺憾,《巴塞電影》仍然給了我們一份不錯的作品,作為一個電影內容平臺的“業界新人”,還是值得肯定的。
小編手記
作為一個電影相關的內容平臺,《巴塞電影》在深度和趣味性上做到了不錯的平衡,在面向大眾的同時,也不會讓文章過于晦澀或者過于輕浮,想必是在內容的把控和用戶群的定位上下了功夫。如作者所說,APP的缺點也不少。不過,目前從各大應用市場的評分來看,《巴塞電影》在用戶間的評價不低,算是開了個好頭,也希望這款APP能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