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18.024
摘 要:該文對穿越軟弱底層的泥水平衡盾構掘進速度的因素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泥漿性能和黏土段掘進參數的調整,泥漿攜渣能力改善了,黏土段的掘進速度得到提高,提出了技術措施來改善壓力波動和出渣。通過對掘進速度、扭矩及推力等運行參數的調整,順利通過沙礫層。調整泥水循環和泥漿比重,避免發生堵泵、堵倉、管路堵塞情況,形成了關鍵成套技術用于泥水平衡盾構穿越軟地層施工,實現快速掘進的長距離軟巖條件下泥水平衡盾構。
關鍵詞:盾構掘進 泥水平衡 盾構姿態 軟弱地層 刀具配置 管片錯臺
中圖分類號:U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c)-0024-02
某市核電站取水隧洞單隧建筑長度4 321.4 m,開挖直徑8.93 m。而引水隧洞所穿越的主要底層是砂黏土地層,因此引水隧洞的施工采用泥水平衡盾構技術。
1 影響盾構掘進速度的因素分析
很多因素會影響盾構掘進速度。諸如盾構各生產系統的生產能力、互相配合、協調程度、駕馭生產系統的管理隊伍的管理水平等,都是制約掘進速度的因素。高水平的管理不僅追求速度,更要追求速度與系統能力的協調。較慢的盾構掘進速度會使生產能力受到制約,降低生產效率,抬高成本,因此,掘進快慢應該合理。
生產能力應該合理配置,各生產工藝流程應該科學設計,管理方法應科學合理。所以在黏土地層段和砂巖地層通過盾構時,應在遵照原則,協調各個環節,互相促進的基礎上,達到快速推進軟巖地層段盾構的目的。
2 列車編組及軌道布置
列車編組會影響盾構掘進的速度,所以必須科學合理。列車編組在空間、時間上可以對生產環節合理安排,達到高產高效、有條不紊、系統協調,各環節間可以避免相互干擾,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列車編組分3個階段,滿足盾構掘進的施工需求。
(1)掘進隧洞。在這個過程里,因為縱坡太長,不宜倒換編組,所以編組為兩列:材料車、管片車、電瓶車;砂漿車、管片車、電瓶車。每列車都是一趟一個循環。列車長度20 600 mm。
(2)在隧道掘進到1 500~3 000 m的過程中,列車分成兩列,編組均為砂漿車、電瓶車、管片車和管片車。跑1趟為1個循環,1列車長度是26 400 mm。
(3)掘進3 000 m后,3列車編組為:砂漿車、電瓶車、管片車、管片車。列車編組從出來到井口是:管片車、管片車、砂漿車、電瓶車。每列車1個循環是1趟。每列車長度是26 400 mm。
3 刀具的配置
掘進軟弱地層段的時候,盾構刀具主要以切削為主要功能,把硬巖段的中心雙刃滾刀和單刃滾刀替換成雙聯齒刀和單聯齒刀。其配置見表1。
改進刀具,可使刀具使用壽命延長,刀具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增強,使盾構掘進速度加快。
4 掘進參數和泥漿性能調整
4.1 黏土段的掘進參數和泥漿性能團
出渣過程中盾構掘進黏度和比重增加較快,黏土粒徑太小,較大比重的泥漿循環出渣效果不好,沒有攜帶細顆黏性土的良好特性,導致堵倉、堵泵和堵管的現象,形成出渣不暢的泥水管路。經過多次實驗,控制在比重1.0~1.1 g/cm3左右的泥漿性能、23~27 mm/min的掘進速度、2~3 rpm的刀盤轉速、19~21 s的泥漿黏度的泥漿有較好的攜渣能力,可以使掘進正常進行。
因為黏度較大、容易結塊,進行快速掘進時附著在刀盤和刀箱上結成泥餅,在艙內堆積,刀盤會因泥餅面積增大而變成一個平面,放慢掘進速度,降低開挖切削能力,黏土沉積硬結會導致泥水倉底部出現堵塞倉門的現象,出渣變難,倉內有較大壓力波動,使掘進變得不穩定。作者嘗試了很多辦法在施工過程中改善壓力和出渣波動的情況,下面是主要措施。
(1)加大刀盤轉速且使刀盤旋轉方向在每環掘進改變,減小掘進速度。
(2)氣倉和刀盤泥漿循環沖刷方式改變,如進漿流量增大、進排漿流量差增大,氣倉次數提高、泥水倉沖洗和管路沖刷都要加強。
(3)為了保證輸送能力和送漿壓力的增加,需要增加中繼泵的負載。中繼泵發熱量增加的原因往往是高負荷運轉,溫度很快上升,泵體的密閉性被破壞,可能造成盤根損壞漏漿或跳停,因此不宜在過長時間提高中繼泵負荷。
(4)使泥漿的黏度和比重降低,及時對漿池漿液更換或調稀。
調整黏土地層泥漿比重到1.2左右可以提高攜渣能力,而且換漿不應該太急,快速改變泥漿參數,應對參數緩慢調整,防止渣土在掘進中擁堵。
4.2 粗砂礫層段掘進技術
在兩段掘進里程中,少部分是粉砂混粉質黏土、黏土。在這個區域里進行掘進任務,要逐漸把注漿量加大。反復統計分析和實驗了兩條隧洞,不停對盾構機運行參數進行調整,穩定盾構機,穩步推進掘進工作。掘進速度,推力2 400~2 600 t,刀盤轉速2.3~2.6 rpm,扭矩0.6~1.0 MN.m,這時泥水有相對穩定壓力,安全通過沙礫層。
為了讓管片姿態和掘金姿態在設計區間內,首先,加大推進油缸下半部分的3組推力到最值,上半部分的3組減小到最值,令刀盤抬頭。此外,管片安裝從底部開始,安裝后再對其余管片進行安裝,最終盾構姿態恢復到周線的附近。
5 關鍵技術控制
(1)監控監測應加強,按需要使泥漿的黏度和比重在水循環系統中有所降低,更換漿池漿液或及時加水調稀,渣土漿液的分離需利用濃縮池進行加強。
(2)控制管片旋轉。刀盤轉速下降,掘進扭矩加大,依靠改變刀盤旋轉方向,順時針利用摩擦力回轉環管片;對管片拼裝順序進行調整,依次逆時針拼裝,每裝一塊就對齊平整、能夠連接相鄰環螺栓后,管片順時針微調,之后使用扳手擰緊螺栓;調整盾尾間隙、管片安裝質量和盾構姿態,對應盾構姿態和管片狀態,開挖底層斷面、管片和盾尾間隙均應均勻。
(3)防止上浮的管片。在掘進砂層段和黏土段時,倘若砂漿性能和盾構姿態不能確定參數,管片上浮和管片錯臺會很容易造成,為了對這種現象進行控制,必須在盾構中做好以下工作。
改變注漿方式,根據要求的姿態,調整注漿量和注漿次數;根據變化的姿態,調整推進壓力,使得盾構機開挖走向和姿態調整相吻合;調整盾構姿態應依據監測數據得到的上浮量,以滿足隧道軸線要求。增大同步注漿量的同時降低掘進速度,縮短初凝時間。
6 結語
該工程實現了泥水平衡盾構在軟巖條件下快速長距離推進,平均每月推進500 m,最高可達到823.4 m,同時穿越軟弱地層施工的泥水平衡盾構關鍵成套技術也實現了。
參考文獻
[1] 彭正勇,梁奎生.泥水復合盾構過軟硬不均地層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J].盾構施工,2012,(S2):45-50.
[2] 楊太華.越江隧道工程大型泥水盾構進出洞施工關鍵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05(4):45-48.
[3] 肖曉春,新加坡地鐵C855標盾構隧道開挖面穩定性分析及泥水壓力設定[J].現代隧道技術,2012(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