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杰 盧啟程

摘 要: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來說,企業家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家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提升和發揮企業家能力是決定企業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界定并對其特點進行歸納的基礎上,較為全面地綜述了有利于促進企業成長的企業家能力維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過程的特殊性以及基于企業家能力的企業成長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家能力;企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7-0023-03
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中小企業最具有活力與發展潛力的企業,對于推動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增長與穩定,提升綜合國力,加強國際市場環境的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企業家是中小企業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促進企業經濟持續增長,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同時,還是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商業化價值的重要渠道之一。面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企業家應具備何種能力、企業家能力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并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等問題,一直都是政府、企業和學者們長期探討和研究的重難點。因此,本文對近年來關于促進企業成長方面的企業家能力維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特殊性以及企業家能力對于企業成長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綜述,以期能探討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應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帶領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界定
綜合表1歸納的研究成果來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及客戶需求為根本,從事技術創新活動,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附加值的企業。從定量的角度來說,企業人員不超過500人,每年用于研發投入資金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科學家、高級工程師人數占總員工人數比例不少于30%等的企業定義為科技型中小企業。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
1.以技術創新為主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約65%的發明專利以及70%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DeJong,Freel(2010)等提出,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可以更好地發展更高效生產工藝,地方政府應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革,促進科技型企業的成長。
2.企業的R&D投入大
《2011年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報告》指出,在研發投入方面,高新區內企業2011年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4 052億元,R&D 費用達2 269億元占到全國 R&D 經費支出的34.7%,R&D 投入強度(R&D/GDP)為5.4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98倍。
3.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大
張玉明(2011)、董紅(2013)指出,民營科技型企業平均壽命為2.9年,每年約有上百萬家民營企業面臨倒閉,超過一半企業會在3年內滅亡,能夠生存3年以上的企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4.高成長
黃桐城、楊建(2002)認為,科技型企業產品具有高的技術附加值和產品專利,使得企業具有更高的競爭優勢,從而得到更快的成長。
5.融資難
胡海青、崔杰、張道宏(2015)認為,在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商業信用對融資約束具有U型影響,商業信用對投資具有倒U型影響,但影響不明顯。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市場風險、經營風險都高于一般企業,從而限制了企業從以追求資金安全的金融機構籌集資金以及面向大眾的大規模融資渠道,如發行股票、債券等的可能性。
綜上,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以技術創新活動為主,為維持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型中小企業在R&D上的投入遠超一般性企業。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技術創新,包括財務風險本身的難度性與復雜性,創新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使得企業的生存面臨很大的挑戰與風險。但通常是,如果企業在高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成功,必然帶來高成長與高回報。
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與其說是特點,不如說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想獲得成功所必須克服的困難。
(一)企業家能力
企業家作為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核心,對于推動企業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成商業價值提供支撐和保障。吳文華、汪華(2008)發現,科技型企業企業家能力作用于企業績效,使企業獲得快速成長。
那么什么是企業家能力?鮑莫(1968)認為,在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下,企業家能力被認為是一種特定的要素稟賦,通過市場機制協調各種資源。但是,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忽視了現實經濟中的不均衡性,因此,低估了企業家能力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
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許多學者打破了新古典經濟理論中企業家能力固定不變的角色,試圖賦予企業家能力不同的內涵。基于企業效率,Leibenstein(1968)認為,企業家通過利用現有的資源,降低 X 非效率;Coase(1937)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論認為,企業家具有提高企業運作效率、降低內部交易成本的能力。基于企業風險承擔能力,Knight(1921)認為企業家能力是處理不確定性問題的能力,強調企業家在不確定環境中的決策力與風險承擔力。基于企業資源配置的能力,Kor,Y.Y.(2005)等強調企業家配置資源的能力對企業績效具有重要作用,認為企業家配置和使用各種經濟資源進行生產得到最佳經濟效益的能力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企業家除了合理有效地配置與利用資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外,還承擔企業在運營管理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此,企業家能力不是單一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集合。
(二)企業家的能力維度
科技型企業家屬于企業家的特殊群體,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一般具有較強的技術背景。相比一般型企業家,對于科技型企業家能力結構特征的研究較少,因此,對科技型企業家能力維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論和現實意義。根據已有的研究,本文將企業家能力分為機會能力、關系能力、組織能力、戰略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技術能力。
1.機會能力
機會能力是企業家發掘市場中可以為企業贏利的潛在價值的能力。Snell R,Lau A(1994)指出,即刻意識到外部機會是企業家應培養的重要能力。Kirzner(1973)指出,企業家是追求利潤,能夠迅速抓住市場機會的一群人。
2.關系能力
關系能力是利于企業獲取資源、減少決策風險,實現產品或服務市場化的能力。Peng(2003)通過關系基礎的戰略使得企業的效益得到增加。王烈認(2001)認為,企業家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需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能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成為企業凝聚力的核心。
3.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在投入相同的情況下,與競爭對手相比企業可以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能力。Chandler,Jansen(1992)等認為,企業家組織管理能力對于企業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家組織能力對于企業的績效存在正相關性。陳雄鷹、彭瑩瑩(2014)等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家的組織能力對于改善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效果。
4.戰略能力
戰略能力是指企業家根據外部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隨機制定戰略經營目標的綜合能力。Snell R,Lau A(1994)認為,企業要有一個待完成的目標,或著為了完成目標企業制定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項國鵬、王進領(2009)對浙江省200多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得出企業家戰略能力在企業家能力中具有重要地位。
5.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指企業家的基本能力,企業家需要不斷學習知識并經驗總結。王慶喜(2007)以254家浙江省制造業企業為對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企業家能力的7個維度,其中創新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主要指從模仿到創新,不斷學習接收新的思想知識。
6.創新能力
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往往是成功企業家所特有的品質。張迎春、李萍(2006)實證分析得出企業家的創新能力與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成正相關關系,企業家的技術創新活動成果使得區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7.技術能力
技術能力是指企業家所具備的一種專業技能,支撐企業技術創新活動。Baum等認為,企業家較強的技術行業能力對于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較好展開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科技型企業家與一般性企業相比其管理能力較弱,但一般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對于科技型企業家的培養,應針對其能力短板進行提高,對其提供科學的管理能力培訓以及予以制度、社交資源上的支持將更有利于科技型企業的發展與成長。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特殊性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性分析,王守安(2005)認為,科技型企業是在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有增長率高、研究費用投入大、高技術產品附加值等特點。與一般性企業相比,其每個發展階段都可能遇到更多的風險而面臨倒閉,經歷成長各個階段并最后蛻變成功的企業只是其中的極少數。
劉曉明、李湛(2009)等提出,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民營經濟與科技發展結合的典范。其中,技術創新活動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與大型企業相比,張慧杰(2006)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資源占有性、市場競爭力和社會關系網絡等方面都要劣于大型企業,更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與沖擊,需要企業家具備快速判斷市場走勢以及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同時由于其組織結構相對簡單且扁平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企業家的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與成長。
(二)企業家能力對于企業成長的作用機制
首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家需要通過整合利用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來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把握企業未來發展方向。Man(2002)等提出,(1)應對外部的市場環境競爭因素主要通過企業家制定的企業發展戰略。而企業內部資源以及結構因素是通過企業家的組織能力。(2)企業家能力基于外部與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制定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其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如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田曉霞、程秀生(2005)分析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中企業家所發揮的作用,認為技術創新能力至始至終貫穿于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是其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楊揚(2014)認為,企業家能力對于企業創新和企業績效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企業初創、生存和發展中,企業家能力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最后,在企業的運營中,企業家為企業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員工的能力素質與企業發展要求相匹配。企業的價值體系為社會帶來良性發展。秦敏、鄭燕(2007)將企業家能力分為企業家能力的“杠桿效應”和“整合效應”兩部分。(1)企業家能力的“杠桿效應”,即透過企業家能力對于企業其他層級(高層、中層、基層)的能力具有杠桿放大作用,這種放大作用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帶來利潤。(2)企業家能力的“整合效應”。張軍書(2003)認為企業家能力的“整合效應”即企業家對企業內的生產能力、營銷能力、技術能力等各種資源的集合,充分利用和發揮企業內部各種資源。
綜上所述,企業家能力作為企業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動力,可合理有效地整合企業內外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推動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進我國工業化進程的轉變、結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有相關文獻的整理,對當前關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家能力及其企業成長的影響的研究進行了探究。發現其中大多數都是針對一般性企業家能力的研究,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家能力的研究為數不多且大都以定性研究為主,缺乏定量的實證研究。另外,有關科技型企業家能力究竟如何影響企業成長并未得出具體的答案。本文通過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家能力及其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的探究,得出有關其能力的7個維度,以及企業家能力對企業成長影響的作用方式,希望對于未來學者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家能力與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SNELL R,LAU A.Exploring local competences salient for expanding small busi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13(4):4-15.
[2] 楊揚.企業家能力、企業創新能力和企業績效[J].學術探索,2014,(10).
[3] 杜雯翠,高明華.市場化進程、企業家能力與經濟增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36(8):3-11.
[4] 汪鋒,方煒俊.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
[5] Teece,Pisano,Shue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
[6] 陳雄鷹,彭瑩瑩,王彥芳.科技型中小企業家能力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5).
[7] 汪鋒,方煒俊.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
[8] Kor,Y.Y.and Mahoney,J.T.How Dynamic,Management,and Governance of Resource Deployments Influence Firm-level Per 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