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珍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58—01
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怎樣教好閱讀,學生怎樣能在考試中做好閱讀理解,一直困擾著每個教師。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正如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這說明了詞匯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性地位。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詞匯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
1. 運用構詞法。龐大的詞匯體系是有一定的內在規律可循的。因此在學習詞匯時我們要突破某個單詞的局限,通過單詞間的內在規律,從一個單詞的學習延伸擴展出去,讓學生通過一個新單詞掌握更多的單詞。如派生詞,通過加前綴或后綴使單詞的詞性、詞義發生變化而掌握一類新的單詞。如前綴anti-表反對、反抗;die-表示顛倒、相反;后綴-able,-ible,-ble等置于動詞、名詞后構成形容詞;-ance,-ence,-ity等置于動詞、形容詞后構成名詞。
2. 結合語境。呂叔湘先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是機械而枯燥地進行單詞的識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且不利于學生對詞匯的真正理解、掌握與運用。只有將詞匯的學習與語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寓教于樂,讓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詞匯;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與質量。
二、傳授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技巧
在語篇閱讀過程中,困擾學生的不僅僅是詞匯的問題。有的學生詞匯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面對一篇閱讀材料時卻一臉茫然,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也不夠透徹,甚至會脫離作者的觀點,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閱讀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閱讀,學生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指導學生鎖定文章的主題段及主題句。多數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段往往位于一篇文章首段或尾段,而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中心句。
2. 培養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到每個詞或短語上,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重要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更有助于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線索,所以我們必須具備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敘述類文章里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要好好把握。
3. 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題,并不僅僅只是那些停留在閱讀材料表面上的東西,有一些東西需要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握好表示邏輯關系標志的詞,如although、de spite、but、whereas等,通過邏輯詞來理清段與段、句與句的邏輯關系,以達到更好推理的目的。
4. 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高考閱讀題中并不是所有閱讀中出現考生都能認識的單詞或短語,有一些單詞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有些單詞或短語則要求考生必須通過上下文猜測其含義,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5. 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有些學生存在著做閱讀題慢,效率低而且準確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300詞左右的文章,要求在8分鐘內完成,當然時間也可根據材料的難易而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做閱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并提高速度和準確率。
三、鼓勵學生做適當的課外閱讀
英語的語感是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實踐才形成的,讀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閱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所以,教師平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閱讀材料的選取難易要適中,材料太簡單,達不到閱讀訓練的效果,材料太難,學生讀起來費力,會使一些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有害而無益。一般情況下,選擇生詞率在3%-4%為益,以后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生詞率。其次,閱讀材料獲取的途徑要廣泛。可以是來源于網絡、英語期刊、英文報紙雜志等等,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也可是應用文,選材可以是小說、寓言、科普,也可是新聞時事性文章。簡而言之,就是要選取那些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匯量,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課后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閱讀的難關,享受閱讀理解帶給英語學習的樂趣。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