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娜
摘 要 本文圍繞軍人美的形象問題展開分析,在總結軍人美的形象內涵和組成的基礎上,從提升審美理解力、審美辨別力以及審美創造力角度,提出軍人美的形象的塑造途徑,以期為軍人學習美學、塑造美的形象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軍人 美的形象 塑造
軍人通過審美理論的學習和不斷的審美實踐,逐步樹立正確的審美理念和塑造自身美的形象,既是高素質軍事人才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大國形象的現實需要。
1 軍人美的形象內涵
軍人美的形象外在表現為雄豪剛健的整體美:橫一直線,縱一直線,斜也一直線,千萬雙腳,正步向前,一個步伐,一個足音,地動山格,威武雄壯,氣勢磅礴。閱兵式時,當各軍兵種受閱方隊邁著矯健的步伐浩浩蕩蕩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當一排排威風凜凜的坦克、火炮、導彈等現代兵器隆隆駛過時;當一隊隊戰鷹凌空翱翔、呼嘯而過時,我們無不為軍隊的高度整齊劃一而嘆服。
這種整體美是軍人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等精神品質的外在表現,簡言之軍人美就是一種崇高美,即威武、陽剛之美。
2 軍人美的形象組成
軍人美的形象包括外在美和內在美。外在美不僅指容貌形體美,還包括行為美、語言美、風度美等這些內在美的外化形式,所以外在美在某種程度上由內在美決定,內在美是人的核心之美。
2.1 軍人的外在美
軍人的外在美包括軍容美、風度美、語言美、行為美等。
2.1.1 軍容美
廣義的軍容是著裝、內務衛生、軍人舉止諸方面的總稱,也稱軍容風紀。軍容總的要求是環境整潔,著裝整齊,舉止端正,有禮節,守紀律。狹義的軍容就是軍營和軍人給人的外部觀感。軍營的外部觀感是直線加方塊,縱橫的道路是筆直的,營區分成一個個方塊,就連軍人走路也要排成直線或方塊。軍人的外部觀感是威武剛毅,這種觀感由長期整齊劃一的訓練形成,所以軍容之美即嚴整之美。
2.1.2 風度美
風度美是指人的容貌、形體、動作、舉止言談、修飾打扮、表情神態等所體現出的一種美。它是人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養、個人特征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外在表現。性格不同、氣質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學識不同、職業不同造成風度不同。軍人的風度雖然有個體差異,但是也有風度美的共性:精神振作、斗志昂揚;意志堅強、威武雄健;作風緊張、雷厲風行;舉止端莊、姿態良好;儀表整潔、態度端莊;性格開朗、言談宏亮。一個地道的軍人,即使換上便裝,明眼人一看也知道他是行伍出身,可見軍人的舉止風度是有鮮明的特征的。
2.1.3語言美
語言美是指書面或口語表達的美,包括談吐文雅、內容得當、文明健康。軍人的語言美要求內容準確、規范、簡潔,語音宏亮、清晰。例如在隊列活動中,官兵口令喊得準確有力、鏗鏘悅耳,使人感到雄渾剛勁之美。“同志們好!”“首長好!”“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既體現了軍人的陽剛氣質,也顯示了官兵之間的親密關系。
2.1.4 行為美
軍人的行為美是軍人在行動中通過所作所為表現出的美。軍人的行為美,是自身品德、情操、意志的外在表現。軍人的行為美的基本要求是軍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和軍隊的道德規范和原則,特別要嚴守組織紀律、服從組織安排。在此基礎上,軍人的行為要文明得體,要符合社會環境、禮儀、行為規范的要求,顯得有教養、有美感,不失軍人身份。軍人行為在文明得體之上,還應體現善和美,發揚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等。
2.2 軍人的內在美
內在美指的是人的理想、德行、情操、學識、修養、人格等方面體現出的美,也稱心靈美。軍人的內在美重在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由此表現出的崇高感,具體表現為:
2.2.1 勇敢獻身的精神
在人的一生中,生死的考驗是最嚴峻的考驗,為祖國為人民敢于獻身的精神是軍人最崇高的精神。毛澤東曾寫詩贊道:“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董必武也有詩云:“血染沙場氣如虹,捐軀為國是英雄。”革命軍人應當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不惜用生命去保衛祖國和人民。
2.2.2 崇高的思想情操
崇高的思想情操是實現崇高理想的保證。它表現在戰場上,就是英勇戰斗、臨危不懼、寧死不屈;表現在刑場上,就是大義凜然,臨難不茍,從容就義;表現在和平年代,就是始終保持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對黨和國家無限忠誠,堅持祖國利益、人民利益、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如果每個軍人都具有這樣崇高的思想情操,我們的軍隊將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軍隊。
2.2.3 不畏艱難的堅強意志
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毅力。在經受考驗的重要時刻,往往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人的堅強意志。意志是一種美的精神力量,一個人有了堅強的意志,便可創造出許多奇跡,就會戰勝敵人,戰勝自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在我軍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苦和困難,靠的就是我軍官兵堅強的意志走過來的。
2.2.4 遵守鐵的紀律
鐵的紀律是軍人的行動準則,是團結人民、戰勝敵人的傳家寶。我軍廣大指戰員自覺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因此不論是遇到兇惡的敵人還是面對錯綜復雜、艱難困苦的情境,人民解放軍都拖不垮、打不散、攻必克、守必固。
軍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是和諧統一、相輔相成的。外在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內在美,內在美影響外在美的形成,內在美是軍人美的形象核心。軍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審美標準與情趣,要努力使自己的形象美在實踐中得到全面提高。
3 軍人美的形象的塑造途徑
要塑造軍人美的形象需從審美理解力、審美辨別力以及審美創造力等方面逐步提高審美能力,促進軍人美的形象的形成。
3.1 努力學習,提高審美理解能力
良好的審美情趣以正確的審美理解為前提和基礎。審美理解力的高低,一般與審美主體的知識水平成正比。有一定知識的人,能更敏銳地感受美,進而借助情感和想象達到對美的理解。知識貧乏的人在對美的理解和把握上可能不夠準確、深刻。因此,要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審美理解力,而審美理解力又以一定的知識水平為基礎。
首先,軍人要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掌握正確的審美評價的原則和方法,按照美的規律去發現美、理解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其次,要認真學習關于審美對象的知識。審美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要想更好地理解審美對象,需要掌握關于審美對象的豐富知識。要理解社會美,就要了解社會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規律;要理解文學藝術美,就要了解特定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的表現方法、形式、特點及創作背景;要了解軍旅人生美,就要掌握軍人職業生活的特點、規律。
3.2 參加審美實踐,提高審美辨別能力
良好的審美情趣得益于審美實踐活動的培養。通過參加審美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辨別美丑的能力。歌德曾說:“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們只有讓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礎,你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標準。”提高審美辨別力主要通過對美的事物的鑒賞來掌握正確的審美標準,從而在審美享受中逐步增強辨別美與丑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審美追求和情趣。美的事物千變萬化、形態多樣,可以通過審視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培養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3.3 創造美好軍旅人生,提高審美創造力
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美的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審美情趣的升華。運用美學、美育知識,豐富軍旅生涯,創造自身美和軍營美,可以切實提高審美創造力。
軍人塑造自身美可以從塑造心靈美、注重行為美、講究軍容美、養成語言美等方面入手。軍人的心靈美是一種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平時刻苦訓練、戰時奉獻生命是軍人心靈美具體而富有生命力的感性形象。行為美是指軍人的行為舉止符合公認的社會規范、堪稱社會表率,受到社會稱贊,而表現出的一種美,它是心靈的外在表現和自然流露,軍人的行為美突出表現為端莊有禮、干練利落、嚴守紀律。嚴整的軍容體現出軍人的作風和意志,具有陽剛之美。軍隊是高度集中統一的戰斗組織,統一的著裝,規范的動作,整齊的內務,對軍人養成自覺紀律,培養戰斗作風,適應戰爭需要等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軍容美不僅具有外在的審美價值,而且是軍人內在美的體現。“言為心聲”,語言是思想的外殼,語言美,一要言之有理,二要言之有禮,三要言之有物,四要講究說話藝術。
軍營美是軍人整體美的體現,是官兵共同創造的工作、學習及生活娛樂的環境美。優美文明的軍營環境,能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催人奮進。創造軍營美,除努力打造整齊清潔的營院環境外,還應注重營造良好的精神氛圍,可以通過振奮軍心的標語、展示軍人風貌的雕塑、鼓舞士氣的廣播墻報、豐富多彩的軍營文化活動,形成朝氣蓬勃、融洽和諧、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
4 結語
軍人的美是不同凡響的美,軍人的美有著崇高的精神特質,我們應該充分了解軍人美的內涵,遵循美的規律塑造軍人美的形象,努力打造“軍中驕子、鋼鐵脊梁”的裝甲兵人形象,為捍衛美麗的祖國貢獻美的青春。
參考文獻
[1] 傅振中,謝靈.軍人審美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