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瓊
摘 要 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高校的教學改革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新時期,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相應的成就,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發展為高校教材的管理模式開創了全新的格局。文章針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進行思考,并提出了創新性的建議。
關鍵詞 信息化 背景 教材管理 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13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been a certai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the teaching materia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has made corresponding achiev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has opened up a new pattern for the management mod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nformation; background; mater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高校的教材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中十分關鍵的一環。教材的質量,會對高校人才的培養造成直接的影響。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模式的創新,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高校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1信息化大背景下,創新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適應了擴大高校規模趨勢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工作的開展,各大高校的學生人數開始逐漸增多。眾多學校的辦學層次也都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高校人數的的增多,并沒有促進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發展。當前,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打造信息化比較完善的管理高校教材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適應了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教材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都是依靠自身的經驗來進行教材管理,與書商之間的協調度也相對比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材管理工作的發展。因此,為了轉變這種狀況,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來開展教材管理工作。
1.2 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
高校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社會培養一些高素質的人才。隨著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的逐漸提高,各大高校開始逐漸開展教學改革,以便能夠更好地培養人才。其中,眾多高校實行了學分制,學分制主要是對學生自愿選擇的課程進行打分,學生在選課的過程中,可以跨專業、跨學科選課。這樣的課程不會受到學制的限制,也就無法對上課的學生人數進行有效的估計。那么,傳統的以班級為單位來購買教材,就不能適應其發展。信息化教材管理,能夠對某一課程的學生人數進行有效掌握,并針對課程人數的變化,而靈活訂購教材,這樣就提高了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也推動了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1.3 促進高校教材征訂工作開展
近年來,各大高校的辦學規模都有了顯著的擴大趨勢。辦學規模的擴大,對學生的潛力進行了有效的挖掘,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發展渠道,使學生的發展范圍變得更為廣闊。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高校教材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因此,高校的教材管理部門若仍然采用傳統的教材預訂方法,即針對出版社的樣本進行預訂,就不能適應高校的長遠發展。因此,信息化的教學管理,能夠將以往教材的選用情況進行存儲,并在教師選擇教材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導。同時,信息化的教材管理,能夠在計算機中形成電子目錄,使得相關部門能夠準確的掌握教材動向,提高教材質量,進而推進高校教材征訂工作的開展。
1.4 促進教材發放工作的順利開展
隨著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性的進展。在教學改革的進程當中新型的學分制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令教材發放的形式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學生所選課程的不同,需要的教材的數量也就不同,學生教材費用的結算工作,也不能以班級為單位,而是應該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頭上。在教材管理的管理的過程中,將信息化理念應用其中,將學校的管理部門和書商進行適當的聯系,實現信息之間的交換,學生也能夠通過這個信息平臺隨時隨地查詢到教材費用的實際情況和調整情況,間接地為書商進行教材發放提供了方便,還可以準確地對教材費用進行結算。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質量,通過和書商之間的直接溝通,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也可以隨時了解教材的費用,避免了書費帶來的不必要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服務質量。
2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現狀
2.1 高校教材的征訂方式過于落后
現階段,高校在進行教材征訂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根據先前的招生計劃進行,而高校擴招使得學生不斷增加,很多考生被錄取,卻不去報道,這就使得教材征訂工作與實際的入校人數之間存在出入,學生的報到率低,導致教材的征訂工作受到限制。同時,以往的教材征訂方式,不能及時反映當前的教材需求狀況,使得教材數量不能有效掌控。教材征訂方式的落后,對高校教材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進一步影響了高校的教學質量。
2.2 高校教材管理手段不合理
當前,在我國和高校形成互聯的書商在進行教材管理時,往往都在實行比較傳統的教材管理手段。教材管理人員采用原始的手工登記的方式將教材進行入庫登記和發放。在教材發放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全部通過手工進行,教材眾多,使得管理工作變得異常困難。教材管理人員主要職責就是幫助相關人員發放教材,并實現教材管理,傳統的手工管理和發放工作已經為教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比較大的阻礙。
2.3 高校教材研發信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當中的領導人員以及負責教材研發的書商,都沒有提升對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多都將其當成是一種輔助性的、可有可無的工作。盡管一些高校在進行信息化教材管理時,安裝了專業的信息化管理軟件,但是卻沒有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教材管理人員之間、管理人員與書商之間沒有一定的交流與合作,致使高校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書商發布教材信息的速度也相對比較滯緩,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人員不能及時收到有關教材發放的相關信息,不利于教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4 高校教材管理人員沒有較強的技術能力
對于高校而言,教材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實現信息化的管理,這也對高校的教材管理人員的能力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的教材管理工作需要教材管理人員擁有更高的技術能力和操作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教材管理人員還不具備較高的素質,高校領導對教材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也不夠,管理人員普遍程度上都存在文化程度低、知識水平落后的特點,阻礙了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3 高校信息化教材管理工作的創新措施
3.1 緊密聯系高校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
新時期,加強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需要加強圖書館、高校、書商的教材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在三者之間形成一種比較完善的交流機制,這樣就能夠有效推動高校教材管理部門與圖使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實現高校圖書館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促進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還應該將高校的圖書館當作是教材的管理主要部門,這樣就能夠將學生需要的教材放在圖書館中進行擺放,使得教材預訂工作變得科學、合理。
3.2 加強教材的質量反饋
教材的質量,對高校的教育工作造成了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材反饋機制,加強教材使用環節的反饋,能夠有效促進信息化教材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加強教材質量反饋的過程中,高校教材管理相關人員,需要與老師之間進行溝通和協商,并協助老師完成對教材質量的評價,進而為預訂教材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導。
3.3 開發高質量的電子教材
信息化教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書商等開發單位盡快開發出更多的電子教材。電子教材隨著科學化的發展不斷發展,不僅使教材的攜帶變得更加方便,也能夠有效增加教材的存儲量,同時,還能夠循環利用。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制作相應的PPT軟件,將課堂知識的重點放在其中,學生可以將知識點拷貝進U盤中,這樣能夠方便學生攜帶,也避免由于保存不當而出現的缺損現象。
3.4 提高高校教材結算工作的準確性
教材費用的結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對結算賬目進行檢查,并確保賬目的準確無誤,將結算結果上傳至校園網,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使得教材費用管理工作獲得學生與家長的支持。除此之外,適當地強化相關的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工作水平,加強教材結算工作的準確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背景下,對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能夠針對高校教學工作的發展現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教材管理工作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將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潮,促進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顧燕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材管理——南京工程學院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3).
[2] 姚秉君.信息化背景下推進高校教材管理的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4(26).
[3] 朱建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研究[D].寧波大學,2013.
[4] 郭芳晴.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5] 王彥.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務管理的創新思考及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6).
[6] 高小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0).
[7] 王中國.高校教材供應信息系統開發與運行管理研究[D].河南大學,2013.
[8] 王木桃,滕文慶,尚佳,蔡絲曼.高校教材管理創新思考[J].南方論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