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關鍵詞】 高中;地理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122—01
高中地理對很多學生來說是很難學好的一門課,因為它有許多需要記憶的東西。這一切讓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地理不好學。其實不是地理真的難學,而是學生沒有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為了上好高中地理課,作為地理老師,我們要在具體的工作中想法設法讓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并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可是,如何才能上好高中地理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根據高中生學業繁重的特殊性,歸納了以下幾點方法和大家分享。
一、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任何課程的課前預習都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地理也不例外。上課前,教師可讓學生針對課本,結合課后問題,仔細閱讀教材內容,把自己認為的重點、難點用不同的顏色加以標注,以便老師講的時候能引起注意,知道重點為什么重要、難點的突破口在哪里。也可以把自己的疑問總結成系統、完整的問題,在課堂學習中尋找答案,或者向老師交流、溝通。只有課前讓學生認真、反復地預習了課堂上即將要學的內容,學生也才能在聽講的過程中抓住重點,并能積極、主動地打開思維,參與教學,跟隨老師走進地理知識的豐富殿堂,了解地理知識的神奇與魅力。
二、轉變觀念,巧用靈活的方式方法教學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改變過去傳統、單一、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倡導下,結合課本內容,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高超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老師和學生共同發揮好高中地理課堂的作用。
1. 運用多媒體:書本中條條框框的知識,干巴巴的地理位置,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與演示,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愛上地理。
2. 多提問:對一些地理中的關鍵知識點,老師要學會恰當地拋出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了解更多東西,在竟爭中形成良性的學習氛圍。
3. 進行情境教學:教師可把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識,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融會貫通,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旅游計劃,路線、時間等,都要與課本所學內容有關。利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學生一定會愛上地理這門課,拋棄以前地理難學的觀念,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好地理。
三、在課堂上巧用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熟悉地理環境
在地理教學中我們離不開一個工具——地圖。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同樣也離不開地圖這個與地理學習有密切關系的工具。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熟悉、并利用地圖。比如,讓學生學會對地圖的分類,如圖表、統計圖、地質圖等;讓學生學會看圖,在地圖中能順利找出自己要找的地方,分清地圖中山脈、水、盆地等的標識;學會用圖,讓學生充分利用地圖,靈活掌握地理知識。只要在課堂上老師能巧用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中熟悉地理環境,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勤用地圖,記清上面的知識點,一定能更加有利地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四、讓學生重視復習,鞏固知識,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師在教學中抓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效果后,一定不能忽視了課后復習、鞏固。所以,地理老師要結合課堂上的內容,掌握適當的難易程度,給學生合理、恰當地布置一些課后作業、家庭作業,讓學生在復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也不會感到過多的壓力。因此,布置課后作業要注意以下幾點:1.適量原則: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課后作業、家庭作業一定要適量,不能讓學生做題海戰;2.難易適中:課后作業、家庭作業為的是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積累地理知識,不是難倒學生。所以,一定要難易適中;3. 前后銜接:所有的知識總是一環套一環,如果給學生的地理知識也能顧及前后銜接,不但讓他們鞏固了本堂課的知識點,熟悉了上節課的內容,而且還為下一節課做好了準備。只有抓好高中地理教學的課前、課堂、課后系統預習、學習、復習,才能讓高中地理教學越來越好。
總之,要上好高中地理這門課,不但要求老師要有豐富的地理知識,熟練的教學技巧,而且還要有根據教材,結合靈活的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地理學習中,積累更多、更豐富的地理知識。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