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梅

摘 要:生源和教師固有的觀念造成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學生不想學,教師教得煩。依據中職英語教學大綱,教師應改變觀念,結合行業的實際需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行“任務型、做中學、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職場化”教學,著重培養中職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嘗試適合中職英語教學的各種方法,改進教學評價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中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職場化 中職教育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084-02
近年來,生源和教師固有的觀念造成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學生不想學,教師教得煩。中職英語課堂效率極低,絕大部分學生不聽課,教師長期對著個別學生在授課,甚至是自言自語,自問自答。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受“普高熱”的沖擊,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嚴重下滑,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基礎非常薄弱,尤其是英語學科,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較差,在中職學校,他們往往抱著學好專業的思想,在沒有升學壓力的職教環境中,大部分學生對于文化基礎課尤其是英語課缺乏興趣或存在畏難情緒,學習動機不足;教師對中職英語教學大綱研讀得不夠透徹,對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和課程任務認識不足,乃至將中職英語的教學模式和要求簡單等同于普通中學的;教師對中職生的特點和學情認識不足,致使中職英語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中職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是中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文化課。如今,在國家前所未有地重視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大好時機下,中職英語教育應當進展得更好。《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規定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苯虒W目標是: “……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辈⑶覐娬{“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結合行業的實際需求,利用真實場景或設置虛擬場景,選擇真實或實用的語言材料,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目的明確、操作性強的課內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進行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能力?!?/p>
中職教育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合格勞動者的教育,是為社會直接培養勞動力大軍的教育,其培養目標、內容和方式與普通中學有所不同,絕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選擇就業,而不是升學,中職英語更應該是實用的英語,是基礎的、簡單的、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有職業特色的英語。相應地,中職英語教學不能遵循普通中學的課程要求,而應該按照中職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他們所學的專業的實踐需要,著重培養中職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技能型勞動者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識和基本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促進他們終身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和后續發展,達到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探討如何將職場化活動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中。
(1)改變觀念,真正理解職業教育的內在涵義,從素質養成的角度來把握中職英語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了解中職生的發展狀態和發展需要,以確定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應當注重以能力為本位,把專業課的“做中學、做中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延伸到中職英語教學中,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體驗成功,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建構成功的學習體驗,逐步轉變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或厭煩情緒,改變學習心態,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把知識轉化為工作素養。中職英語教師應當認識到,中職英語教學與普通中學的英語教學的本質差異,改變傳統的被動式的滿堂灌且枯燥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英語的現狀,結合行業的實際需求,進行“職場化”教學,在真實的場景或者假設的場景中,選用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語言材料,模擬實際職場的工作任務,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目的明確、操作性強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職場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體驗語言,發展技能。例如,在交通和問路指路的單元,如果是導游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為:討論適當的出行方式以及安排行程路線;而對于酒店專業的學生,則設計情境:出示賓館大堂的平面圖,介紹酒店各個部門的名稱,如:lobby bar,front desk,gift shop,business center,beauty salon,dining hall等賓館各部門名稱。職場任務(小組合作):假設你是一名大堂經理,客人想去賓館的某部門,請為他或她指路。其他專業的學生可以創設類似的情境,如找工作場所的車間、部門等來完成指路問路的學習,同時鞏固相關的專業術語,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2)真正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與他們所學的專業,與英語教學法相結合。改變過去的一些做法,比如,過多地從知識角度來實施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系統的傳授;過于注重對學生識記知識的檢測,而忽略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造成教學與學生實際脫節,這些做法極大地影響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正確的做法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嘗試適合中職英語教學的各種方法,以適應新形勢下中職生不斷變化的需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比如:針對不同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現場實際操作歸納記憶單詞教學法,模擬工作場景的情景教學法,游戲活動法,等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以完成項目任務為目標,同時將考核與評價圍繞著這個項目任務進行,以小組間競賽的方式,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任務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才真正學到知識,鍛煉到能力。
(3)根據不同專業不同需求以及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地使用教材。根據不同需求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取舍和整合,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更加注意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專業,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主題為“電子化的生活”的單元中,學生對于電子產品和網絡活動并不陌生,他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和網絡,但學生的相關詞匯儲備貧乏,很多學生無法用英文表達電子圖書、網絡購物、在線聊天、微博等在現代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此單元內容貼近生活且難度適中,使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掌握更多實用詞匯,并能夠對自己的網絡生活進行簡單描述,能夠說出網聊、網購、微博等常見網絡活動的英文名稱網絡活動相關短語:write microblog,download songs,send e-mail…;將這些網絡活動的短語寫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通過手機詞典或上網查詢翻譯這些短語,并將其寫到黑板上,將此時的學習與電子產品和網絡結合起來,活學活用,培養了學生查詢信息的能力。
(4)采用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教學評價方法。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旨在促進學習、改進教學,從而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職業學校的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教師應改變之前的筆試測驗的單一評價方法,實現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和多樣性的評價方法,以促進教學發展的目標,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和學習成效,構建綜合性、活動性、簡單易行且實用的有利于學生的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注重診斷與指導功能,突出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為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形成有效的鼓勵機制。同時,利用小組合作和小組間競爭的方式,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
中職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和要求強調職場化教學。此外,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職業英語技能”項目也是基于教學大綱的要求,其目的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所有的內容都跟職場相關,重點考查中職學生的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思辨能力等英語職場應用能力和基本專業能力的綜合培養,以期為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服務。
因此,文化課教師應當走出學校,進入企業,調查研究企業對于中職學生在知識和素養方面的培訓需求和建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行“任務型、做中學、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實施“職場化”教學,以一線的實際工作崗位的英語需求來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并對工作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模擬,學生通過學習貼近生活和職業的英語,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語表達方式,較為明顯地提高在各種工作情境中的英語聽說能力,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運用能力,為其在工作崗位的發展打下基礎,為職業生涯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肖禮金.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3] 董奇.新課程實施中教育評價改革的探索[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