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才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02
摘 要:流水線模式把蛙泳教學分為四個層次,“熟悉水性”“蛙泳腿技術”“蛙泳臂及呼吸配合技術”“蛙泳完整配合技術”, 第一層次由三個老師同時一起負責教學,其余三個層次分別各由一個老師負責教學。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中能嚴格控制教學過程,且能使任務具體明確,同時能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旨為這種游泳教學模式對游泳教學創新有一定的實踐參考。
關鍵詞:流水線模式 蛙泳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02-02
流水線模教學教學過程嚴格、責任明確,同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做到對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流水線模教學把蛙泳分為四個層次,“熟悉水性”“蛙泳腿技術”“蛙泳臂及呼吸配合技術”“蛙泳完整配合技術”,第一層次由三個老師同時一起負責教學,其余三個層次分別各由一個老師負責教學,旨為使學生能高質量的掌握每一個層次游泳技術動作要領,以期對游泳教學模式的創新有一定的實踐參考。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根據該研究的需要,通過知網,查閱了有關“游泳教學”蛙泳技術教學”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查閱了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相關游泳方面的資料,并對這些資料行整理、總結出該研究需要的理論,對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2 結果與分析
2.1 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實施步驟
2.1.1 熟悉水性階段
熟悉水性階段主要分為兩個教學內容:第一是學會在水中的呼吸;第二是要學會水中漂浮站立。由于這個階段是教學第一階段,小孩子以前都沒接觸出水,小孩會對水有一定的恐懼,所以老師要適當放慢他們教學進度,多采取游戲教學方法,多進行鼓勵。水中呼吸的要點:第一是在水面上大吸一口,進入水中,保持三四秒,然后勻速的吐氣;第二是吐氣的過程就像吹蠟燭,嘴巴要小一點,氣流才能均勻,氣息快沒時慢慢把嘴巴露出水面。水中呼吸的教學步驟:第一步是要學會用口在水中勻速吹氣泡,耳朵和鼻子可以不侵入水中;第二步是把頭都侵入水中,勻速地吐氣泡。水中自用換氣的合格標準,小孩能在水下勻速地吐氣,且能保持8秒以上。水中漂浮站立的要點:第一是雙手伸直,緊貼耳朵,像把劍一樣,雙腿要并立,膝蓋要伸直,腹部要收緊;第二是漂浮站立時,先雙手往下壓,然后再屈膝收腿;第三是一定要注意在漂浮時身體要放松,盡量保持一條直線。水中漂浮站立教學的步驟:第一步是學會扶池壁漂浮;第二步是蹬池壁帶保護漂浮或者兩人一組相互拉手漂浮;第三步是蹬池壁獨自漂浮。水中漂浮站立的合格標準,漂浮時身體要放松,形成一條水平面,漂浮結束后能獨立的站立。
2.1.2 蛙泳腿技術教學階段
蛙泳腿部的要點:第一是收腿想對慢一點,蹬夾要相對要快一點,才能對水的阻力小一點;第二是蹬夾時要大腿發力,蹬夾時的發力要勻速加力,雙腿并攏時蹬夾的力量要最大的;第三是蹬夾的路線盡量保持弧線,這樣劃水的面積才能最大;第四是收翻腳要同時,收翻時一定要勾腳尖,阻力會小一點,蹬水效果才會更好;第五是兩膝蓋的距離盡量保持和兩個肩膀一樣的距離,大腿盡量保持內旋;第六是盡量在收腿時把小腿和大腿角度收到最小,但是大腿與腹部的角度盡量保持在120°~130°左右。蛙泳腿部教學步驟依次是收腿、翻腳、蹬夾腿。蛙泳腿的練習層次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是分陸上蛙泳練習腿;第二部分是半路半水蛙泳腿練習;第三部分是水中蛙泳腿練習。陸上蛙泳練習的合格標準,能熟練把收腿、翻腳、蹬夾腿有節奏地連在一起就可以了;半路半水蛙泳腿練習合格的標準,腿部在水中蹬夾能產生一定往前的推力就可以了;水中蛙泳腿練習,身體在水中成漂浮姿勢,蹬夾一次腿,身體能前進漂浮就可以了。
2.1.3 蛙泳手臂與呼吸配合技術階段
蛙泳手臂與呼吸配合分為兩個內容教學: 第一個是蛙泳手臂練習;第二個是蛙泳手臂與呼吸配合練習。蛙泳的呼吸和手臂配合是同步的,所以最后蛙蛙泳手臂與呼吸配合練習的達標就是蛙泳手臂練習達標。蛙泳手臂的要點:第一是手臂的劃水要放松的,手臂的抱水時要用力的,手臂的向前伸出去時要快速[4];第二是劃手時手掌盡量傾斜45°,同時小拇指朝上;第三是在向外劃手時,劃水的弧度最好略比肩寬;第四是盡量保持高肘劃水(高肘就是手肘的高度要比手掌和肩的連線高),能充分地利用自己背闊??;第五是劃水到抱水的路線應該像一個桃子或者像一個愛心,這樣劃水的面積最大。蛙泳蛙泳手臂的教學步驟:第一是手臂進行外劃;第二是手臂進行內劃;第三是手臂進行抱水及前伸。蛙泳手臂及呼吸配合的要點,第一是只要前伸時手掌一開始外劃,就抬頭吸氣(可以猛力大口吐一口氣),這樣就能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換氣;第二是只要手掌一抱水時,就低頭在水里吐氣。蛙泳蛙泳手臂呼吸的教學步驟:第一是手臂外劃時抬頭換氣;第二是手掌抱水時就低頭吐氣。蛙泳蛙泳手臂練與呼吸配合練習層次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陸上蛙泳蛙泳手臂練與呼吸配合練習;第二部分是水中蛙泳手臂練與呼吸配合練習。蛙泳蛙泳手臂練與呼吸配合練習的合格標準,能熟練把手臂外劃時,抬頭吸氣、手臂抱水時,低頭吸氣,有節奏的連在一起就可以了;蛙泳蛙泳手臂練與呼吸配合練習的合格標準時,能熟練在水中掌握手臂的外劃時抬頭吸氣、手臂的抱水時低頭吸氣就可以了。
2.1.4 蛙泳配合技術階段
蛙泳配合的要點:第一是手臂前伸和腳并攏時,一定要滑行;第二是在前伸滑中手一開始外劃時就馬上抬頭吸氣;第三是只要手掌一抱水時就低頭勻速地吐氣;第四是要先劃手,再收腿。蛙泳配合教學步驟:第一手是臂外劃時,腿保持伸直不動,抬頭吸氣;第二是手臂在進行內劃時,要收腿;第三是手掌抱水時低頭吸氣;第四是手臂向前伸時,要注意蹬夾腿。蛙泳配合練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陸上蛙泳配合練習;第二部分是水中蛙泳配合練習。陸上蛙泳配合練習的合格標準,能熟練把手臂外劃時,腿保持伸直不動,抬頭吸氣,手臂在進行內劃時,要收腿,手掌抱水時低頭吸氣,手臂向前伸時,要注意蹬夾腿,有節奏地連在一起就可以了。水中蛙泳配合練習的合格標準,剛開始能做到三次蹬腿一次劃手換氣,熟練以后能做到兩次蹬腿一次劃手換氣,最后能做到蹬腿一次劃手換氣。
3 結論與建議
(1)蛙泳分為四個層次,“熟悉水性”“蛙泳腿技術”“蛙泳臂及呼吸配合技術”“蛙泳完整配合技術” 第一層次由三個老師同時一起負責教學,其余三個層次分別各由一個老師負責教學。流水線模式在蛙泳技術教學中能嚴格控制教學過程,且能使任務具體明確,同時能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2)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在采用流水線模式進行教學時,由于是三個教練同時進行教學,有時候會產生責任的不明確,比如有時候小孩達標進入下一個層次,由于是另外一個教練,可能教練之間有時候人太多會忘記和下一層次的教練做好交接,所以三個教練必須有一個主要練對其教學進行統籌,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江曄.少兒蛙泳技術教學與訓練研究[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4):20.
[2] 劉東旭.程序教學法在體育院系蛙泳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東北:東北師范大學,2013:26.
[3] 楊煒.蛙泳教學中呼吸技術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體育世界,2015(7):108.
[4] 王丹.暗示教學法在高校游泳課蛙泳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6(3):93.
[5] 梅振耀.游泳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