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軍 朱婷婷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08
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涉及人的性格、情感和行為等各方面的一套心理學研究體系。它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和應用積極心理學,對于調動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特殊意義。該文主要從積極心理學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實踐意義和實踐應用入手,并結合教學實踐,論證積極心理學幫助學生在計算機專業課學習中的作用。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中職 計算機專業課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08-02
在我國當前階段,中職學生普遍處于習得性無助學習狀態,積極心理學可以引導學生,促使其從積極角度看待問題,可以預見的是,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范圍將會逐漸擴大,在未來教育領域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
1 實踐意義
在中職院校教學中,學生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學生健康發展,對其學習起到了很大的阻礙作用,只有引進積極心理學,才能改善現狀,使學生更好發展,這也是積極心理學實踐的具體意義。
1.1 中職學生缺乏自信心、學習興趣、學習目標
在我國中職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就讀的學生都經歷過中考失敗,這使其心理特點有別于普通高中學生,而社會上存在的偏見和對中職學生的歧視,又使中職學生缺乏自信。許多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基礎知識薄弱,難以適應中職院校的學習體系,無法產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動力,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興趣低。
1.2 中職學生存在強烈的逆反、消極心理
在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中,部分存在嚴重的逆反心理,對學習活動與班規校紀產生強烈的消極對抗心理,在學習方面得過且過,課上不聽講,課后不完成作業,對教師的批評指導不予理會,甚至公然反駁,我行我素。
1.3 中職學生存在人際交往障礙
在人際交往中,部分學生存在交往障礙問題。許多中職院校學生難以對其他人的優點產生認同感的同時難以對其他人的缺點包容理解,僅僅以自身的是非觀念和價值觀要求別人,這往往導致人際沖突,在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小組合作中,人際交往障礙會表現為小組任務與作業都由一人包辦,其余組員負責抄襲。
1.4 中職學生控制情緒能力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情緒波動與成人相比較大,高興時容易興奮過頭,難過、受挫時容易情緒過低,兩極化現象十分明顯,無法很好地控制情緒,容易產生沖動的思想。在計算機課堂上,學生常常出現“極度興奮”和“極度沉默”這兩種極端學習狀態,教師無法順利掌握課堂氣氛。
1.5 中職學生盲目追求自身個性發展
在中職院校中,由于沒有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無法對學習燃起興趣、沒有精神寄托等原因,少部分學生轉變行為,由壓抑緊張向標新立異轉變,盲目追求自身個性發展,常常不分時候不分地點“語出驚人”,在課堂上口無遮攔,一旦教師沒有及時對此類學生進行指導,就會導致課堂上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教學目標無法達成。
盡管如此,中職院校學生依舊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調查表明,中職學生不但在節制維度上得分高于普通高中學生,而且在心靈觸動品質、寬容和持重方面,中職學生得分遠遠高于普通高中學生。而在求知力、洞察力以及思維方面,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并沒有產生較大差距。
在普通教育教學中,作為普通教育這條大河分流出來的“支流”,中職院校學生處于劣勢地位,部分學生甚至是落伍或淘汰下來的,因此,其在心理方面遠遠落后于普高學生,但是,一旦找到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確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就能引導中職學生的心理正確健康的發展,在計算機教學中引用積極心理學勢在必行。
2 實踐應用
2.1 確立教學目標
只有首先確立教學目標,才能規范、引領、指導課程教學方向,實現預期教學結果。在確立教學目標時必須重點關注以下兩點。
2.1.1 表現課程層次化、多元化
計算機專業面向全部中職院校開設,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不同專業對課程的需求并不相同,不同院校的生源基礎也存在差異性,因此,確立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時必須確保其能將課程的層次化與多元化表現出來,促進學生能力最大限度的發展,例如: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以后,可以進一步學習會計電算化課程專業技能。
2.1.2 提高情感目標重視程度
在教學中,情感目標的地位與知識和技能目標等同,是課程目標中十分重要的組成環節之一,因此,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從實際出發,提出可量化、可考核的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
2.2 更新教學內容
當前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計算機的技術發展不斷變化,每一屆學生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必須結合積極心理學,主動貼合教學目標,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更好的知識與技能。
2.2.1 重新組織教學內容
在市面上充斥著各類計算機教材,必須明確的是,這些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過于繁瑣,不適用于中職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的學習方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以系列化項目作為教學載體,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用系列化項目體現出教學的系統性和實踐性。例如:在計算機課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項目課程,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實踐課程鼓勵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充分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學習到計算機課程的操作技能。
2.2.2 適時更新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積極心理學的原理和理念,對教學課程以及具體項目進行補充,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從學生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素質加強方面入手,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重拾自信,形成獨立的人格。
2.3 轉變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原理,明確課堂教學任務,增加師生課堂交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開展多層次教學。
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明確告知學生該堂課需要完成何種教學任務、需要掌握何種計算機操作技能、達到怎樣的考核標準等,這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重點,更為順利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增加師生的交流,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其更為努力地學習課程,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其學習潛能;在課程深入以后,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學生也不會因為過于繁重的教學任務而產生學習疲憊感,這樣在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學生會對自己重拾信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信任感;在課程結束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課程中的疑點提問,這樣可以查缺補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3 結語
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以培養學生技能為教學目標,其與積極心理學結合,為社會輸送高質量全面型技術人才,只有學生心理狀態良好,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品質,積極心理學可以指導中職計算機教學,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學習計算機的樂趣,還能增加學生信心,促使其形成更為積極的獨立人格,進而更好地主動適應社會,以此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渴求。
參考文獻
[1] 鐘暗華.積極心理學的意義及發展趨勢[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6(5):134-137.
[2] 閆黎杰.積極心理學對教育實踐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8(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