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俊麗 周小蘋 孫偉



摘 要:該研究用不同pH的溶液模擬酸雨淋洗土壤,不同時間同一pH的溶液模擬酸雨交換出鋁離子,再用鋁離子在醋酸-醋酸鈉緩沖介質中與鉻天青-S(CA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MAB)反應生成藍色三元鉻合物在610nm處測其吸光度。結果表明:溶液的pH影響土壤淋洗液中的鋁含量,隨著酸雨pH的降低,淋出液中鋁含量增加;同一pH溶液的淋浴時間越長,淋出液中鋁離子濃度增大。酸雨使土壤的溶出鋁量增加,從而危害植物的生長。
關鍵詞:鋁;土壤;鉻天青-S;分光光度法
中圖分類號 S1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3-0028-03
酸雨是當代全球性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發(fā)展[1]。鋁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廣泛存在于鋁硅酸鹽中[2]。鋁離子對植物的毒害是酸性土壤上限制作物生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嚴重影響土壤的作物生產。可溶性鋁化合物對大多數植物都是有毒的,酸性土壤的水分溶解的鋁化合物使一般作物難以正常生長,通常當溶解的鋁濃度達到10~20mg/kg以上時[3],植物就會出現鋁毒癥兆。為此,本文采用動態(tài)淋洗實驗,研究了不同酸度的模擬酸雨對土壤中鋁離子釋放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原理 分光度法測定鋁的顯色劑選鉻天青-S(簡寫CAS),是一種酸性染料。鋁離子和鉻天青-S在弱酸性溶液中生成紅色的二元絡合物,最大吸收波長為545nm,摩爾吸收系數k=4×104Lmol/cm[4]。鋁離子與鉻天青-S反應時,若加入含有長碳鏈的有機表面活性劑,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MAB),則可以形成三元絡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長向長波方向移動(紅移),摩爾吸收系數增大2~3倍,測定靈敏度顯著提高[5]。本實驗通過繪制絡合物Al-CAS-CTMAB三元絡合物的標準曲線,并計算其線性回歸方程,從而進行鋁含量的測定。
1.2 儀器與試劑
1.2.1 儀器 砂心漏斗(60mL),S-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棱光技術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2 試劑 (1)根據我國酸雨區(qū)酸雨成分[6],用0.8mol/L H2SO4和0.1mol/LHNO3溶液按SO42-和NO3-的摩爾比為8∶1配成混合酸溶液,再用蒸餾水分別配成pH2.5、3、3.5、4、4.5、5、5.5的模擬酸雨溶液,用蒸餾水作對照。(2)1mol/L鋁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8.784 8gKAl(SO4)2·12H2O(分析純),用蒸餾水溶解以后,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3)1.0μg/mL鋁標準使用液:由鋁標準儲備液逐級稀釋而成。(4)1%(V/V)硫酸溶液。(5)2.0g/L CTMAB:準確稱取1.000 0g溴化十六烷基銨(CTMAB),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容量瓶中。(6)10g/L抗壞血酸溶液:準確稱取5.000g抗壞血酸,蒸餾水溶解并定溶至500mL容量瓶中。(7)0.5g/L鉻天青-S溶液:準確稱取0.2500g鉻天青-S,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容量瓶中。(8)醋酸-醋酸鈉緩沖溶液(pH=6.00~7.00):準確稱取34gNaAc·3H2O溶于450mL水,加2.6mL冰醋酸,蒸餾水稀釋定容于500mL容量瓶[7]。
1.3 樣品選擇及預處理 淋溶試驗所用土壤取于信陽農林學院草坪內土壤。經過風干之后,再碾碎,最后用孔徑2mm分樣篩篩取。稱取處理后的土樣30.00g粒徑2mm土樣,一共稱取8份,備用。
1.4 測定方法
1.4.1 絡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 在S-22型分光光度計上,用1cm比色皿在580~640nm波長范圍內每間隔10nm掃描一次三元絡合物的吸光度,最大吸收波長在610nm處,其結果見圖1。
1.4.2 標準曲線的繪制 吸取0.0mL、0.5mL、1.0mL、2.0mL、3.0mL、4.0mL、5.0mL2μg/mL的鋁標準使用液,分別置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mL1%的硫酸溶液,5mL醋酸-醋酸鈉緩沖溶液,1mL10g/L的抗壞血酸溶液,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室溫放置30min后,用1cm的比色皿,以試劑空白做參比[7],在610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然后繪制標準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回歸方程為:A=0.00671+0.292794C,相關系數R=0.998 16,鋁含量在0.02~0.2μg/mL范圍內與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1.4.3 土壤淋洗試驗 將稱取好的8份土樣分別置于8只砂心漏斗中,形成約30cm高土柱。砂心漏斗上端分別用pH2.5、3、3.5、4、4.5、5、5.5以及蒸餾水參比液淋溶,淋容量皆為200mL,依次編號為1、2、3、4、5、6、7、8;漏斗下端用8只250mL錐形瓶收集淋出液,淋溶持續(xù)時間約50min,淋溶量約160mL,待測。再從8份待測液中分別取出100mL,按上述淋溶試驗步驟進行二次淋溶,淋溶時間約為28min,淋出液約90mL,編號為12、22、32、42、52、62、72、82待測。
1.4.4 淋出液的測定 準確量取3mL淋出液于25mL比色管中(第一次淋溶出的和第二次淋溶的分為兩組),按標準曲線繪制時所用方法依次加入各種試劑,兩組分別以8和82號蒸餾水淋出液作參比,測定吸光度,把測得的各吸光度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出淋出液中鋁的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樣品測定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土壤中鋁離子的含量隨著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加,當溶液pH為2.5時,淋出液中鋁的含量達到最大,為0.102 1mg/mL。從表4可以看出,當以上淋出液進行二次淋溶試驗之后(即相當于在同一pH值下加長了淋溶時間),二次淋出液中鋁的含量也會相應地增加。
2.2 酸度的影響 在6支25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mL鋁標準使用液,再分別加入5mLpH值分別為2.0、3.0、4.0、5.0、6.0、6.5、7.0的緩沖溶液,再按樣品測定步驟進行,結果表明:在pH=6.5的緩沖溶液中,三元絡合物的吸光度最大,顯色最穩(wěn)定。
2.3 顯色時間與穩(wěn)定性 顯色時間少于20min,吸收值偏低,顯色不完全,30min后基本穩(wěn)定。試劑空白及絡合物穩(wěn)定至少12h以上,故選擇30min后測定。
3 結論與討論
酸雨可導致土壤酸化。我國南方土壤本來多呈酸性,再經酸雨沖刷,加速了酸化進程;我國北方土壤呈堿性,對酸雨有較強r 緩沖能力。土壤中含有大量鋁的氫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和次生礦物風化而釋放大量鋁離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tài)鋁化合物[8]。植物長期和過量地吸收鋁,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本實驗中土壤中溶出鋁含量的測定方法對農業(yè)及園林業(yè)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試驗中的方法測定鋁含量靈敏、快捷,儀器簡單,且選擇性準確度好,特別是在pH6.5的條件下,鋁離子Al3+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MAB)的絡合能力也顯著增強。
酸性土壤上鋁毒對植物影響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要真正弄清鋁對植物的作用機理,還須在研究方法上多下功夫。
參考文獻
[1]張新民,柴發(fā)合,王淑蘭,等.中國酸雨研究現狀[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10,23(5):527-532.
[2]王建蕊,張杰,李瓊瓊,等.鋁質巖制備礦物聚合物材料的實驗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4,33(9):2212-2216.
[3]汪吉東,高秀美,陳丹艷,等.不同pH降雨淋溶對原狀水稻土土壤酸化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4):118-122.
[4]孫偉,梁光遠,吳曉輝,等.膨化食品中鋁含量的測定與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3(1):60-62.
[5]開小明,方皓文,郝施玲,等.鉻天青S光度法測定塑料薄膜鍍鋁厚度[J].冶金分析,2013,33(8):49-51.
[6]石春娥,鄧學良,楊元建,等.1992—2013年安徽省酸雨變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1(3):07-11.
[7]孫偉,殷東林,葉兆偉,等.食品中鋁含量測定方法的改進與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3(5):219-222.
[8]裴新梅,許中堅.酸鋁與鉛復合污染對大豆幼苗生長的影響[J].湖南生態(tài)科學學報,2015,2(4):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