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偉
摘要:“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為陜西省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遇的良機。而旅游人才是旅游發展的關鍵一環,完善的人才體系可以有效助推陜西旅游產業發展。為此,在對陜西省旅游人才現狀及未來預測的基礎上,就陜西省旅游人才需求結構進行了分析,并對旅游人才建設提供了建議,以期為陜西省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快速發展旅游產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人才;需求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35
1 背景分析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宏偉倡議,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反響。陜西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應該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在促進絲路沿線旅游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后期的旅游發展中,陜西省應重視聯合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北省區,把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品牌互補優勢真正轉化為區域合作優勢,充分發揮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旅游龍頭帶動作用,共筑國際絲綢之路旅游品牌。
人才對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人才規模的壯大、人才結構的完善和人才體制健全可以有效促進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旅游人才是指大專及其以上學歷、掌握專項技能或在旅游行業中具有一定從業經驗和工作業績的人員。以旅游人才需求為對象開展研究對陜西省旅游產業結構優化、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區域旅游競爭力、加快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2 陜西省旅游人才供需現狀分析
通過對陜西省旅游人才的調查發現,目前陜西省旅游人才供需失衡,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特別是經驗豐富的高級管理、營銷人、策劃人才和懂網絡的營銷電子商務人才緊俏;旅游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總體良好,專科、研究生以上人才就業形勢良好,但旅游管理本科層次人才供需錯位,急需“應用型本科”轉變;另外,專科、本科層次的旅游專業學生的行業認同率不高,據相關統計,旅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旅游行業的就業率還不到就業人數的50%,而兩年后60%左右的學生會陸續轉往其他行業。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陜西省旅游業發展迅猛,旅游人才培養不足,需要擴大旅游人才培養規模、完善培養體系;另一方面陜西省旅游人才結構錯位,基礎應用和服務型人才、高端研究性人才、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和小專業基礎人才培養有待加強;另外旅游人才職業認同、行業認同教育急需加強。陜西省旅游行業人才供需情況見表1。
3 陜西省旅游人才需求領域分析
3.1 旅游項目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陜西省高度旅游項目打造和旅游企業發展,據陜西省旅游局資料顯示,目前全省新建、在建旅游項目500多個,并計劃到2020年建設旅游項目1000個以上,建設投資超20億元的全省特大旅游項目50個,力爭“十三五”前期4A級景區達到90個、5A級景區達到
8個。同時全省還將加強陜西旅游品牌建設,打造“絲綢之路起點旅游”品牌、“紅色旅游”品牌、“秦嶺國家中央公園”品牌、“帝陵文化旅游”品牌、“中國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品牌、打造“秦嶺與黃河對話”品牌。新建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與市場開拓以及原有景區的提檔升級,急需高級別旅游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人才。
3.2 高星級酒店經營管理級服務人才
近年來隨著旅游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陜西省的高星級酒店繼續增建,目前五星級酒店達到35家,四星級酒店達到80家。但由于酒店行業本身的人員強流動性,加之酒店行業員工薪酬與其他行業相比整體偏低,使酒店從業人員加速向其他行業轉移,導致高星級酒店經營管理人才、基礎服務人才急缺。另外新的市場要求使,會議、商務、娛樂、溫泉等酒店的各項配套設施逐步完善,這要求調酒、茶藝、餐飲、會務、養生保健等相配套的專業服務人員需求較大。
3.3 旅游新業態專業人才
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使以“旅游+”為代表的各項新業態層出不窮,并且諸如鄉村旅游、農業旅游、商務會展、獎勵旅游、智慧旅游、城郊休閑、體育養生等等新的旅游新業態在旅游產業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另外PC和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也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也促使了游客旅游方式的數字化和項目管理運營的智慧化。這要求一是旅游管理人才及服務人才應更加專業化,重視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知識的融合學習,重視網絡營銷、數字化管理、旅游電子商務的專研;二是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新業態管理服務技能培訓,盡快適應市場變化。
3.4 創新型、復合型、協作型旅游人才
每年舉辦一屆的“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是陜西省“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要品牌,其以形象展示、洽談項目、產品開發、信息交流等為主要目的和內容,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旅游產業合作和發展搭建了有效平臺。會展的舉辦和會展內容的豐富、會展項目的創新化離不開復合型人才的支撐,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是其基本要求,信息技術、外語技能、研發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是產品開發、項目創意和區域旅游合作的重要要求。
4 陜西省旅游人才建設的策略探討
4.1 建立完善的旅游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旅游院校培養為主,在職員工培訓為輔”的人才培養體系。一方面針對陜西省旅游人才市場失衡的現狀,和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前景,擴大旅游院校招生規模,培養更多的專業化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加強在職員工培養培訓,建立一套在培訓的組織、內容、時間和具體方式等方面的固定模式,提升旅游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并挖掘培養高級管理運營人才。
4.2 調整旅游人才培養結構
一方面優化調整高職、專科、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比例結構,加強基礎操作性服務人員和高級科研人才培養比例,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結構;另一方面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層次教學,明確學生培養目標,增加應用服務、實操技能的課程設置,逐步向“應用型本科”轉變;另外在職員工隊伍中重視專業化、高能力和經驗豐富員工的重點培養,加強其企業認同,穩定企業高級人才結構。
4.3 提升旅游院校的教育質量
首先完善高校教師隊伍,積極引進經驗豐富的旅游從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操能力,并增加學生的實習經歷,充分掌握旅游服務技能;其次,完善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旅游行業認同感;另外課程設置應緊密結合旅游市場變化需求,加強外語、網絡、新業態等方面的教學。
4.4 加強高級人才引進
對于當前較為緊缺的高級旅游人才,應及時建立陜西省急需高級旅游人才數據庫,根據需求人才的類別、數量向外地進行。完善資金、住房、社保、戶口等多方面人才引進的環境,并建立人才考評和激勵機制,使高級旅游人才為陜西省旅游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曾瑤,齊童.旅游人才需求研究淺析[J].現代商業,2010,(35):8990.
[2]李翔凌.中原經濟區背景下河南旅游人才需求分析[J].現代商業,2013,(15):200201.
[3]許愛霞,張明.山東省旅游人才需求分析與預測[J].商場現代化,2013,(24):140143.
[4]葉靜,魏敏.基于ARIMA模型的浙江省旅游人才需求預測及人才培養研究[J].成人教育,2014,(03):106108.
[5]朱連心,何彪.海南省旅游人才需求分析與預測[J].特區經濟,2012,(05):152154.
[6]盧美彤.涉外旅游市場的需求狀況對英語旅游人才培養的影響[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