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姜珊 沈瀟潔 潘鑫鴻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條件的改善,觸摸作為一種護理手段,在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更多的應用在護理領域中。本文主要從觸摸的概念及原理,觸摸的目的,觸摸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觸摸的注意事項這四個方面進行綜述分析。通過對該研究在國內外研究的闡述和概括,進一步加強人們對觸摸的重視和理解,同時也加快了觸摸在護理領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推動護理學的進展。
【關鍵詞】護理 觸摸 關懷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a)-0000-00
觸摸作為一種護理手段不僅僅是局限于護理工作中,同時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早期的時候觸摸是被應用于東方醫療實踐中的,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觸摸現在被西方醫學認為是在綜合治療手段中的一種重要輔助治療方式[1]。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觸摸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其功效已得到廣泛的認證[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觸摸在護理領域中的重要性,所以更多的人對其投入更深的研究。本文針對國內外一些觸摸的研究進行綜述,做一個基本簡單的概括,為他人后續的研究提供大致的方向和基本的思路。
1 觸摸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1.1觸摸的概念 觸摸是一種非語言交流,屬于簡便、實用且歷史悠久的醫療技術[6],它所傳遞的方式及表達的含義多種多樣。對于護理學來說:觸摸,是一種心和手并用的護理干預方法,同時也正是體現整體護理觀的一種重要的提供關懷照顧的方法。觸摸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通過向他人表示關心、體貼、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能通過身體的接觸來增進人們的相互關系,是用以補充語言溝通及向他人表示關心、體貼、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4]。所以說護理并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手與手或身體之間的接觸,而是帶有情感的一種有觸摸方法。
1.2觸摸的原理 觸摸也是一種反應,既當我們觸摸他人時,其皮膚上的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產生的內在神經系統的反應。當患者得到撫摸后,會下意識地激發體內抑制系統,使腦分泌出更多的腦啡肽和內啡素[8]。其生理作用類似于嗎啡,能夠緩解疼痛,并通過人體內的循環系統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從而產生一定的治療效果.觸摸在護理中被視為病人的基本需要,是一種無聲的安慰,通過心理生理途徑調節人的循環系統,使心率趨于正常并改善睡眠,同時也能夠有效的緩解或減輕病人的疼痛與不適,通過皮膚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表達護理工作者的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
2 觸摸的目的
通過恢復能量系統的和諧與平衡去加快接受者自己的愈合過程。南丁格爾認為并不是藥物促使愈合,而是最佳的自然狀態促使人的愈合 ,觸摸的作用就是使服務對象的身心處于最佳自然狀態。也就是說觸摸不僅僅是簡單地用手撫摸病人 ,而是有相當系統、完善的理論和操作程序的。
3 觸摸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
3.1觸摸在基礎護理中的應用
早期,南丁格爾提出個人的清潔是非常重要,護士應該幫助病人保持皮膚的清潔,從而在幫助患者進行個人清潔時身體接觸的重要性便成為基礎護理的內容之一[5]。南丁格爾強調按摩的原則及方法如:輕撫、濕擦、揉捏法是每個護理學生應該學習的基本內容。病人樂于接受的觸摸護理,能夠提高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使他們身心愉快、舒適和放松。例如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時我們能夠多給予一些恰當的觸摸就可以能夠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能夠增強患者對我們的信任;在晨晚間護理時,詢問其夜間的情況如果我們不單單只是走到患者前面進行詢問而是能夠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握住其雙手微笑的詢問,那患者也會感到溫暖,減輕患者住院的陌生感,使病人感到安全和舒適;在康復指導時則更加能夠體現觸摸的重要性,當我們面對一些肢體康復訓練的患者時,溫柔的觸摸不僅僅可以讓其在自卑抑郁的情緒下感受到溫暖還可以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其堅持勇敢的進行康復訓練,增強病人自我康復的能力和康復成功的信心。
3.2 觸摸在整體護理中的應用
觸摸不僅僅只是在基礎護理中得到廣泛應用。Sister?Elizabeth?Kenny,一個澳大利亞護士,提出了同樣的觀點,她把按摩和熱敷作為護理脊髓灰質炎病人的一種治療模式,主要通過按摩病人病變四肢,并以重塑肌肉為目的,及時幫助病人恢復了不同程度的肌肉功能。在我們傳授護理知識時,我們的理念基礎是整體、身體、人文的護理。有效的觸摸是一種有力的溝通方式,體現了我們護理的對象是個體而不是某種情況或任務。我們對觸摸知識和技能的準備越充分,越是能向患者表達我們護理的是整體而不僅僅疾病。
3.3 觸摸在老年護理中的應用:
老年醫療和老年護理作為居家養老的核心環節,然而在其發展緩慢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著如何發展的難題,在對老人們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稱為關懷性觸摸。Bush[2]對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護士適宜的觸摸能顯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對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尤其有效。護士和善親切的觸摸,對于老人來說,更是一種對他的關注,絕大多數老人渴望被重視,被關心。有效的觸摸可以使得老年病人心情相對愉悅,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3.3.1 觸摸是了解老年人對疾病想法的一種手段 通過“關懷性觸摸”了解老年人對疾病(癌癥)的想法:在老年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我們往往忽視老年人自身的心理想法,有證據顯示,醫生一般不告訴病人他被診斷為癌癥[3,5],尤其對老年病人更是如此。然而Meredith等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250名惡性病患者中,有96%希望知道他們所患疾病是否為癌癥[6,7]。盡管現在已經意識到老年病人想獲得更多有關他們疾病的消息,但很少有特別針對老年人這個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們更應該對老年人進行“關懷性觸摸”這種能夠讓他們放松的方式,多和他們溝通才能更多的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想法,為老年人提供最合適的護理手段和方法,進行心理的疏導,使其相對更加接受自己的疾病,為老年人提供最合適的護理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復老年人的健康,早日回歸自己的角色,正常生活。
3.3.2 觸摸是與老年人進行非語言溝通的一種方式 老年的護理不僅僅局限于疾病護理和生活護理,尚需要從深層次的情感護理入手。比如在護士們進行查房時,在面對老年人患者時可采用觸摸方式進行非語言的溝通。護士可站在患者病床旁,在病情和患者不排斥的情況下握住患者雙手,為其摸脈搏,拉被子,這樣可以使老人感到護士對他的重視、關心和愛護,消除顧慮和不安,增強治療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有一種在家的感覺,使他們安心和放心,也會使他們更加的信任醫護人員,這對于他們的治療也是很有好處的。對于進行手術的老人,護理人員通過攙扶、握手、輕輕撫摸前額發際等舉動,把友好和愛心傳遞給老人,老人可通過心理、生理途徑調節循環系統,使他們身心舒適,達到良好的全身放松效果,減輕或消除緊張、恐懼情緒,從而積極配合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對于手術之后的病人,護士可以多與其溝通,撫摸手背、肩部等,幫助拉被子等行為,并觀察相應的并發癥,多了解其心理活動,盡量滿足老年人的要求,給予最大限度的關愛,使得老年人舒適,放松地養病。
3.4 觸摸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3.4.1觸摸前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 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立性,在面對不同的個體時,我們在對他們展開護理工作時要先進行觀察,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直接去執行,例如在面對不同的國籍的觸摸對象時,要先了解其國家的文化背景,中國文化的群體取向和美國文化的個體主義在人們對觸摸的態度、行為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人認為個體只是集體中的一員,所以口頭贊揚別人衣著的同時撫摸該衣服也就只是一種表達親近關系的方式而已,但這在美國卻是禁忌,因為美國人重視自由,他們對別人私有財產的贊許往往只限于口頭。所以我們所說的觸摸是在了解了病人的文化背景的基礎上,而不是直接的不分對象的接觸。所以在護理過程中對病人的觀察和了解很重要,要讓病人感覺到舒適而不是一味地熱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病人的治療效果。
3.4.2 觸摸時注意關懷性的滲透 由于觸摸的文化淵源與嚴格的傳統和社會禁忌相關,所以對人際關系的發展極為重要,如果運用的恰到好處,這就會成為你在社會人際交往的溝通中一大優勢。這把劍的任何一面都鋒利無比,因此如果想要有效地應用它則需雙面兼顧,在觸摸的同時注意關懷性的觸摸。
①觸摸不同于身體護理 盡管觸摸作為護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然而在我們獲取知識及技能的同時竟不知不覺的忽視了它的存在。觸摸變成了所謂的身體護理,對護士而言,這只是涂抹藥膏、翻身等等,重點則是放在壞疽、壓瘡等方面。顯然我們對于觸摸護理的概念看的太狹隘,也忽視了它最重要的作用。正是通過這個研究,我們發現自己必須鼓起勇氣去與病人接觸。同樣的在對于病人發出的一些希望對觸摸的暗示,我們顯得很僵硬或是躲避。因此,把觸摸融入我們的職業角色行為通常很困難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尷尬。身體接觸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且促進我們工作的途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我們和病人間的最后一道溝通障礙。
②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觸摸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社交的模式。觸摸不僅僅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還要更深層次的帶著情感的觸碰,對他人的關愛和幫助,都可以通過觸摸而傳遞給對方。所以觸摸可以縮短護患之間的空間距離,更能縮短護患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本來處于身體虛弱期的病人增加安全壓及緩解憂慮,還可起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作用。所以在應用的時候不能僅僅表現于接觸的淺層,需要代入自己的情感:對患者的關愛之情,對護理工作的熱忱,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小結
全文通過對觸摸的概念、目的、應用、注意事項的綜合分析,得出:觸摸是一種非語言、簡單易行、具有多種含義的非語言護理干預方法和醫療技術。它分為:關愛性觸摸、保護性觸摸和常規性觸摸。它應用于: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和老年護理中。觸摸中要特別注意:觸摸前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并對病人的心理狀態都大概的評估,觸摸時注意關懷性的滲透。關懷性觸摸則是要求護理人員在對觸摸對象進行觸摸操作時帶有更多的關懷感和愛護,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舒適。雖然觸摸療法的積極效果被廣泛證實 ,但其機制并未被充分解釋。但是目前我們對于它的關注度還不夠,對于關懷性觸摸的應用還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未來的路還很長,關懷觸摸護理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RammarineSingh S.The sur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rapeutic touchJ.AORN Journal,1999,69(2):358;360-365;367-369.
2 Bush E.The use of human to touch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oideradults:A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J.J Holist Nurs ,2001,19(3) :256-270.
3. 周楓,周小榕. 觸摸對老年人的作用 [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 2002,21(1):41-42.
4. 鄭虹,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青春歲月 2015(22):23
5 陳淑鳳,賈麗枝,李倩. 對老年病人實施觸摸護理68例[J]. 實用護理雜志,2003 , 9(16):11.
6童優利,劉聰華.?觸摸護理的臨床效應[J].安徽醫藥,2004,9(7):552-553.
7.ThompsenOO, WulffHR, MartinA, SingerPA. What do gastroenterolo gist in Europe tell cancer patients?Lancet1993; 341: 473–6.
8.蔡菲菲, 張泓.,觸摸療法干預老年性癡呆患者激越行為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 , 2015, 8,(8):50.